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海关总署公布了我国前11个月的外贸数据。今年前11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5.14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6%。出口13.85万亿元,增长11.6%;进口11.29万亿元,增长20.9%。
每经编辑 张怀水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每经记者 张怀水 每经编辑 陈星
进出口增速均超预期,出口增速大幅反弹成为11月份外贸数据的新亮点。
12月8日,海关总署公布了我国前11个月的外贸数据。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5.14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6%。其中,出口13.85万亿元,增长11.6%;进口11.29万亿元,增长20.9%;贸易顺差2.56万亿元,收窄16.7%。
11月当月,我国进出口总值2.6万亿元,增长12.6%。其中,出口1.43万亿元,同比增长10.3%,预期为2.0%;进口1.17万亿元,同比增长15.6%,预期为12.5%。这也是继10月份进出口增速均低于预期值之后的一次强势反弹。
出口增速重现两位数增长
通过梳理可以发现,今年7月份以来,我国出口增速一直维持在个位数增长的局面。即使7月当月,出口增速达到11.2%,依然比预期值低3个百分点。而10月份更是出现进出口值双双达不到预期的情况。
欣喜的是,11月份,出口增速重新回到两位数增长,同比增速为10.3%。此外,无论是进口增速还是出口增速,均大幅高于预期值。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学智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11月份进出口增速大幅超过预期,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外需回暖。“比如美国上调了前三季度的经济增速,国际多家金融机构也上调了全球经济增速预期。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均有所加快,对出口起到显著的拉动作用。”
恒丰银行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蔡浩认为,出口增速回升与此前公布的官方制造业PMI新出口订单分享指数环比上升表现一致。发达经济体经济走势持续强劲,利好中国出口。
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则表示,11月份进出口数据大幅超过市场预期,主要在于美国圣诞节临近,海外消费增加带动国内出口超预期,以及由于原油、天然气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同样推高了国内进口的金额。
刘学智在分析进出口形势时同样提到,从去年开始,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提升了相关企业经营活动能力,尤其对进口增速的提升有明显作用。
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我国进口铁矿砂9.91亿吨,增加6%,进口均价为每吨485元,上涨33%;原油3.86亿吨,增加12%,进口均价为每吨2589.3元,上涨30.1%;煤2.48亿吨,增加8.5%,进口均价为每吨563.8元,上涨63.8%;成品油2689万吨,增加6.5%,进口均价为每吨3281.7元,上涨26.1%。
此外,《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近期多家国际机构均上调了对经济贸易增长的预期,也成为外需回暖的有力佐证。IMF将2017和2018年全球GDP增速预期分别上调至3.6%和3.7%,预期值显著高于2016年3.2%的增速;今年9月,WTO将今年全球货物贸易增速上调至3.6%,而在去年,这一增速仅为1.3%。
对欧美进出口显著提升
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中欧贸易总值3.78万亿元,增长16.2%,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15%。其中,我国对欧盟出口2.28万亿元,增长13.3%;自欧盟进口1.5万亿元,增长21.1%;对欧贸易顺差7752.2亿元。
中美贸易方面,前11个月,中美贸易总值为3.58万亿元,增长16.5%,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14.2%。其中,我对美国出口2.64万亿元,增长15.4%;自美国进口9373亿元,增长19.6%;对美贸易顺差1.7万亿元。
中国与欧美国家进出口值占总额的30%以上。而今年前11个月,我国与欧美发达经济体进出口增速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刘学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今年前11个月我国与发达经济体的外贸走势,体现了全球经济回暖的大趋势。“11月份,全球主要经济体制造业PMI多位于枯荣线上方,显示全球需求好转。欧美发达经济体增长全景良好,提升外贸企业信心。因此,外贸形势整体较为乐观。”
除了与发达经济体外贸形势好转以外,我国与亚洲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外贸也呈现利好趋势。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我国与东盟双边贸易总额为3.15万亿元,增长18.4%。其中,对东盟出口1.71万亿元,增长13.3%;进口1.44万亿元,增长25.1%。与日本贸易总值1.86万亿元,增长13.8%。其中,对日出口8449亿元,增长8.8%;自日进口1.02万亿元,增长18.2%。
刘学智认为,全球经济复苏态势延续,BDI指数、出口经理人指数、新增订单指数全线飘红,未来12月份外贸走势料将延续11月,不会有太大波动。“与此同时,欧美等国依然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频繁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有可能会对明年外贸形势产生一定影响,尤其聚焦在部分行业和部分领域。”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