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贴地飞行,新希望地产低调中高速增长的秘密

    每日经济新闻 2017-12-27 00:10

      不论是“房住不炒”还是“租购并举”,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的建设正在加快。就在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全国前11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有所回落。其中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4.6亿平方米,同比增长7.9%,商品房销售额11.5万亿元,同比增长12.7%。

    在此背景下,如何寻求差异化、市场化、专业化的产品竞争以及稳健的规模增长,成为诸多房企普遍面临的课题。在业内看来,中型房企更需要在强竞争中制定稳健的发展策略以及契合市场需求的产品,而新希望今年以来加速布局热点城市、专注改善产品、优化产品线构成、吸纳人才等动作,都是指向企业高速、稳健的增长。新希望地产总裁张明贵曾公开表示“房企千亿以上才能叫规模,千亿以下的核心是经营,新希望地产也不会刻意追求规模。”2017年末,新希望正式提出了2019年实现500亿规模的短期发展目标。

    着力改善型项目打造高品质市场

    今年9月,新希望地产在温州打造的立体城“黑珍珠一号”高端住宅,获得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和中国指数研究院组成的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所颁发的“2017中国房地产精品项目品牌价值TOP10”殊荣。新希望立体城作为集新希望地产人对品质人居理想和优质生活诠释的代表作品。

    近期,新希望在苏州首次落地的吴江项目规划信息已火热出炉,根据资料我们发现,依托芦荡湖湿地公园的自然景观,吴江项目将打造高品质生态改善社区,规划有复式和高层的组合模式,主打高品质改善产品,容积率仅2.0,建面密度低于20%,地块辐射范围内交通便利,自然、教育、商业等配套齐全,不难想象新希望苏州吴江项目的亮相,将为其华东布局再拔头筹。

    而在新希望的大本营成都区域,素有东方华尔街之称、成都金融CBD东大街的高端住宅走廊上,新的超高层地标建筑群“新希望·D-10天府”项目已在2017年底悄悄启幕,该项目涵盖超甲写字楼、超高超豪住宅、高星级酒店和商业配套,作为城市升起的新星,重燃了太古里-春熙商圈的新一轮热情。

    纵观新希望近一年频繁的动作,我们不难发现,新希望地产全新的高品质产品定位已雏形初现,此前张明贵总裁表示,未来十年,房地产市场空间和规模有8万至10万亿空间,同时市场将持续保持稳定增长。而伴随着城市化率上升、城市发展更新带来了数量庞大的改造空间,当前的市场已经从简单满足居住刚性需求,发展至更持续关注人居空间、生活品质的改善性产品。

    城市深耕战略见成效实现年均增长率115%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前十一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2.22亿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6.3%,土地成交价款1.14万亿元,增长47.0%。易居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尽管房地产投资增速稍有平缓,但市场上仍有较高的投资热情,对未来两年的房屋销售依然看好。

    事实上,今年以来新希望地产在大本营西南区域以及长三角地区等热门城市的土拍会上,身影频频出现。据统计,新希望地产今年在公开土地市场斥资177亿元,揽地200余万方。在城市布局上,新希望今年除在南宁、成都、温州、昆明、大连、苏州、嘉兴等地持续拿地外,还在天津、武汉、重庆、杭州四城设立代表处,不难看出新希望进一步深耕西南、发展华东的决心。分析人士认为,新希望是四川本土知名综合性企业,但随着在地产市场脚步的大举外出,早已在全国范围打响了知名度。在本土之外的城市寻求市场认可,则更需要深耕城市,深度理解城市政策、城市风貌、人文精神等,才能打造更契合当地需求的产品,新希望地产深耕城市的策略,使其在开发运营上拥有更高效的成本。

    张明贵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新希望地产要做一个“小而美”的中型企业,不会刻意去追求规模,重点是把企业的经营做得更扎实,在趋势上做得更稳健,在市场判断上更符合大势。

    强强联手开发周期更短周转更快

    在拿地策略上,新希望始终关注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中新一线城市带来的发展机会,尤其是GDP总量达到万亿级以上城市,比如华北的天津、华东的苏州和杭州、华中的武汉,包括西南地区成都、重庆等,“亿元俱乐部城市群”成为新希望地产布局的核心目标。在连续两次通过抽签获得优质地块后,张明贵在朋友圈公开表示“运气总是伴着希望”,庆幸和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不仅在土地储备方面出手果断,身为民营企业的新希望地产不断与实力雄厚的国企联手并进,早在2014年12月新希望地产就开始与绿地集团合作开发济南绿地城新希望花园项目,在成都打造的皇冠湖壹号项目是与绿地、中铁建联合开发、新希望操盘,而今年又联手华润置地、华发股份两大国有企业共同开发前述的嘉兴地块。

