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几年在外观设计与技术研发上的厚积薄发,中国汽车品牌获得了市场份额以及口碑反响的迅速提升,高端化不再是豪华与合资品牌的代名词,中国汽车品牌以实力集体向高端化发起冲击。
在这其中,依托于上汽集团在人才、技术、资金、资源、体系等方面的综合实力,凭借强有力的体系能力以及以创新驱动为首的战略规划,上汽大通在积极探索C2B模式带领汽车行业转型的同时,创造了中国汽车品牌高端化的新路径。
凭借着六年来的蓄势积累和深耕布局,上汽大通以80%的年复合增长率成就了“大通速度”。2017年1~11月,上汽大通累计销售61677辆,同比增长46%,成为低增长中国车市大背景下的亮点。高端MPV市场破局者G10以及首创C2B制造先河的D90等产品的诞生,不仅打响了上汽集团高端化的“第一炮”,更为中国高端品牌的崛起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高端产品不再是合资的天下
近年来中国汽车品牌车企强势崛起,通过重视造型设计和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以SUV、智能互联、新能源等为契机,不断提升产品力和营销力,打造出了一批又一批的高品质明星产品,全面引领了市场需求与发展潮流。
数据是市场最客观的反馈。在SUV市场,中国汽车品牌逐渐摆脱了“低质低价”的形象。比如,作为首款开放汽车制造业全流程C2B大规模智能定制的SUV,上汽大通D90的加权平均售价就已超过20万元。自9月首批车辆交付至今,D90已累计交付3278辆,11月当月交付1703辆,环比增长121%,工厂产能爬坡迅速,还有5000辆订单也将很快实现交付。
在中高端MPV市场,不同于以往被合资品牌所垄断,有一款中国汽车品牌MPV也早已进入20万元以上的市场区间并获得了消费者的热烈追捧,这就是上汽大通G10。从2014年上市之初,G10就把目标定位为国际一流MPV标杆产品,始终坚持做好“大动力、大空间、大科技、大形象”。今年11月,上汽大通G10 销售2735辆,同比增长26%。1~11月,G10的累计销达2.42万辆,同比大涨44%,30%以上的销量均来自于20万元以上产品。
今年的MPV市场呈现大幅滑坡趋势,1~10月,MPV整体市场同比跌幅高达17.2%,G10的这一成绩不仅为持续低迷的中国MPV市场注入了一股强心剂,作为中高端MPV市场的破局者对于中国汽车品牌的崛起更是具有象征性意义。
多款高端车型激增的销量数字背后不仅证明了上汽大通的市场地位,更彰显了其产品强大的硬实力与市场号召力,合资品牌以往在高端市场遥遥领先的局面正在被中国汽车品牌所破局。业内外人士均认为,中国本土品牌的强势崛起已动摇了外资品牌的影响力和产销量优势。
用实力诠释“中国智造”力量
上汽大通叫板合资品牌的实力不仅来自于上汽集团在人才、技术、资金、资源、体系等方面的综合实力,更在于聚焦创新转型和升级发展战略方针,即“两翼并举、跨界发展”。
自创立至今,作为上汽集团旗下增长最快的板块,上汽大通始终践行着从“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的转变,在互联网大数据和C2B定制化业务模式创新上收获了“累累硕果”。
在C2B定制化业务模式方面,随着D90的正式推出,大通的C2B业务已经在企业数据化转型升级中,逐步建立和形成了用户参与的体运营能力,展示了“中国智造”的实力水平;在智能化方面,领先同级的阿里斑马智能互联系统全面引领了汽车智能科技的发展方向。与此同时,2019年上汽大通还将推出配备高速路自动驾驶和自主泊车功能的全新产品。
当然,除了在国内市场受到认可之外,中国汽车品牌必须在国际上有话语权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突破了品牌发展的瓶颈。
作为上汽集团开拓国际市场的排头兵,在国际化布局上,上汽大通全球经销网络初步建立,形成了五大重点核心市场,产品覆盖全球42个国家和地区,特别是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爱尔兰等发达国家。今年1~11月,上汽大通海外销量为7446台,同比增长20%。
目前上汽大通已经成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销量及细分市场占有率均排名独占鳌头的中国汽车品牌。在澳洲新车安全评价组织(ANCAP)测评中,全新对标国际基准的T60皮卡荣膺五星安全标准评级,创造了中国汽车品牌历史最高分。上市数月,T60在澳新市场就斩获了超过1800辆订单。
值得一提的是上汽大通的新能源产品,凭借过硬的新能源纯电动技术,EV80不仅驶入了现代汽车工业的发源地德国,更是在英国通过了当地政府的严苛审核,获得每台8000英镑的英国政府新能源汽车补贴。不仅如此,EV80还荣获了英国Green Fleet的“最佳轻型商用车制造商”(Winner Award)大奖和“年度最佳EV制造商”(Commended Award)推荐奖。
上汽大通产品的开发初衷就是面向国际主流市场开发,达到国际一流产品标准。随着在国际市场率获认可,上汽大通在展现企业创新精神和“中国智造”自信的同时,走出了中国汽车品牌高端化的一条全新路线,为中国汽车行业全球化起到了示范性作用。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