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华尔街见闻2018全球最佳投资机会峰会两日全纪录

    美通社 2017-12-18 16:11

    上海2017年12月14日电  /美通社/ --12月12-13日,华尔街见闻主办的“2018全球最佳投资机会”峰会在上海召开。

    本次峰会齐聚金融、财经、科技等众多行业领域的专家学者、意见领袖,以全球视野为背景,探析投资效益,透析投资热点,聚焦全球投资策略,带领大家共同探索“2018全球最佳投资机会”。

    华尔街见闻创始人吴晓鹏开幕致辞
    华尔街见闻创始人吴晓鹏开幕致辞

    谈股市:白马VS中小盘,明年到底买什么?

    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研究部负责人洪灏在华尔街见闻“2018全球最佳投资机会”峰会上表示,2018年A股中小盘股会跑赢大盘股,大盘股没有系统性机会,但有个股机会,香港和海外市场应该还有新高。

    投资的时候我们总是说要去人少的地方,人多的地方不要去,其实现实发生了什么?人少的地方都不敢去,因为人少的地方一定有问题,否则为什么没有人呢?小路没有人走,大路堵的要命。这个市场上人最少的地方在哪里,在中小盘股。

    随着信贷收缩,表外业务回表,我们进入了缩量的行情,和17年一样。和17年不一样的地方我们看到了中小盘反而是人最少的地方,同时中小盘盈利增速开始回暖,比大盘股快的多。因此18年我们认为中小盘股会跑赢大盘股,大盘股也有个股的机会。

    由于特朗普税改效应、美国基建计划,由于美国金融周期比中国要短,他们很有可能在顶部扩张的周期,因此海外市场应该还有新高;如果中国继续这个缩量博弈的行情,资本流动不受到人为的限制,我们会看到中国内地的钱继续向中国香港市场流入,虽然中国香港市场今年是涨的差不多了,之前我们看到的3万多点一定是今年的高点,但是明年应该还有新高。

    由于通胀压力,贫富悬殊,供应过剩的压力,货币政策很可能比大家想象的要好,前景要比大家相信的好,这也是国外货币市场的价格开始反应的原因。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同时看到通胀压力可控,很可能债券在经历了这波急剧飙升的行情之后,到了明年1季度收益率就开始缓和下来了。

    广发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郭磊认为,2017年的股市整体偏牛市,明年股市赚钱的机会可能会略低于今年,应该还是一个偏结构性的机会。

    招商基金投资管理四部负责人贾成东、中信建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琦则继续看好白马股。贾成东更加关注成长的“加速度”:

    利率走高肯定有利于大企业。明年6月份MSCI第一批资金进入中国,所有人都知道明牌打到了6月份,聪明人一定会在6月之前买入。如果只有一块钱,明年整年不敢说,上半年还是买白马。比起EPS,更愿意看股价的二阶导。增速往上,对估值的要求可以更宽松一些。未来看白马龙头要进一步细分,更关注基本面。

    王琦看好龙头白马和周期性股票:

    在2018年还是看好龙头白马,以及周期性的股票。周期类行业的盈利能力以及商品价格在2018年不会出现明显的恶化,这是2018年最大的预期差。即便是2018年的经济,特别在投资方面有所减速,但周期内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商品价格不会出现明显的下降。

    富善投资合伙人、股票量化投资部总监倪泾提出,A股最底层的部分股票正在港股化,中等市值股票仍有挖掘潜力:

    小市值、低流动性、不存在护城河、不存在长久竞争力的公司还会继续延续港股化的道路。100亿—500亿区间市值的股票中仍然会有一些细分领域长期具有竞争优势的公司。不妨寻找一些滞涨、成长比较好、估值也不贵、由于风格的原因在过去1.5—2年当中没有受到资本市场青睐,但是仍然有很多金矿的领域。