    如今随着土地成本高企、资金承压等问题的出现,在部分中小房企犹豫不决时,新希望地产选择了“产品+资本+运营”的强强联手,与大型国企间的合作既可体现各房企优势以打造更好的产品,又能减轻企业开发投资的各方面压力,保障企业在市场环境中的稳健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新希望地产在保证产品品质的基础上,通过内部管理、施工工艺、供应链等全方位的升级,得以合理缩短开发周期、优化整体成本,加快项目建设周期,达到四个月动工、六个月开盘水平,并实现了更快的周转率。

    今年以来,新希望拿下的成都、大连、苏州、昆明和华润置地、华发股份联手打造嘉兴等十余个地块,由于新希望地产精准的眼光和预判,项目初拍告捷就在市场中脱颖而出。

    创造新希望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新希望集团作为一家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责任企业,长期致力于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新希望将依托地产品牌和农业行业专业优势,加大在农业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方面的投资建设力度,根据最新政策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根据各地区主导产业规划和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培育水平,因地制宜探索农业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的建设模式和运营管理模式,加大优势区的投资和建设规模。

    通过观察发现,随着农业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逐渐以市场化发展为导向,拥有强劲的开发实力、运营能力的企业,才能打造出真正成功的复合型特色小镇,而新希望地产就是代表。今年3月,新希望地产在副总裁姜孟军带领下组建专项团队对振兴乡村产业课题进行研发,不足一年的时间持续摸排全国27座城市,调研了数十个小镇目标项目,涵盖农旅、康养、体育、文创等多个热点产业发展方向,依托集团产业优势,新希望地产可结合现代农业产业园、田园综合体、农村金融、农业大数据服务平台,及美丽休闲乡村和农业特色小镇等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项目,振兴乡村可持续发展,改变中国传统农村面貌,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抓住继当年乡镇企业大发展之后农业农村发展的又一次战略机遇,为城市未来生活提供全新目的地,为企业未来带来新业绩增长点。

    以三大人才培养通道因材施教优化人才结构

    与企业的增长一样,新希望对人才的培养同样传承了快速而稳健的基因。由于近几年房企规模增长迅猛,搭建优秀人才梯队支撑发展显得尤为必要。各大房企在人才的争夺战上趋于白热化,纷纷斥重金吸引高校精英。今年,经过长期实操论证和严密筹备的新希望地产,正式启动了一场声势浩大有别于往年的校园招聘行动。

    据了解,今年新希望正式对外提出“因材施教”的全生态校招培养体系,针对校招生规划了三大培养通道,即新领袖:未来项目高层管理者;新未来:未来业务中坚力量;新梦想:未来营销精英。

    其中,新领袖计划为校招生规划路径为2年成为业务部门中层骨干,6年成为大运营体系高管;新未来计划为校招生提供1~2年的培养方案,可成为专业领域骨干,优秀者5年可成为专业管理层;新梦想计划为校招生提供1~2年培养方案,为营销体系的策划、产品、销售等领域输送骨干,5年可成为营销领域行业精英。

    有业内人士分析,企业人才结构的搭建大多通过两种方式,一是通过外部招聘来实现短期内快速新鲜血液的涌入;二是通过对内部人才培养包括管培生等,核心人才培养计划的有效实施,才是真正完善人才梯队、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长期决策。新希望地产无疑更重视后者。我们回到行业发现,随着房地产市场的结构性变革,越来越多高素质的职业经理人在这个舞台展露锋芒,他们往往具备敏锐的市场判断能力、强劲的领导执行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富于激情的人格魅力,而在企业独当一面。

    值得一提的是,新希望地产总裁张明贵成长路径,就是典型的新希望式稳健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代表。2008年,张明贵以MT管培生身份进入新希望集团,开始了他近九年多的磨炼与成长之路,张明贵凭借准确的战略洞察、对市场敏锐嗅觉以及较强的综合能力,受到新希望集团的信任与重用,在入职的第六个年份即2014年走任新希望地产总裁,而进入地产板块仅三年时间,就带动地产业绩实现了历史性突飞猛进。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2018年买“大”还是买“小”?6位机构投资者有话说

    下一篇

    A股惊现从跌停到涨停“大红包” 招商公路演绎“地天板”奇迹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