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价提车已经不是新鲜事儿,如今有一家车企正因工厂堵门提车而备受瞩目,它就是开创了国内C2B定制造车先河的上汽大通。
9月末,十位车主在上汽大通工厂翘首以盼,等待着专属于自己的那辆D90下线。这十位车主中,有颜值控,也有越野爱好者,有三口之家,也有二胎家庭,他们每一位对于爱车都有着自己的需求和看法,而一台D90却满足所有人的用车需求,这就是C2B个性化定制的魅力。
不过,与服装、家电行业的个性化定制不同的是,汽车作为产业链最为复杂的行业,此前并没有十分成熟的案例可以参考。因此,作为国内汽车行业的“拓荒者”,上汽大通也面临着诸多压力:技术的边界、产能的爬坡、成本的控制,虽然具有先天优势,但挑战依旧不小。
但成功者总要耐得住考验。作为引领行业发展的“第一家吃螃蟹的企业”,D90现在的供不应求,不仅是企业成长与转型过程中的必经之路,更是带领汽车产业升级和打造“中国智造”新名片的重要一步。
事实上,随着新消费时代的到来,以及消费者个性化诉求的日益增长,需求驱动的C2B个性化定制早已在家电、服装等领域悄然兴起,只是汽车由于技术复杂性太高、产业链太长,此前鲜有车企敢尝试,特别是规模越大的企业越有包袱。
作为上汽集团旗下成立仅6年的“年轻者”,上汽大通却不存在这一阻碍。秉承“科技,信赖,进取”的品牌核心价值,上汽大通率先将C2B的概念引入汽车行业,成为第一家实施C2B战略部署的车企。
D90的推出可谓成功打响了上汽大通C2B战略的第一炮。这不仅是国内首款C2B智能定制化全尺寸SUV,也是全球第一款用户驱动业务、用户参与决策的汽车产品。在造车过程中,D90对客户全透明,60多万粉丝参与完成了五千万次的互动,从产品定义、造型、试验验证、定价等环节,通过自建消费者沟通平台,D90让客户充分参与产品开发,真正建立了客户与工程师之间有温度的连接。
比如在定价方面,D90的定价活动历时110天时间,覆盖全国31个省市,共计66万多人参与了D90的定价,提交有效定价数据172.7万条。在最终产品投放市场后,D90还在前格栅、内饰、四驱模式、座椅布局等方面实现了众多配置的可选模式,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搭配出千种不同配置的定制化产品。
也正因为每一个用户都可以参与到自己爱车的“设计”和“制造”中,因此,在盲订阶段,D90就收获了超过万辆的盲订订单。庞大的订单背后折射的正是消费者对于个性化定制的巨大需求。
作为跨界C2B车企的第一人,上汽大通自然也免不了经历成长路上的烦恼。
从C2B个性化定制模式本身来说,技术、成本和时间是三个绕不开的挑战。但由于曾在房车个性化定制项目上有过丰富经验,且具有自我搭建的“我行MAXUS”平台能够形成大数据库,上汽大通以先发优势逐渐显现出了强有力的体系能力。最重要的是,上汽大通正在努力克服着这些眼前困境。
在产能方面,C2B造车在项目立项之初,考虑到整个市场容量,所规划的产能比较小,因此总产能的前置布局并未能完全跟上整个蓝海市场的增量发展,现在D90供不应求也是可以理解的。据了解,D90从9月15号开始正式批量生产,两天车身生产、一天油漆喷涂、两天总装生产,20号开始交付。目前南京工厂的一期已经在建设中,到2020年底二期投产建成后,整车产能将达到40万辆,届时将完全能够满足D90的生产需求。
渠道层面,为了保证各4S店的利润,上汽大通的规划是在一个销售区域布局一个4S店。不过,C2B业务模式也决定了销售并不会完全取决于线下4S网络布局——线上选装和下单是销售逻辑的重要一环。此外,200余家4S店网络仍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售后服务需求。
销售层面,上汽大通贯来的口碑销售战略,都是从小批量开始慢慢爬坡,并不断积累核心用户的口碑,通过口碑和产品忠诚度来进一步反哺销售,提升销量,而这一策略也体现在不少自主品牌中。
依附于当前的产能布局和销售网络发展现状,随着产能的爬坡,未来D90的销量必将迎来爆发之势,而这从11月的销量数据就可以看出。自9月至今,D90已累计交付3278辆,11月当月交付1703辆,环比增长121%,产能爬坡迅速,还有5000辆订单也将很快交付到用户手中。
这些困难与艰辛,是企业在谋求转型和成长的过程中必然会碰到的。但是作为试水C2B制造的勇敢践行者,作为中国汽车品牌崛起的代表,作为树立中国“智造”标杆的引领者,上汽大通不仅为国内汽车行业全球化起到了示范性作用,更是推动汽车行业C2B模式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
C2B是一场用于创新的自我革命,突破传统业务的边界势必迎来挑战,克服每一个挑战都十分不易,让我们为上汽大通一起打CALL!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