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粮糖业与*ST中基,基于不同的优势,在番茄产业之路上作出了不同的选择。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陈星 李少婷
每经记者 陈星 李少婷 每经实习编辑 任芷霓
在中国番茄产业坎坷历程和资本之路上,有两大公司不可忽视,昔日产业龙头中粮糖业(600737,SH,曾名中粮屯河)和*ST中基(000972,SZ,曾名新中基)。
“自身有着资金优势的中粮屯河选择了向左,聚焦原料,扩大产能,番茄酱与制糖互补,有着出色市场开拓能力和良好盈利能力的新中基选择了向右,大桶酱与小罐酱互补。在番茄酱行业持续向好的背景下,两家都是受益者。”招商证券曾给这两家企业这样的定位。
无论向左走还是向右走,两家曾上演田间地头抢原料的“冤家对头”最终殊途同归。《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番茄产业向好时,两家各有千秋,但行业走入低迷后,不论是中粮糖业还是*ST中基的番茄产业都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中粮糖业正整合亏损的番茄资产并意欲混改,而*ST中基则曾试图彻底抛弃番茄产业。
2001年,*ST中基的番茄制品生产规模扩大,中粮糖业进入番茄行业,两个番茄巨头的成长史从此开始。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中粮糖业历年财报发现,从中粮糖业自2001年进入番茄行业开始,直至2008年前后,一直处于扩大或优化产能以抢占市场红利状态。而在2008年之后,往日光景已不再。中粮糖业2008年年报显示,该报告期内公司番茄制品实现营收19.82亿元,营业利润率为35.84%。而到了2013年,中粮糖业的营收只有15.04亿元,毛利率为28.42%。
也是从2008年开始,中粮糖业认为“外争市场、内抢原料”的现象已经成为困扰行业发展的痼疾。为解决原料供应不稳定问题,中粮糖业2008年开始由原料收购转向实施原料基地战略,以解决原料品质与资源流失问题,并控制生产成本。
但从2009年起,中粮糖业的番茄业务迎来了更艰巨的挑战。仅仅1年时间,全球番茄酱行业就从供不应求变成供过于求。中粮糖业番茄制品于该年实现营收14.37亿元,同比下降27.52%,但凭借中国番茄产业的低成本优势,中粮糖业仍表示看好中国番茄酱的出口量继续增长。
到2011年,中粮糖业依靠自产原料带来的成本优势似乎难以抵抗市场的负面因素,业绩大幅下滑。虽然该年度其番茄业务营收同比增三成,但利润率同比减少5.76个百分点,仅维持在14.55%。
为挽救番茄业务面临的不利局面,公司一方面完善境外高端战略合作客户,一方面加强深加工产品的盈利能力,向下游拓展的同时扩大除大袋番茄酱之外的相关产品布局。
2012年,公司计划通过非公开发行募资不超过48.85亿元,用于食糖生产领域的投资,其业务重心已开始悄然转变。而2012年,由于计提番茄酱存货跌价准备及固定减值准备、部分工厂因原料短缺停工等原因,致使公司番茄业务首度出现亏损6.72亿元。
此后,虽然番茄市场曾有短暂复苏,但中国番茄酱产业一直笼罩在“产能过剩”的阴影中,中粮糖业继切入上游原料生产、深化与大客户合作、往国内市场及高附加值产品延伸等策略后,开始提出进行所有制改革并处置过剩产能。
不同于中粮糖业早期着重拓展上游原料,*ST中基着眼于产品及产业链的延伸优化。2002年,*ST中基突出以番茄为主的产业,在2003年便引进科研人才,致力于提高公司产品的附加值及科技含量,并适当延长番茄产业链。
2004年,*ST中基在“国际市场+公司+基地+农工”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基础上加大研发力度。直到2007年,*ST中基在年报中表示,公司正式进入产品多元化的发展阶段,同时也成为了目前世界番茄行业产品品种最丰富的生产企业,形成了大包装番茄酱、小罐番茄调味酱、番茄沙司、以番茄汁为底料的各类蔬菜罐头、番茄红素、番茄纤维等六大系列上千个产品品种。
