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唐良智任重庆代市长后的四大猜想︱“西三角”观察

    粉巷财经 2018-01-03 10:35

    每经编辑 粉巷君    

    ©唐良智

    华龙网最新消息,唐良智任重庆市副市长、代理市长。

    在西成高铁开通、西渝高铁即将开建的背景下,同处西部,西安、重庆、成都三城交流合作日趋紧密,“西三角”经济圈价值潜力被持续看涨。

    作为直辖市的重庆已高速增长多年,其地处重要经济腹地,是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建设支点,同时被国家赋予内陆开放高地、国家中心城市等定位,战略地位不言而喻。

    唐良智执政风格鲜明,从武汉市长、成都市委书记一路走来,为两座城市留下不少印记,官声斐然。据与其有过接触的人士回忆,唐给人的整体印象比较务实,做事有一套自己的体系。

    此番任重庆市副市长、代市长之前,唐良智担任重庆市委副书记已历时半年,对市情更加熟悉。接下来,其将带给重庆怎样的新气象,以及高铁时代下,“西三角”经济圈未来如何走向?外界正拭目以待。

    对此,粉巷君(微信ID:nbdfxcj)特梳理唐良智过往施政理念,结合重庆当前发展局面,作四大猜想,以飨读者。

    猜想一:发力重庆创新驱动

    在武汉、成都,“创新创业市长”曾是唐良智的一个鲜明形象。创新驱动和老工业基地重庆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这恐怕是外界首先关注的问题。

    而重庆也正需要在创新领域进一步发力。2016年,重庆R&D经费投入达到302.2亿元,同比增长22.3%;投入强度为1.72%,同比提高0.15个百分点,但仍低于2.11%的全国平均水平。

    这种创新驱动不足,也体现在重庆新三板市场挂牌企业数量上。据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截至2017年11月30日,重庆有141家新三板挂牌公司,低于武汉、南京、成都、杭州等城市。“新三板是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融资渠道。”重庆社科院副研究员江薇薇曾向媒体表示。

    而观察唐良智的施政理念,创新驱动则被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他曾针对创新创造等方面的内容专门作了汇报。在其推动下,武汉、成都两地分别打造了“青桐计划“和“创业天府·菁蓉汇”两大品牌。

    成都·青蓉小镇 ©成都日报

    如今的重庆,也正加足马力推动创新驱动。

    面对日趋白热化的人才大战,近期,重庆多次就“引才”二字作文章。 而从连续印发的一系列与创新驱动战略相关文件来看,重庆的决心是坚定的。

    2017年11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重庆市第五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的决定》,该份文件就重庆的发展,重点提及“八项战略行动计划”和“三项攻坚战”,其中排在首位的战略行动计划即“实施以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

    在2020年初步建成成西部创新中心, 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2.5%,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和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翻一番……外界对重庆的目标还是充满了期待。

    猜想二:老工业城市“高质量发展”

    作为中国六大老工业基地之一的重庆,近年来其经济走势颇为亮眼。去年前三季度重庆GDP达14309.18亿元,增速达10%,GDP总量首次超越直辖市天津。

    尽管增速喜人,外界对于其持续性问题却一直有所担忧。

    公开资料显示,汽车制造业和电子信息制造业一直占据着重庆工业的半壁江山。但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竞争加剧、市场容量趋于饱和,中国汽车产业已不可避免地进入“微增长”时代,重庆同样难以独善其身。去年1—9月份,重庆汽车产业工业增加值仅同比增长6.7% 。

    重庆一大型国企负责人近日也直言,重庆汽车制造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并未占到先机,未来发展有一定隐忧。

    而唐良智多年来对工业领域的重视度,也令业界对上述问题的解决之道充满了期待。在唐看来,工业是实体经济的核心,是现代经济的脊梁,是城市强盛的根基,做大做强工业是现代城市崛起的必由之路。

    重庆工业基础深厚,未来面临的更大挑战更是从量到质的转变。特别是在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后,如何以高质量推动新发展,成了地方主政者思考的主要问题。

    以重庆另一支柱产业电子信息制造业为例,目前已经存在产业发展规律和市场容量的“瓶颈”,面临产品档次和生产效率不够高的问题。

    实际上,唐良智在成都执政时也多次表示,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制定专项政策促进高端成长型产业发展,坚持在壮大规模中提质增效,在提质增效中壮大规模,不断提高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在规模上工业产值中的占比。

    猜想三:内陆开放高地——自贸区升级

    内陆开放高地,是重庆多年来给予自身的定位。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宣告着我国对外开放将开启“自由贸易港模式”。

    尽管重庆尚未明确提出要建“内陆型自由港”,不过《重庆日报》早在2017年10月底就刊发了《让内陆开放高地建设迈上新台阶》等文章,也令其在自由港建设上增加不少想象空间。

