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岸人民币兑美元连破6.57、6.56、6.55和6.54这四道关口,刷新9月15日以来新高。虽然从去年年底至今,美联储已经4次加息,给人民币造成了贬值压力。不过,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的前提下,人民币国际化正在一步步推进。人民币正努力打破“美元霸权”。
每经编辑 张杨运
2017年就要过去了。过去一年,赚钱的路子有很多,例如,你喜欢喝酒,于是买了贵州茅台的股票;你吹着格力的空调,于是买了格力电器的股票;你住着万科的房子,于是买了万科的股票……
但亏钱的方法也有很多,比如你不熟悉比特币,却高位入手,结果过去一周比特币跌了40%;你不熟悉创业板那些科技公司,却买了他们的股票;再比如,今年初,你听信了那些唱空人民币的声音,换了5万美元,那么到今天,你已经亏了近20000元人民币了……
去年底,在强势美元之下,人民币贬值压力巨大,眼看着就到跌破7这个重要关口了。当时,关于人民币汇率在2017年的走向,有预测破7.0的、预测破7.5的、甚至预测破8.0或9.0的,惟独很少有预测会升值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普遍看空的环境下,很多人在2017年初赶紧去银行换了5万美元。然而,到了年底,这些换了美元的人亏大了。
今天(12月25日),人民币持续上涨,在岸人民币连破6.57、6.56、6.55和6.54这四道整数关口,日内大涨超过350点,刷新9月15日以来新高。
离岸人民币日内涨超200点,也刷新三个月以来新高。
从2016年末至今,在岸人民币涨幅已经超过了4000点。若以此汇率计算,去年底,50000美元相当于34.71万元人民币,而如今,50000美元只等于32.67万元人民币,一年来损失了2万元。
但实际换汇是按央行公布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去年底,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是1美元对人民币6.9370元,而今天早上央行公布汇率显示,1美元对人民币6.5683元,以此计算,今年1月初兑换5完美元,如今就要亏1.8万人民币,而且,鉴于今天在岸人民币大涨,明天(12月26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可能还会上调。
与去年美元大涨不同,今年以来,大多数全球主要货币对美元汇率都有所回升。
对于今天以及最近一段时间人民币大涨,外汇专家韩会师认为,年底临近,企业包括奖金在内的各种支出需求增加,短期内出现集中结汇导致结售汇顺差突然增大是可以理解的。
其次,以银行自营盘为主的机构投资者持有美元的意愿下降,导致银行间市场连续出现美元抛压,在人民币升穿6.60整数点位之后,市场情绪受到进一步刺激,机构投资者持有美元的意愿进一步下降,市场流动性同时下降,此时即使是少量的美元抛盘也可以导致人民币较大的升值幅度。
此外,美国税改法案上周终于获得参众两院通过,但由于市场担忧税改对美国经济提振的效果不大,同时又有可能带来政府财政赤字压力,税改通过并没有带来想象中的利好,美元指数依旧没有得到有效提振。
虽然从去年年底至今,美联储已经4次加息,给人民币造成了贬值压力。不过,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的前提下,人民币国际化正在一步步推进。这从以下几件标志性事件就可以看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首先,今年6月13日,欧洲央行突然宣布:增持价值5亿欧元的人民币作为外汇储备。这是欧洲央行首次持有人民币外汇储备。而今年10月央行发布的2017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称,截至2017年上半年,除了欧洲央行之外,新加坡、俄罗斯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
此外,对于人民币,单一的石油美元限制了国际化的发展空间。上世纪70年代“石油美元”体系形成之后,全球的石油期货和现货交易,均是以美元计价,这也稳固了美元的霸主地位。
而目前,人民币正在努力打破这一局面。12月2日,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第十三届中国(深圳)国际期货大会上表示,把原油期货作为我国期货市场全面对外开放的起点,做好原油期货上市工作;目前,筹备多年的原油期货已经进入上市前最后冲刺阶段。
早在今年5月11日,经中国证监会批复同意,上海期货交易所子公司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INE)发布了《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章程》、《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交易规则》、《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结算细则》等11个业务细则,并自5月31日起会同上海期货交易所各会员单位,开展全市场仿真测试。
人民币原油期货的上市,有助于中国争夺国际油价定价权,增强国际竞争力。
目前,出于地缘政治、分散风险等因素的考虑,一些产油国也在极力摆脱对石油美元的依赖。比如伊朗就推出政策,力主用欧元结算;而俄罗斯、委内瑞拉,伊朗、安哥拉、尼日利亚等大大小小的产油国,已经开始使用人民币结算。
而在产油国中,沙特阿拉伯的态度极其重要,因为,“石油美元”的体系,正式在沙特带领下形成的。2016年,中国日均进口838.2万桶原油,相当于世界第一产油大国沙特日产量(1023万桶)的八成以上。面对巨大的中国市场,沙特是否会对人民币点头,全球都拭目以待。
每经编辑 王嘉琦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