*ST中基试图以大包装和小包装番茄酱“两条腿”走路,但在收益上却未能实现平衡。*ST中基2007年年报显示,其大包装番茄酱与小包装番茄酱制品营收分别为8.73亿元和8.44亿元,但在毛利率上却相距甚远:大包装番茄酱毛利率为34.91%,远超小包装番茄酱制品14.9%的毛利率。2009年,大桶原料酱及小包装番茄酱的毛利率差距继续拉大,分别为47.13%和9.11%。
*ST中基还曾试图在国际市场打造自有品牌。2005年,*ST中基收购重组法国普罗旺斯食品公司的同时,成功控股了天津中辰番茄制品有限公司;2006年,*ST中基形成Le Cabanon和Masque D以及ChalkiS(自创)三大品牌,各类小包装番茄制品已经占到非洲市场约45%以上份额,欧洲市场约20%的市场份额,并且大量出口中东和俄罗斯市场,ChalkiS占出口非洲产品的较大份额。
但好景不长,2008年,受到金融危机影响,法国工厂大幅裁员,致使法国公司出现严重亏损,这也拖累了*ST中基的财报表现,直接导致报亏。2011年,*ST中基称公司主业集中度高,主要产品附加值低,且过度依赖出口。为求生路,*ST中基于2015年提出转型大健康,但迄今主营业务仍未见明显起色。
今年10月31日,*ST中基宣布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并停牌,但仅15天后便宣告终止,*ST中基未透露重组标的及方向。在此之前*ST中基已经有过一次未成功的重组,有业内人士认为,*ST中基或许已经打算逐渐放弃番茄酱产业。
截至发稿,记者多次致电*ST中基并向其董秘及证券事务代表的公开邮箱发送采访函,希望了解*ST中基在番茄酱行业的未来规划,但均未获回应。
产业处在“风口”时,从业者一路狂欢,而当产业红利消失,只剩一片叹息。《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行业代表性企业发现,我国番茄酱产业经历了明显的从巅峰到谷底,而又重复攀登的过程。
大约从2009年开始,国际番茄酱市场从一片红火进入供过于求、去库存阶段。据一位番茄产业分析人士回忆,国际番茄酱市场价格从2009年起持续低迷,最低降至600美元/吨,较历史峰值(2008年时的1200美元/吨)下滑约一半。同年,新疆番茄酱产量达到110.83万吨,但出口量却仅为44万吨。
但与此同时,以新疆番茄酱产业为例,番茄酱生产销售企业的数量及产能却处于持续扩张状态。
盲目扩张和日益被挤压的市场份额形成背离,为了争取有限的利润和市场,国内番茄酱企业曾展开过一段时期“自相残杀”式的竞争。从高价抢原料到低价抢市场,部分中小番茄酱企业得以延续生存,以中粮糖业、*ST中基为例的行业代表企业却元气大伤,整个番茄酱产业也因此一度偏离良性的发展路径。
为了挽救行业的无序竞争,中粮糖业、*ST中基曾率先发起成立限产保价联盟。这一举措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番茄酱产量的无限扩张与价格的无底线下滑,但限产保价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相关企业的产能闲置,提高了企业生产成本,让本来就生存艰难的番茄酱企业承压更甚。
历经多年挣扎后,从业者们终于承认该行业发展的艰难。“公司主业集中度高、产业链不完善、产品线不丰富、负债率偏高、财务费用负担过重等经营风险凸显”,曾在产品研发及自有品牌打造上小有成就的*ST中基在2010年年报中从原料到产业链延伸,对自己的策略进行全面审视。
经历了常年的供需失衡、价格下滑后,国际番茄酱市场在2013年重新回到供给略小于需求,价格开始回暖的状态。同时,中粮糖业、*ST中基亦在近年积极尝试了从初加工向产业链条延伸,从单一番茄酱制品向高附加值产品布局的路径。
但是,健康完善的全产业链模式显然尚需培养时间。“虽然国内的番茄酱企业已经纷纷意识到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初加工与深加工、大包番茄酱与高附加值产品‘两条腿’模式的重要性,但毋庸置疑的是,国内番茄酱企业目前仍然处于’跛脚前进’的状态”。生意社一位番茄产业分析师认为。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