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一不留神错过全球今年涨幅超high的市场?请戴上港股基金的思考帽

    2017-12-28 18:35

    中等收入人群的三大成功理财方式依次是:买房、买腾讯股票、买阿里巴巴股票。

    这是最近看到一种说法。的确,如果打开交易软件,你会发现腾讯、阿里巴巴长期走势基本保持稳步向上,腾讯今年的涨幅尤为明显,成为2017年中国互联网上市企业股价突飞猛进的代表。

    事实上,腾讯的上涨只是2017年港股走牛的一个缩影,如果我们将眼光投向整个港股市场,会发现恒生指数今年以来已经上涨了34.55%,是当之无愧全球表现上佳的市场。

    回首过去

    2017年人们对于港股的关注更多集中于南下的新增资金,这当然给港股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但我们也要看到,港股作为一个高度国际化的市场,长期以来也是众多欧美机构资金全球配置的重要一环。外资的不断加仓,实际上是港股走牛不可忽视的一大推力。

    从长期看,港股市场的资金结构仍然十分多元。港交所的数据显示,统计2016年全年,按交易额计算,港股第一大外地投资者来源是英国(23.1%),第二是内地(21.5%),第三是美国(20.1%)。以成交量计算,内地资金首次超过美国资金。除了内地资金涌入之外,来自欧洲的资金也在增多,2016年,港股的外地资金中,欧洲投资者的成交额占比首次超过10%。

    来源:港交所网站

    回首过去,与2015年的港股短暂牛市相比,2017年的这波牛市具备了更多慢牛的特点:

    从各路资金的特点来看,欧洲投资者的比重较2015年的8%明显提高到了10%,机构投资者的比重有所增加,尤其是港股通南下资金来源主要是保险机构,比重已占南下资金量的30%,从而使得本轮牛市的成交并不如2015那么活跃,资金流入节奏较为缓和,这或许更有利于行情的持续性。

    享受当下

    港交所总裁李小加这样评价现在的港股:

    这是一个大时代,这是一个大的大时代,这是一个大大时代!

    而我们,正有幸亲身经历这样一个时代。2017年是港股大踏步前进的一年,这不仅体现在股价,也体现在其他方方面面。

    沪港通南下资金累计净流入从年初的3795.82亿元一路增长到现在的6025.65亿元,不到一年时间就为港股带来超过2000亿增量资金。

    2017年港股恒生指数日均成交额达到877亿,较2016年的664亿上升了32%,提升显著。

    在回购数据方面,虽然2017年还有2个交易日,但港股回购总额已经超过2016全年,达到260亿港元。

    2017年以来,乘着港股的东风,港股通主题发的基金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成为普通投资者参与港股的重要工具。今年4月6日成立的鹏华沪深港互联网基金(004292),截至12月26日,今年以来回报已到23.97%,年化回报高达34.44%,同类排名前3%。享受当下,你或许只需要一只鹏华沪深港互联网。

    展望未来

    行情总是有涨有跌,投资总是有盈有亏,决定我们对于一个市场信心的,除了资金的流入以外,还来自于这个市场的供给方——优质新股。代表新经济的企业不断登陆港股,将带给这个市场不竭的新鲜活力。长久以来,港股市场市值比重被以银行为代表的传统经济占据,成为港股整体估值始终低迷的原因之一,但随着美图、阅文集团、众安在线一批互联网公司的上市,这种情况正在逐渐发生改变。

    同时,一系列制度上的创新和改革正在让这个市场变得越发充满活力。

    1.H股全流通:2017年11月1日,一条关于时隔12年重启H股全流通试点的新闻被爆出,意味着原先不能在港交所流通的内资股(指由中国内地发行人根据中国内地法律发行的股票,以人民币标明面值,并以人民币认购),未来将可以在港股市场自由交易流通。全流通之后,公司股价和大股东密切相关,大股东将更有动力把企业业绩做好,通过市盈率放大企业价值,这对企业价值回归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

    2.同股不同权:12月15日晚间,港交所发布上市改革咨询结果,建议在主板引入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权”是指股份拥有不等值的投票权。2014年,阿里巴巴最终选择弃港投美,远赴美国上市,原因就在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允许“同股不同权”公司上市。而现在,港交所终于改变了长期以来“同股同权”的核心价值观,未来将吸引更多内地以及国际的公司赴港上市,拓宽资金来源,带动IPO筹资额大幅上升,增加香港市场的国际竞争力。

    3.新经济公司上市豁免:从港交所数据显示,目前新经济行业市值占香港上市公司总市值的比重约为3%,远低于纳斯达克交易所(60%)、纽约交易所(47%)、伦敦交易所(14%)的占比,而港交所已开始了对新经济公司上市门槛的放宽,例如放宽无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限制预期最低市值达15亿港元。

    4.展望未来的港股市场,鹏华家掌管港股通主题基金的基金经理们也写下了他们的新年寄语:

    鹏华基金国际业务部总经理 尤柏年:

    “沪深港通机制为两地市场带来了历史性的互联互通,对港股的流动性以及估值提升等方面的帮助成效显著。未来沪深港通实名制、H股全流通等方案的推行将进一步打开两地的金融市场,港股投资将迎来一个新的大时代。”

    鹏华基金研究部副总经理 聂毅翔:

    “未来的趋势将是在互联互通机制下A股市场与港股市场逐渐融合,我们将面对一个更大的整合的中国股票市场。要做好沪深港基金的投资,必须在扎根中国的基础上注重建立全球视野,建立“A+H”的研究体系,充分挖掘投资机会。”

    鹏华基金研究部基金经理韩焯林:

    “沪深港通加强了香港与内地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在这样一个持续向好、充满机会的市场中,价值与成长并重,拉长持股周期等待价值的兑现,是我们愿意并将会秉承的投资哲学。”

    鹏华基金量化及衍生品投资部副总经理 崔俊杰: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全面开放互通有无的时代。无论以哪种方式开始和结束,折价终究会慢慢消失。庆幸有你,香港银行指数基金。”

    鹏华基金量化及衍生品投资部量化业务副总监 陈龙:

    “深港通、沪港通和债券通已经形成了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未来期待有更多的金融产品能够纳入到互联互通机制下,香港市场也有望逐步成为人民币全球化配置和全球资本配置中国资产的平台。”

    为了帮助大家抓住港股未来的投资机会,鹏华基金为小伙伴们提供各具特色的港股产品:

    鹏华沪深港新兴成长混合型基金(003835),主动管理,专注新兴成长领域;

    鹏华沪深港互联网股票型基金(004292),网聚沪深港三地市场优质股票;

    鹏华港股通中证香港中小企业投资主题指数基金LOF(501023)和鹏华港股通中证香港银行指数基金LOF(501025),分别跟踪中证香港中小企业投资主题指数和中证香港银行投资指数,为小伙伴们提供了一揽子投资A股和港股银行的便利工具。

    风险提示:

    仅供渠道内部参考使用。本资料仅为本公司与客户经理沟通交流使用,不构成本公司任何业务的宣传推介材料、投资建议或保证,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人购买基金时应详细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了解本基金的具体情况。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和其投资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也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需谨慎。

    上一篇

    海虹控股:实际控制人完成变更

    下一篇

    广汽、长安、江淮……不断扩大朋友圈的蔚来会是特斯拉、还是乐视?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