    华尔街见闻全球投资峰会
    华尔街见闻全球投资峰会

    谈人口:80后进入“新中年”,工程师红利显现

    广发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郭磊在华尔街见闻“2018全球最佳投资机会”峰会上分析称,80—87这部分人群进入35—38岁的时候,我们可以称为新中年,将给带来6大变化:

    中国过去40年只经历过80—87年这么一轮婴儿潮,现在我们经历的是40年来的第二轮婴儿潮才刚刚起步。这对对中国经济的演进影响巨大,可以解释中国经济过去20年的线索,也可以解释未来20年。

    80—87这部分人群在18—20岁的时候是中国出口产业链最好的时候,因为中国可以提供源源不断的低成本的劳动力,这时候全世界的竞争力都竞争不过中国,很多产品到了中国价格先降了2/3。他们25—28岁的时候,就是2005—2015年,中国的房地产产业就进入最好阶段了。

    当他们进入35—38岁的时候,我们可以称为新中年。大家开始保温杯里泡枸杞的时候,他会关心什么?会带来什么变化?

    第一个变化是制造业,中国再也搞不了低端制造了,未来一定是高端制造。

    第二个变化是城市基建,80—87这部分人不愿意挤公交车的时候,他对于城市基建和对于交通便利的要求就会有一个上升。

    第三个变化是环保,前两年的环保未必比现在做的更好,只不过是大家的要求在逐步提升。

    第四个变化是消费,比如,过去几年,国内游在3、4线城市兴起,国外游在1、2线城市开始流行,本质上是因为我们整个婴儿潮人群知道要开始享受了,要走出去看看了。

    第五个变化是医疗,当80—87这部分人,自己进入中年,身体开始变差,在相对比较高的抚养比之下的话,父母的身体也开始变差,所以医疗和大健康未来会成为非常重要的行业,中国未来一定会有像罗氏和阿斯利康这样的大型制造企业起来。

    最后一个就是子女教育,80—87的人小孩现在都在教育的年龄了。这些东西合起来都是美好生活。高端制造+美好生活是未来20年我们产业链的主线。

    郭磊还在演讲中提出了“工程师红利”这一概念,并认为中国现在到了工程师红利开始释放的一个“寒武纪”时代:

    中国的教育、研发和技术红利正在开始释放的阶段正在到来,中国进入了全面的工程师红利开始释放的阶段,对于人口来说不光有数量还有人口素质,这就是我们新一轮的人口红利,工程师红利。

    谈危机:中国不太可能发生金融危机,但需要进行调整

    光大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在华尔街见闻“2018全球最佳投资机会”峰会上表示,中国不太可能发生金融危机,但调整是必须的。

    在增长稳定、通胀在低水平的情况下,我们看到金融资产的价格持续上升,比如说房价,中国的股市今年应该是结构性的牛市。为什么是这样的呢?实体经济和金融,实体经济短期波动减少,但是有一个新的问题,我们要看美国和日本的例子,经济短周期的波动特征降低,但是一旦有大的波动,这个波动的冲击就很大。

    中国会不会发生金融危机?在政府担保、金融机构几乎都是国营的情况下,发生崩溃式的、崩塌式的金融危机是不太可能的。但是我们房地产和金融挤压实体经济,所以调整是必须的。不调整的话,经济结构的扭曲就会继续,一个是对实体经济的挤压,一个是贫富差距,还有一个是环境污染。中国目前接近金融周期的顶部,风险最高的是房地产、金融风险。

    现在所谓的去杠杆,是什么杠杆?两个领域的杠杆,一个是国企,一个是房地产。房地产行业,现在价格比较高。所以很多问题被隐藏起来了,一旦房地产价格开始调整了,高杠杆就会暴露出来,向下调整就会比较厉害了。

    谈税收:中国个人所得税合理性明显不足,应该减间接税

    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在华尔街见闻“2018全球最佳投资机会”峰会上指出,中国的个人所得税在几轮改革之后,现在合理性明显不足,个人所得税改革是要攻坚克难:

