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凯翼汽车迁址宜宾:奇瑞重新聚焦主业意在上市?

    每日经济新闻 2017-12-20 23:05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陆佳丽 每经编辑 杨 军    

    每经记者 陆佳丽 每经编辑 杨 军

    奇瑞的“瘦身运动”远未结束。12月18日,据《宜宾日报》报道,《凯翼汽车有限公司迁址宜宾协议》签约仪式在四川宜宾临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但截至记者发稿时,奇瑞方面并未对此消息进行回应。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12月15日,芜湖凯翼汽车有限公司已正式更名为宜宾凯翼汽车有限公司,注册地址由安徽省江北产业集中区管委会改为宜宾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港大道17号企业服务中心。不过,企业法人仍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00%。

    “宜宾方面已入股凯翼。”12月19日,一位接近凯翼的相关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

    事实上,不只是凯翼,今年以来,包括观致股份转让、巴西分公司股权抛售,奇瑞可谓大动作不断。“奇瑞意在剥离非主营业务,轻装上阵,做大奇瑞品牌,有机会时会推动奇瑞上市。”一位奇瑞内部人士对记者说。

    从回归奇瑞到迁址宜宾

    凯翼汽车脱胎于奇瑞江北项目,该项目于2013年由奇瑞创始人之一的陆建辉带领原奇瑞旗云项目组成员在芜湖的江北产业园投建。2014年1月,芜湖凯翼汽车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20亿元,由安徽省江北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和芜湖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三方共同投资。

    2014年8月,定位于“年轻人喜爱的智能互联汽车”的凯翼品牌正式发布。在发展路径上,凯翼汽车与奇瑞共用厂房,采取“轻资产”模式;在设计和研发上则提出“众包”口号。

    虽然凯翼看似是一个极具创新的项目,但自其诞生之日起就饱受非议。特别是近年来,奇瑞从自主品牌第一阵营逐渐掉队,凯翼面临的质疑声也越来越多,例如“众包是噱头,奇瑞都卖不动,凯翼就是换壳奇瑞……”等评论都让凯翼的成长遭遇到更大阻力。

    数据显示,2015年,凯翼累计销售2.4万辆;2016年销量为4.3万辆,未能完成6.2万辆的销量目标;今年1~11月,凯翼累计售出4.05万辆,与今年8.2万辆销售目标相去甚远。

    “或许是因为想剥离凯翼,今年初,凯翼正式从奇瑞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奇瑞控股)回归到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奇瑞股份)。”一位熟悉奇瑞汽车的业内人士分析说。据了解,此前,凯翼和奇瑞股份是平级关系均隶属于奇瑞控股,今年早些时候凯翼划归到奇瑞股份旗下曾让不少业内人感到费解。

    在上述奇瑞内部人士看来,“凯翼与奇瑞的差异化不够明显,两个品牌会打架,奇瑞出让凯翼股权后可专心做好自己,这是最好的选择。”

    根据《宜宾日报》的消息,“凯翼汽车公司注册资本达35亿元,实施迁址后,宜宾将获得独立的乘用车资质(含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宜宾凯翼汽车公司项目全面建成达产后,预计实现产值120亿元以上,可带动相关产业产值280亿元以上,新增就业1500人以上。”

    由此可看出,凯翼的注册资本已由成立时的20亿元,变为现在的35亿元。虽然无官方消息显示这增加的15亿元为宜宾方面的注资,但多位接近凯翼的相关人士均向记者表示,宜宾方面已入股了凯翼,“宜宾背后的金主是五粮液。”

    对此,记者向奇瑞官方进行求证,但截至发稿尚未得到对方回应。

    此外,上述《宜宾日报》的消息还指出,凯翼宜宾项目将获得独立的乘用车资质并建成达产。这意味着凯翼将在宜宾建立独立工厂。

    “凯翼还处于过渡期,目前法人代表和不少董事都是奇瑞的老人,奇瑞和宜宾市双方未来的合作形式现在还不好判断,可能是奇瑞提供技术和人才,宜宾方面提供资金。”上述接近凯翼的相关人士指出,不排除后期宜宾方面全盘接手凯翼的可能。

    下一步奇瑞瞄向IPO?

    被奇瑞剥离的不只是凯翼。就在上周,持续大半年的观致汽车股权转让也终于尘埃落定。12月15日,观致汽车25%股权挂牌交易的状态变更为“已成交”。记者多方了解到,此次收购观致股权的就是宝能集团。

    在此之前的10月11日,奇瑞还在长江交易所挂出奇瑞巴西公司股权转让公告,转让巴西公司50%的股份。11月11日,随着奇瑞与巴西最大汽车集团CAOA集团正式签约,这50%股份的接盘方也浮出水面。

    目前,奇瑞一方面为旗下“包袱”板块寻找投资者;一方面也在聚焦主营业务。11月11日,奇瑞的“WWW+计划”全球化战略正式出炉;在今年广州车展上,奇瑞高端产品系列EXEED首次在中国亮相;另外,按照此前奇瑞官方口径,奇瑞股份也计划引入战略投资者,希望通过获取更多资金支持以全力发展新能源、无人驾驶等新技术。

    “奇瑞一直都有上市想法,只是原来包袱太多,凯翼、观致等品牌剥离后,奇瑞就能够轻装上阵推动企业IPO。”上述接近凯翼的相关人士说。

    事实上,从曾经最辉煌的自主品牌“老大”到被吉利、长城等自主车企赶超,奇瑞的多品牌战略和体系积弊屡遭诟病。为此,从2013年起,奇瑞开始“回归一个奇瑞”,但观致高端化折戟以及凯翼不温不火的状态始终让奇瑞颇感心焦。如今伴随着凯翼和观致的剥离,奇瑞能否实现再次崛起,还有待后续观察。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沃特玛新能源大巴“空驶”调查:自愿“空车测试”算不算骗补

    下一篇

    国民技术复牌百万手封死跌停 停牌前抢货游资遭“闷杀”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