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邦凌
充满危机意识的港交所在酝酿多时后,终于痛下决心,即将迎来20多年中最大的变革。具体改变主要有三项:接受同股不同权、放宽生物科技公司上市限制、放宽港股市场作为第二上市渠道的限制。
港交所的上市制度变革,表面看来是意图吸引新经济企业来港股市场上市,以同股不同权的制度设计让阿里巴巴、京东等大型互联网企业回流港股市场。
依据港交所的统计,目前港股上市公司中,金融及地产行业占主导,其市值占市场总市值的44%。相比之下,过去10年来自新经济行业的上市公司仅占市场总市值的3%。很明显,港交所新政旨在解决传统行业市值占比过高的弊端。同时,前几年阿里巴巴远赴纽约上市,港交所由于固执坚持同股同权痛失好局。因此,这次上市制度改革也是痛定思痛、亡羊补牢的“变法”。
港交所上市制度变革的深层原因,是强烈的危机意识,是对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弱化、港股被边缘化的危机意识。早在两年前,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就指出,香港市场存有被边缘化的危机意识是好事,“香港必须有危机意识,发展国际金融中心不能只靠中央政策,而是要积极探索新业务、深耕既有业务,把握日短的时间窗口,尽快加固人民币离岸中心的位置、提升国际金融业务的竞争力”。
其实,港交所的危机意识一直伴随港股的历史,正是危机意识下的不断变革,才让港股市值不断壮大。统计显示,截至11月底,香港证券市场总市值超33万亿港元,上市公司为2096家。港交所统计,2017年前11个月,港交所共有151家新上市公司,同比增39%;港交所证券市场平均每日成交金额为869亿港元,同比增29%。
港交所发展到如今33万港元的市值,离不开H股的鼎力支持。24年前引入H股,是港交所上市制度的首次大变革。自1993年7月青岛啤酒成为第一家国有企业获准在港股上市至今,已经过了24年的光景。
2013年2月9日,时任港交所主席李小加发表文章《香港市场的另一历史机遇——写在H股上市20周年》:“到今天我们仍然享受着H股机制的丰硕成果。自2007年起内地公司(包括H股)的成交量就一直占到整个市场成交量的大约2/3,已成为香港资本市场的主力军。如果没有H股,很难想象今天的香港可以跻身全球领先金融市场之列。”
港交所强烈的危机意识是否值得我们镜鉴?在不断求变的港股面前,A股是要一味求稳还是应该有危机意识?我们的上市制度是否应该与时俱进?大批新经济公司远赴境外资本市场上市,我们的IPO制度是否应该作出必要调整?
新股制度改革,一向是资本市场改革的焦点和难题,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多次新股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往往因为单兵突进而遇到挫折。但任何改革的前提都应该是强烈的危机意识,只有在强烈的危机意识下才会主动求变。
正如李小加所称,“这不是一次容易的改革。作为香港市场20多年来最重大的一次上市改革,它从一开始就面对前所未有的争议,尤其是是否接纳不同投票权架构、未盈利公司上市等议题,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市场都是不容易抉择的监管选择题”。
本次港交所以“必须保持竞争力,必须与时俱进,必须继续提升市场素质”的决心和危机感,主动进行制度变革,破除双重股权架构、淡化盈利指标,对A股应该是一个很大的触动和启示。港交所对新经济和科技公司的吸纳,将对A股产生相当大的影响,预计迟早会引致A股出台更具包容性的上市标准。在新经济新业态逐渐爆发的开始阶段,我们的资本市场没有理由视而不见,也没有理由继续将高速增长的新业态公司挡在IPO大门之外。
另外,港交所本次改革并没有推出创新板,不再注重形式而是更重视实质内容的改变。这对A股应该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启示,A股的IPO改革没有必要拘泥于过去酝酿的战略新兴板、创业板单独层次等板块方面的设置,而应该以强烈的危机意识,加速制定新经济公司进入A股的IPO标准。
(作者为财经专栏作家)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