新年首周A股走势大好,上证综指一周累计上涨2.56%至3391.75点,深综指一周上涨2.24%至1941.80点。在上证指数六连阳之后,是否值得追?那些没有怎么涨的小盘股,是否应寻找补涨机会?
每经编辑|何建川
(图片来源:摄图网)
来源:每经投资宝(微信号:mjtzb2)
新年首周A股走势大好,上证综指一周累计上涨2.56%至3391.75点,且已连拉六根阳线;深综指一周上涨2.24%至1941.80点。市场资金面最紧张阶段已过去,大盘原本有上涨需求,正巧又叠加些突发利好,故股指走势就更强了。
节日期间央行建立“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允许在现金投放中占比较高的全国性商业银行在春节期间存在临时流动性缺口时,可临时使用不超过两个百分点的法定存款准备金,使用期限为30天。有机构测算,此举有望为市场提供一万多亿元流动性。元旦后原本就有个定向降准,现在又增加了“临时动用准备金”措施,所以央行货币松动力度大得有些出人意料了。
当资金明显宽松时,国债期货上周大跌,这看似矛盾,但其实不然,因债市走势影响因素更为复杂。近期国债期货下跌应主要与去杠杆进程深化、银行同业负债受更严监管等因素相关,另也与CPI上行预期提升相关。
在我看来,央行也知宽松力度有些猛,故连续多日中止逆回购等操作,任由资金自然回笼。本周因未续做逆回购而回笼了约5000亿元,估计下周也会差不多。也就是说,若过了下周,假如央行仍然袖手旁观,那么上述“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就会被抵消大半,届时市场利率将停止续跌,并转向回升。
股市一般会打提前量,不会等到利率转升后再有举动。因此,下周市场走势或趋于震荡,个别确有业绩前景或年报不错的公司仍会上涨,但可能绝大多数无人关照的跟风上涨或补涨的品种有较大机会回落。
在市场风格已转向业绩、白马的大格局下,投资者可能不宜过分关注补涨股、冷门股。这些个股看似短线爆发力强,但具体操作时其实极难把握,且一旦跌起来往往会带头下跌。许多投资者去年赚了指数未赚钱,理应吸取教训。
去年那种“少数蓝筹股涨而多数股票跌”的情况于今年或会稍好一些,但大格局不易改变,重要原因之一是机构力度日益强大且海外资金参与度日益提升。
投资者应注意的是,当非权重股因为下跌而市值越来越低时,未来其下跌对股指的拖累也会减弱。换言之,未来当大多数个股下跌时,主力推升几个权重股维持盘面翻红会更加容易。
操作方面,投资者宜梳理手中持股,若属于蓝筹品种,那不妨就持有,因此类个股并不必然会随股指下跌而跌,或即使下跌幅度也会可控。但如果手中没有此类品种,暂时也没必要去追涨,不如等大盘震荡时再说。
多数投资者持有的可能是质地平平、没有特色的股票。对这类投资者来说,一般就应采取逢高减持策略。此类个股即使涨幅不大,跌时却不一定含糊,其对指数震荡或更敏感。(郑步春)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