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曾经名叫“狼桃”的、色泽鲜艳的果子,然而如今却被上市公司集体边缘化。实际上,不是果子本身有问题,而是产业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李少婷 陈星
每经记者 李少婷 陈星 每经编辑 宋思艰
“现在都有点麻木了。”刘希(化名)感慨道。而12月1日,她刚刚获知其所在公司又从倒闭边缘获得生机。
刘希在中粮糖业(600737,SH)旗下一家番茄制品企业工作了近20年,陪伴公司走过了改制、易主、重组,亦见证了中国番茄制品行业的起起落落。
“2015年差点关门,后来我们新增了辣椒酱项目,才扭亏为盈。”刘希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道,其公司现在产品以番茄酱为主,但是要靠辣椒酱来持平盈利。
不同于刘希所在的公司,中粮糖业旗下多数番茄制品企业仍陷亏损泥潭,正面临被“出清”的结局。12月4日,北京产权交易所上,中粮糖业再将一番茄制品企业挂牌转让,而这已是11月以来的第6家。
新疆是亚洲最大的番茄生产和加工基地,番茄也曾被中粮糖业视为支柱产业,但随着中国番茄产业的持续低迷,中粮糖业将重心转移至食糖业务。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除中粮糖业外,在A股市场,曾人见人爱的番茄制品已成为拖累上市公司业绩的“绊脚石”,如今正被移出上市公司体系。
12月4日,中粮糖业在北交所挂牌再次出让中粮屯河奎屯番茄制品有限公司98.85%股权及相关债权,转让底价2965.50万元,该公司已于2013年停产。
在中粮糖业11月挂牌的5项番茄制品资产中,有4家企业已于2012、2013年停产,仅剩中粮屯河廊坊番茄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廊坊番茄)尚未停产。北交所挂牌信息显示,廊坊番茄2016年度营收5233.5万元,净利润-3645.64万元,2017年7月31日财务报表显示营收3387.06万元,净利润-2599.86万元。
自2017年1月由“中粮屯河”改名,中粮糖业便紧锣密鼓地张罗对番茄资产的整合。2017年3月9日,中粮糖业公告披露,拟新设立“中粮屯河番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粮番茄公司),将中粮糖业所有番茄业务注入该公司,推进中粮糖业番茄业务混合所有制改革。
自今年4月以来,中粮糖业多次在交易所挂牌出让“因原料及市场供求因素关系,处于停产阶段”的分公司、子公司资产,其中大部分为番茄制品企业。而另一方面,中粮糖业将仍具有盈利能力的番茄制品公司又直接划归中粮糖业。12月1日,中粮糖业公告称,拟划转4家中粮番茄公司旗下的番茄制品企业划入中粮糖业。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2017年以来,番茄业务在多家上市公司体系中从核心业务边缘化,而这背后是番茄业务盈利难达预期。
中粮糖业2016年度番茄产业营业利润为-1.06亿元,而糖业营业利润7.87亿元,同比增加5.12亿元。*ST中基(000972,SZ)在2010年剥离番茄业务后再次将番茄业务装入上市公司体系,在2015~2017年上半年连续亏损,直到2017年第三季度获得营业外利润1.4亿元,方扭亏为盈。
皇台酒业(000995,SZ)2015年时曾因“看好中国番茄产业的整合所带来的未来发展空间和前景”,募资21.7亿元进入番茄产业,但2017年便将番茄酱业务剥离,原因是“番茄制品行业受出口市场影响,价格下降,行业不景气”。
新疆天业(600075,SH)亦在其2017年半年报中表示,番茄酱行业是公司目前经营中的亏损点,两家主要经营企业中,一家于今年7月宣告停产,另一家则力图减亏。
“今年是新疆的一个丰产年,番茄酱的品质又非常好,但非常可悲的是价格卖到了历史最低。”新疆昆仑石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昆仑石投资)执行合伙人王松琦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番茄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番茄酱产业也曾有过风光无两的时刻。一位新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新疆番茄酱生产及出口的高峰期发生在1996年至2006年。这10年间,新疆番茄酱的生产加工规模以40%的平均增速增长。
在此期间,国产番茄酱主要集中在初加工环节,销售净利润率较低,不过,得益于低成本优势,中国产出的番茄酱得以迅速占领国际市场。据商务部数据,到2012年,新疆已有166家番茄制品加工出口企业、317条番茄生产线,番茄酱年产能突破200万吨,新疆成为亚洲最大的番茄制品生产和加工基地。
但值得注意的是,一边是新疆番茄酱企业数量与生产加工能力的扩张;另一边,番茄酱产业却出现了出口锐减、库存激增、价格下跌、竞争无度等一系列变化。
生意社一位番茄产业分析师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为了竞争有限的市场份额,维系企业的生存,新疆番茄酱产业开始出现无秩序的自相压价与原料争夺”。
“高额的利润和过低的准入门槛让新疆番茄酱产业诞生了众多小厂家、小企业,这就造成了搭便车现象的盛行。即使大企业与农户签订了生产订单,只要当年的行情好,也会造成原料被小厂高价抢走的情况。加上那几年进口国对进口番茄酱的质量细则规定不明确、不严格,也造成一些厂家在牺牲某些质量指标的情况下压低价格,抢走高价优质产品的市场份额。”前述分析师补充道。
“美国100万吨番茄酱,只有8家公司;我们100万吨番茄酱,有168家公司,产业集中度还是有很大的问题”。王松琦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产业整合的时机已到。
业内对此亦有争论。“是需要整合,但不适宜现在进行整合。”昌吉安格瑞番茄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昌吉安格瑞)一位高管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昌吉安格瑞是新疆安格瑞番茄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疆安格瑞)的全资子公司,新疆安格瑞曾是皇台酒业旗下番茄产业整合的重要平台之一。2015年,皇台酒业募资对番茄产业进行全面整合,包括从番茄基地建设、番茄加工到全球销售,以期提升中国番茄产业在全球的竞争力。
但2016年年报中,皇台酒业表示,番茄制品毛利率由2015年的14.85%下降为2016年的1.67%,新疆安格瑞陷资不抵债,净利润为负1122.29万元。2017年上半年,皇台酒业将新疆安格瑞剥离。
“企业的整合是为了盈利,不是为了亏损。”前述昌吉安格瑞高管向记者分析,整合需要要了解对方企业的资产情况、人员编制等,但以目前的行业低迷情况,今年生产的番茄都不一定能卖掉,而一些等待摘牌的工厂设备虽然先进却在生产经营中无法释放产能,整合后可能带来更大的成本压力。
“我们的利润来自对产业整合的利润,是不是建了全产业链就自动有利润?不是的,产业链是深度,还要有宽度。”王松琦认为,番茄产业现在需要一场从生产到销售全过程的整合,整合后降低产业内自耗成本,对外销售力争定价权,产业有望“起死回生”。
亦有上市公司与王松琦观点趋同。*ST中基在2017年半年报中表示,已着手先与昆仑石投资通过共同投资方式设立番茄产业基金,计划为番茄产业链上、中、下游项目股权投资。
但前述昌吉安格瑞的高管仍持谨慎态度。“时机到了,自然会去出手去收购。时机来了,也要看对象。”她认为,目前的资产难以匹配她对市场的判断。
“每到行业低迷期就会有人提出产业整合,低迷期是整合的好时机,但成功与否尚待观察。”一位不愿具名的番茄产业分析师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