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中国公路学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孙虎成:高铁所至,均能带来经济促进、起到基石作用

    每日经济新闻 2017-12-10 14:49

    “交通进入新时代有六大特征,包括主要矛盾发生变化、需求特征发生变化、地位作用更加突出、内涵进一步丰富、发展动力发生变化和工作重点需要调整。”12月9日,在由西南交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第五届中国高铁走出去战略高峰论坛”上,中国公路学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交通运输部“交通强国”课题组成员孙虎成如是说。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靳水平    

    ▲中国公路学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孙虎成 每经记者 靳水平/摄

    每经记者 靳水平 每经实习编辑 任芷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发展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从基础设施建设还是运输量,抑或是高铁出海以及如火如荼的轨道交通建设,通达性互惠性进一步增强。

    目前,中国正在由“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转变,交通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

    “交通进入新时代有六大特征,包括主要矛盾发生变化、需求特征发生变化、地位作用更加突出、内涵进一步丰富、发展动力发生变化和工作重点需要调整。”12月9日,在由西南交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第五届中国高铁走出去战略高峰论坛”上,中国公路学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交通运输部“交通强国”课题组成员孙虎成如是说。

    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我国作为交通大国的首要特征就是规模大。数据显示,仅“十二五”期间我国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高达12.5万亿元,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

    有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里程、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内河航道里程、高速铁路里程、快递年业务量位居世界第一。民航运输总周转量、客运量位居世界第二。

    值得注意的是,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仍面临着运输结构不尽合理,各运输方式比较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土地、线位等资源缺乏综合利用,发展代价大,多式联运滞后,客货运输衔接不畅等问题。

    如今,“十九大”报告描绘了我国建设交通强国的宏伟蓝图。那么进入新时代的交通将呈现出什么样的特征?

    在孙虎成看来,新时代的交通发展开始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交通体制机制设计和资源要素配置由服务与加快建设向服务与提质增效转变。

    事实上,安全、便捷、高效、绿色成为我国“十三五”期间交通运输业发展的目标。分析人士指出,从交通大国迈向交通强国首先要深刻理解强国的概念,将交通强国的内涵从工程建设转向管理服务,从规模速度转向质量效益。形成基础设施网络安全、畅通、智能化运营的管理体系;要通过体制机制、标准技术的创新健全交通运输便捷、清洁、高效多元化的服务体系。

    交通强国离不开科技

    在实现交通强国发展的进程中,科技是一个不能忽略的词。

    去年底,交通运输部的一次会议中也强调,要把科技创新和信息化作为培育交通运输发展新动力的重要引擎、作为迈向交通运输现代化的有力支撑。在交通运输科技创新方面,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基础前沿研究,增强科技有效供给,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在孙虎成看来,科技的发展能够导致货运强度的下降。他以交通技术、3D打印以及纳米技术、能源领域的技术、管道运输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说明。孙虎成表示,交通技术主要有特路双层集装箱技术,无缝货运中转站,一体化物流技术。而3D打印技术和纳米技术则使得本地化生产和分散化生产成为可能。

    在演讲中,孙虎成特别提及特高压技术。他表示,每天特高压线路的建设可替代2000万~3000万吨煤炭运输,而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广泛运用,将减少经济社会发展对传统化石能源的需求。而管道技术可能使油品、煤炭等大宗商品通过管道运输实现,从而改变运输结构。

    科技发展,也加速了高铁的发展,近年高铁出海备受关注。会后,孙虎成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经济层面上看,中国有高铁的技术优势,国内有市场。得益于中国高铁的发展优势,不管走到哪,肯定能带来一定程度的经济促进以及起到基石的作用。

    “高铁走出去,我不担心中国的技术和资金实力,中国企业的走出去也可和海外合作成立产业基金,促进发展。”孙虎成说。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国家发改委要求“三桶油”互保互供 缓解华北天然气紧张

    下一篇

    超级马里奥能预防老年痴呆?!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