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场“机构化”倾向明显,散户越来越边缘化,机构力量不断增长。当机构日益占据市场主导权时,市场的运行特征就很可能产生深远变化,投资者在这方面得多想想,要不然在未来操作中或更难看懂市场。那么,具体的投资策略又是怎样的呢?
每经编辑 何建川
来源:每经投资宝(微信号:mjtzb2)
大家好,我是每经投资宝(微信号:mjtzb2)《郑眼看盘》专栏作者郑步春,感谢粉丝朋友对我视频节目的支持,本周,我主要回答这几个粉丝提问。
Q1、就业绩稳定的白马股而言,下跌幅度、下跌周期、市盈率等指标,能不能有一个买入的安全原则和区域。
答:这个问题比较错综,考虑的因素很多,判断这个很难。一般来说,得同时考虑以下因素:
1、考虑无风险收益率情况,因无风险收益率向高或向低时,人们愿意为个股支付的市盈率是不一样的。
2、个股所处行业及该上市公司业绩,未来业绩增速是边际提升,还是维持平稳,或者是边际递减。这里的边际递减指的是业绩继续增长,只是增长速度越来越低。以腾讯这类公司来说,现在增速很快,但终有一天增速会下降的,但降到一定程度时,也许就会发生质变。没有永远的牛股,如以前的长虹,外国的柯达胶卷之类。当出现一种颠覆性的产品时,此时你手中这股就得抛售,不用去管价格。
3、下跌周期其实和板块其他股票以及大盘相关,当绝大多数同板块个股或大盘还有明显下跌空间时,这个时候最好不要去接货,反之就可以接货。
4、季度业绩波动,通常不能在单季业绩跳增时过度买入,你得提防其财技过高,提防它另有目的。如果着远中长线,一般应趁其“藏利润”时埋伏,这时股价才相对更低。
5、提防假货,历史上有无数绩优股,要么是绩优一时,要么是财技过高,投资者理应努力回避这种伪白马。有些绩优股,你去商场去买,根本就买不着它的产品,这种股业绩再好,最好也少碰。实际上类似的公司真有不少。像某些知名地电器公司,到处见得着,这就对了。
总之,这位朋友的问题难度有些大,我只是竭力回答,不一定很到位!
Q2、今年涨的很好的保险板块,明年还会看好吗?
答:明年还能看好,但今年涨太多,会成为鸡肋。我觉得投资者可以配置一些,但不必拿太多。
由于收入提高等,自然会提升保险需求。近年来,监管层要求“保险姓保”,这也使得保险公司业绩相对透明,更容易看得明白,这也会吸引一些资金。
保险公司业绩增长显然是上涨最重要理由。上半年,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总计超过9000亿元。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实现的总投资收益同比分别增长11.5%、55.3%、37.3%。
明年我国大概率会加息,加息虽对保险公司是个双刃剑,可问题是加息是可以预期的,相信保险公司高管在布局时一定注意了这个因素,这么一来加息有利的一面一定会被保险公司利用,而不利的一面多半能被回避。
因此,单由加息角度看,我觉得是为保险股加分的。
好的,本周的答疑到此结束。粉丝可以继续在(微信号:mjtzb2)我的专栏《郑眼看盘》文后进行提问,在下周同一时间,我会为粉丝朋友带来我的最新解答,谢谢。
郑眼看盘:机构市特征明显 暂且抱团
本周四A股先跌后涨,收盘时上证综指涨0.38%至3300.06点,深证综指涨0.72%至1905.05点,其余股指普涨,没啥特别之处。由盘面看,保险、地产等权重股相对较强,其余品种大致平稳。
美国税改法案已非常接近完成,美元却因利好出尽而跌。人民币汇率本周显著上涨,对支撑人气显然有正面作用。
人民币强势应不仅仅与美元下跌相关,应也与一些积极信号相关。汇率不仅仅取决于经济现状,还取决于市场对未来的预期,而合理的预期又离不开顶层设计,离不开这方面的信心支持。
在我看来,中国经济工作会议最显眼处是追求经济增长质量,追求环保,追求解决贫困问题。这三大目标显然均为普通百姓所乐见,很接地气,应能为投资者提供信心支持。如果站在高一点看,上述目标正是中国经济由大转强的不可或缺的要素。
今年以来,市场“机构化”倾向明显,散户越来越边缘化,机构力量不断增长。当机构日益占据市场主导权时,市场的运行特征就很可能产生深远变化,投资者在这方面得多想想,要不然在未来操作中或更难看懂市场。
机构中多有专业人士,但他们所受的训练其实是差不多的,所以这就产生个问题,其得出结论或操作取向应该也是差不多的。市场大饼总共也就那么大,精明的人多了,最终大伙只能分得很小一块,谁也占不着便宜。
我觉得机构较多在某种程度上讲是好事,因市场价值理念更得到重视了,即市场相对更成熟了。但就操作角度看,如果某一时刻机构们达成高度一致,风险往往也会堆积。
就目前情况看,机构年末会争排名,为了排名可能不惜推高仓位,而这在元旦后是得纠正的。这方面行为,是有可能暂时达成一致的,这是个隐患。
有了怀疑自然就得设法趋利避害,我觉得投资者的投资风格在年末前后进行些切换或能捞到些短期好处。具体来说,就是年前持股更应侧重于权重股、机构重仓股,而年后可适度去拿些超跌严重但其实质地尚可的“非机构重仓股”。
当然了,这么操作得建立在对具体超跌个股的研究基础上。如果随意乱买,搞不好会捞着年报业绩大降的股票,那反而会弄巧成拙。(郑步春)
(本文封面图片来源于摄图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