    美国也好,中国也好,都已经在减税了,实际上已经积累了的经验,也得到了对应的理论方面的指导。

    中美税制结构和税改的方式是不一样的,中美各个有侧重。特朗普减税很明白,他主要减的是显著降低企业所得税的负担,原来说降到15%,现在说要到20%,调整一下估计就差不多了,调高也有可能,也调不了太低,同时还要简化和消减个人所得税,这两个税都是非常明显的是美国的主力税种。

    中国的减税措施,比美国做的早很多了。中国的企业所得税标准税率是25%,比美国的35%更低。实际上我们发展出了高科技上市企业15%,中小企业减半征收12.5%。我们还有没有空间呢?我们已经说到的企业所得税在企业做研发投入这方面的冲抵,你投入了100块钱的研发,你可以冲抵150的企业所得税的税基,现在提高到175%,可不可以再提高一点?也可以讨论。

    中国的个人所得税,几轮改革之后现在的合理性明显不足。现在我们整个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只占税收收入的6%出头,明显边缘化了。而美国的联邦总收入是47%,这在美国是第一大税,和中国的个人所得税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中国要减税的话,企业所得税的空间并不大,个人所得税就更复杂了,我们要完全系统化的改造,不能再对工薪阶层非常低成本的,有效的实施超额征收的调节,其他的工薪之外的税收调节比例很低,很多的信息拿不到,这种是非常不具备现代税制的特征的,中国个人所得税改革是要攻坚克难。

    现在中国的企业负担确实很重,正税之外还有分税的负担是非常多的,比如说五险一金,一些行政费用等。促使中国企业负担降低在这个全景图的视野下配合改革达到实际的效果:第一,社保体系的改革才能促使我们五险一金降低;第二,行政性收费,现在有几百种,怎么降?能取消的取消,能降低的降低;最后,隐性负担一定要通过通过经济改革、行政体制的配套改革降低。

    光大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认为,中国应该减间接税,流转税等:

    美国的流转税不到20%,所以它减的是直接税,企业所得税,我们的问题是什么?间接税、流转税太高了,这种税收为什么不合理呢?因为流转税本身是看消费的,谁的消费占收入比例高,谁的负担就高了。大家想想看?所以说这样对低收入的家庭是有影响的。所以中国应该减什么?间接税,流转税等等。

    特朗普的减税是有利于降低美国未来金融周期的扩张,降低美国未来金融周期扩张所带来的金融风险和资产泡沫的进一步扩大。中国也是一样,如果更多依靠财政扩张,政府减税,我们也要控制中国的信贷和房地产或者中国金融周期的风险。

    谈货币:中国不存在缩表的问题,不主张加息

    央行调查统计司前司长盛松成在“华尔街见闻2018全球最佳投资机会”峰会上指出,中国不存在央行缩表的问题,目前中国金融市场利率已经相当高了,不主张对基准利率存贷款利率加息。

    美国国债经历了3次加息,累积只有0.7。今年3月份,美联储加息,我们存贷款马上加息。今年6月份,美联储加息,我们纹丝不动,因为我们适应加息了,我们金融市场每天都在波动,这和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差不多的,已经是非常高了。

    我们的利率远远高于美国了,利差在扩大,哪怕美国加息,12月份加息0.25,明年再加,实际上我们金融市场利率已经相当高了,我不主张对实体经济、存贷款利率加息。

    美国明年应该是宽松的财政政策与紧缩的货币政策的组合。估计中国很可能延续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不松不紧,以不变应万变,就是延续下去,延续两个字非常重要,延续今年的货币政策,不松不紧,现在我们汇率平稳,利率高位振荡,已经比较高了,再高下去会影响到实体经济。

    关于汇率,我们短期内可能会面临资本外流压力,但是总体是可控的,因为一方面,美国海外利润可能回流,但是新兴国家市场的优势我们还存在。预计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稳定在6.6左右。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在“华尔街见闻2018全球最佳投资机会”峰会上发表演讲,称明年既有严监管,又有紧货币,预计明年的货币供应大概是11%左右。