    事实上,在成都期间,唐良智就对自贸区建设十分关注,据公开报道,其曾多次率队实地调研自贸区建设情况。

    而在去年4月6日担任重庆市委副书记后,唐良智于4月19日前往渝中区调研,成为其上任后的调研首站;随后的4月24日又分别前往两江新区、沙坪坝区调研。

    值得一提的是,重庆自贸区分为两江片区、西永片区、果园港片区三大片区,这与其调研区域完全重合。其中,调研首站渝中区的解放碑中央商务区、朝天门中新合作示范园、菜园坝滨江新城、下半城历史文化风貌4个区域同样为重庆自贸区的组成部分,唐良智的调研足迹均有涉及。

    此次,唐良智出任重庆市副市长、代市长,也令业界对重庆自由贸易区向自由贸易港升级一事有了更多期许。

    实际上,重庆本身也有着不错的基础。去年12月28日上午,渝新欧班列首次从果园港发出,标志着西部首条直连长江经济带的铁水国际联运战略通道正式打通,也实现了中欧国际通道与长江黄金水道之间的铁水无缝对接。

    这也意味着果园港所处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终于有了实质意义。

    果园港于重庆而言有着特殊意义。2016年1月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重庆果园港考察时,称赞“这里大有希望”,并要求重庆按照“两点两地”推进重庆建设,“两点”即“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连接点和西部开发开放的重要支点,“两地”即内陆开放高地和山清水秀美丽之地。

    此次果园港与渝新欧的无缝对接,使欧洲、中亚地区的物资、产品经果园港“铁水联运”,发往我国东部沿海和东亚,同时,长江下游地区的大宗货物也可以通过果园港进入渝新欧流向中亚、欧洲。

    去年全国“两会”期间,唐良智就明确阐述了自己的理解,自贸区建设要和“一带一路”放到一起来看,要打好“组合拳”。

    眼下,属于重庆自贸区三大片区之一的果园港首次打通长江经济带对接“一带一路”的通道,也令二者未来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更加引人期待。

    不过需要重视的是,自由贸易港衡量指标包括开放层次、营商环境、辐射作用等;但对果园港而言,其尚不具备外贸口岸功能,未来这一短板是否能补足也备受关注。

    猜想四:推动“西三角”相向发展

    除了重庆自身的发展,唐良智此次任重庆市副市长、代市长,亦让外界对“西三角”经济圈及整个西部经济格局的变化充满期待。

    早在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唐良智在四川代表团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就提出了一个全新构想:建议国家规划建设“成渝西昆菱形(钻石)经济圈”。 这一构想引发高度关注:区域之间如何协调?城市如何把握竞合关系?皆为关注焦点。

    彼时,成渝西昆四个城市经济总量之和超过3万亿。唐良智认为,面对全球广阔市场, 各地更应加强互联互通、合力打造有竞争力的经济板块,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到世界市场上去做生意。

    “捆起来做事,力量才更大。一条小船孤零零的,力量单薄;四条小船出海,很可能一遇到大浪就淹没掉了。我们要整一条大船,就是一个有竞争力、抗得住风浪的板块。”他当时对媒体表示。

    ©“西三角”经济圈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推动城市间关系向链网结构发展,整个世界形成一个巨大网络空间,资源要素则在新的机制中流动和配置。在这种链网空间内,国家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城市成为资源聚集、辐射、流通和增长的载体。

    翻开当下经济版图,中国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国家级城市群已分别提出打造世界级城市群,而在区域经济专家看来,中国中部、西部同样需要这么一个城市群来带动。

    眼下,西成高铁开通,两地经济和人文交流合作日趋紧密。而在今年,西渝高铁亦有望开建。这一态势,也让“西三角”经济圈协同发展看到更多机会,外界也有理由相信,一个世界级城市群将很快在中国西部崛起。

    唐良智同志简历

    男,汉族,1960年6月生,湖北洪湖人,198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8月参加工作,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经济学博士学位,高级工程师。

    1979.09—1983.08 华中工学院固体电子系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专业学习;

    1983.08—1985.04 邮电部上海第一研究所助理工程师;

    1985.04—1987.01 邮电部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助理工程师;

    1987.01—1998.07 湖北省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规划办、管理办主任科员,新技术创业中心副主任、党委书记,管委会政策法规处副处长、处长;

    1998.07—2001.10 湖北省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党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党委副书记,开发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

    2001.10—2003.04 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委副书记、区长;

    2003.04—2005.10 湖北省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工委副书记(2005.05明确为正厅级);

    2005.10—2007.06 湖北省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工委书记;

    2007.06—2008.02 湖北省襄樊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市长

    2008.02—2008.04 湖北省襄樊市委书记;

    2008.04—2011.01 湖北省襄阳(樊)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2011.01—2011.02 湖北省武汉市委副书记、代市长;

    2011.02—2014.12 湖北省武汉市委副书记、市长;

    2014.12—2015.01 四川省成都市委副书记、代市长;

    2015.01—2016.07 四川省成都市委副书记、市长;

    2016.07—2016.09 四川省成都市委书记、市长;

    2016.09—2017.03 四川省成都市委书记;

    2017.04—2017.12 重庆市委委员、常委、副书记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最高10万奖金!大熊猫国家公园面向全球征集logo

    下一篇

    成都拟提高住房租赁补贴年收入准入标准:家庭10万,单身5万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