    明年的挑战是什么?我们中国人特别喜欢一个数字8,因为就是发,但是作为经济学家碰到8我就特别紧张,2008年是金融危机,98年是次贷危机,还有一个月就是2018年了,祝各位投资人好运。

    谈利率扁平化:风险大体可控

    宏观对冲基金管理人付鹏、乐瑞资产董事长唐毅亭、深蓝全球投资创始人韩同利联讯证券董事总经理李奇霖等嘉宾在“华尔街见闻2018全球最佳投资机会”峰会上探讨了利率扁平化的未来趋势及潜在影响。

    付鹏:历史上每次利率出现扁平化、最后倒挂的时候,国际市场上波动就会起来非常快。

    唐毅亭:这次的差别在于看不到CPI的上行。利差收窄正好是治疗中国现在高杠杆影子银行问题的方式,并不会导致资产价值的大幅波动。中国长短期利率的倒挂以及货币市场利率的收窄只是局限性发生在同业之间,全社会资金的供求差并没有发生变化,不太可能影响到实体经济增长。

    韩同利:这个是可控的。这次利率曲线扁平化也好,倒挂也好,无论是央行还是经济体本身的抗病能力都和原来不太一样了。

    李奇霖:明年全球经济增长跟今年相比可能有所放缓,另外短端利率还会往上抬,收益率扁平化还会进一步加剧,从历史对比来看,这样组合的表现非常不利于风险资产。

    Fintech:头部企业或将逐渐胜出

    老虎证券CEO巫天华、凡普金科创始合伙人张帆、凤凰金融总裁张震、万盈金融首席运营官姚冬娜在华尔街见闻“2018全球最佳投资机会”峰会上畅谈Fintech对传统金融业的冲击和影响。

    巫天华:科技的发展促进了金融业效率的提升,同时节约了成本。

    张帆:在监管的指导下,一些头部企业将会逐渐胜出,传统金融和科技创新相结合,会塑造新的生态系统。

    张震:科技创新将帮助提升金融客户的用户体验。

    姚冬娜:科技和金融的结合,让金融有了普惠的基础。

    谈明年投资大方向:新兴市场值得关注,信用债机遇风险并存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程实在华尔街见闻“2018全球最佳投资机会”峰会上表示,2018年,全球将和超宽松货币政策渐行渐远,投资转向实体经济,新兴市场经济增长将带动全球经济增长。行业上,消费升级和科技进步值得关注。

    乐瑞资产董事长唐毅亭和上海元葵资产管理中心董事长施振星均看好信用债市场:

    唐毅亭:债券市场2018年是一个明显的信用掘金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上面以基本面为导向的信用策略一定会给客户带来比较好的收益。

    施振星:中国经济现在处于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时期,会带来市场出清的效果,叠加供给侧改革之后,将有利于大企业的发展,同时对小企业有挤压作用。这个背景下既要关注信用债的投资机会,同时信用债也是一个风险积聚的地方。

    联讯证券董事总经理李奇霖认为,2018年无论机构还是个人投资者,配置风格都以保守为宜:

    明年的政策是财政、地产、货币、金融全部都很紧的一个环节,我个人认为保守一点的配置风格最好。对于金融机构来说,找到核心负债、长期稳定的负债是最重要的。对于个人来说,流动性好的利率债,权益,都有很大的调整压力,这时个人配置也趋于保守。下半年可能对于利率品种有一些交易机会,但是上半年并不是好时机,下半年还要注意信用风险,可能会有所低估吧,尤其是城投这一块。

    华尔街见闻2018全球最佳投资机会峰会
    华尔街见闻2018全球最佳投资机会峰会

    上一篇

    再创调整新低支撑何在?徐工机械创8个月新高5日累涨9%!明日留意这只材料股

    下一篇

    英国驻黎巴嫩使馆一女职员遭奸杀弃尸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