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突受资本关注、投资并购今年57起、市场规模预计近1500亿,这个行业不再受唾弃……

    每日经济新闻 2017-11-30 11:43

    随着《大圣归来》《大鱼海棠》国漫电影取得较好的票房成绩,《十万个冷笑话》《镇魂街》等原生漫画聚集越来越高的人气…国漫逐渐取代日漫的地位,是近年来国漫市场一大趋势。那么,在产业逐渐成熟、资本注入的今天,国漫市场发生了哪些变化?又将有哪些机遇?

    每经编辑 温梦华 王礼迪     

    每经影视记者 温梦华 实习记者 王礼迪

    每经编辑 杜蔚

    中国人都看什么动漫?数年之前我们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是《火影忍者》《死神》《海贼王》这三大“民工漫”,彼时的中国动漫市场几乎就是日本漫画的天下。

    而今时今日再回答这个问题,答案可能未必如此。随着《大圣归来》《大鱼海棠》这些国产动漫电影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票房成绩,《十万个冷笑话》《尸兄》《镇魂街》等原生漫画也聚集了越来越高的人气。国漫逐渐取代日漫的地位,是近年来国内漫画市场一大变化趋势。

    在11月29举行的“第五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分论坛“国创动漫高峰论坛:网络视听新势力”上,易观分析群组副总经理薛永锋指出:2017年中国动漫行业市场规模将再创新高,预计达到1496亿元。具体到动画这一类别,中国动画在市场份额上正在逐步追赶日本,并有望取而代之。

    ▲“国创动漫高峰论坛:网络视听新势力”论坛现场(图/主办方供图)

    取代日本?这个预期在过去是很难想象的。国漫很长一段时间的成长环境都是非常艰苦的,但动漫人凭着“用爱发电”的热情坚持下来。在产业逐渐成熟、资本不断注入的今天,中国动漫市场发生了哪些变化?又将迎来哪些机遇?创作达人、产业大佬齐聚国创动漫高峰论坛畅所欲言,对中国动漫市场的现在与将来各抒己见。

    国漫要赚大人的钱,比电视剧的粉丝经济价值更高

    随着大盘不断扩大,近年来中国动漫市场具体发生了三个变化。

    第一个变化是国漫占中国动漫市场的比重迅速增加。

    五年前国漫只占中国动漫市场的3.5%,而到了2017年,这个比例上涨到了39.8%。国漫迅猛发展的背后是资本对国漫公司的关注——2012年动漫领域的投融资并购案只有6起,而2015~2017年则分别增长到了78、77、57起。

    ▲2010年—2017E中国动漫行业市场规模统计(图/每经实习记者 王礼迪摄影)

    资本突然关注国漫,与2015年出台的“最严版权令”有很大关系:由于大量盗版作品下架,资本厂商开始疯狂挖掘动漫行业红利。薛永锋认为:“从过去几年的发展情况来看,因为中国国力增长,政府政策越来越重视整个文化产业;而国产原创动漫是非常好的一个文化输出的产品,因此对这块内容也是越来越重视。”

    第二个变化是国漫的精品越来越多,次品越来越少。

    五年前中国动画片的年产量为22.28万分钟,而到了2016年却下降到了11.99万分钟。薛永锋向每经记者回忆道:“之前有很多做动画片的公司拿到国家大量补贴以后,注水把一部片子拍几百集,但质量其实很低。这些作品的文化内涵不够,所以没有产生好的粉丝群体和成熟受众。”

    近两年整个市场的创作状态开始趋于理性,很多注水内容被踢出去,虽然整体产量有所下滑,但整个行业在走精品路线

    ▲“国创动漫高峰论坛:网络视听新势力——国创力量崛起的路径”分享交流现场(图/主办方供图)

    第三个变化是国漫受众群体的变化,它的受众群体不断增多,受众年龄层也向全年龄层扩展。

    这种变化,一方面是因为国漫精品增多吸引力增强,另一方面是有类似于“B站”的网络平台出现,形成了非常多的粉丝聚集区。

    薛永锋向每经影视(微信ID:meijingyingshi)记者分析:“之前中国动画片的受众还以低幼群体为主,今天18岁以上的受众群体在非常明显的扩大,到2017年它的占比已经大约有50%~60%。同时,他们依托网络平台,进行了大量的二次创作,吸引非常多的粉丝聚集起来。”


    在薛永锋看来,动漫的粉丝效应要高于电视剧,它具有更好的粉丝经济前景。粉丝效应取决于播放量和粉丝互动量的比值。某些电视剧播放量很高,那是由于它有七八十集的体量,并不意味着它形成粉丝的效应,所以不具备二次创作的可能。但对于动漫作品而言,薛永锋说道:“一些动漫作品在网络平台上有非常多的二次创作,说明它与粉丝群体非常应和,这些动漫在以后的衍生和创作过程中将带来非常好的价值。”

    孙悟空IP一次授权营收4200万 国漫衍生品市场空间非常大

    “据观察,备受欢迎的《凹凸世界》已经有不止1000多条的UP主二次创作了,其实这才是核心用户。真正给你带来收益的不一定是你的观众,这些核心用户才是真正衍生品消费的主力。”对于国漫衍生品的受众,动漫公司七创社创始人曲晓丹却有着深刻的体会,在他看来,怎么去维护这些核心用户,才是开发衍生品时应该重点考虑的。

    ▲动漫爱好者通过cosplay等各种衍生品来表达对角色的喜爱(图/主办方供图)

    曲晓丹对于国漫衍生品的未来十分乐观,他认为衍生品的消费市场和市场空间非常大,将达到上千亿元的规模。如果现在能重视起来,等动画真正火起来的时候,衍生品市场的空间还能扩大。

    作为老国产动漫IP的“航空母舰”,上海美影厂的“火”已经率先烧了起来。

    “去年猴年,孙悟空这个IP一次授权,我们的营收就有4200多万元;而去年和肯德基的合作,全国所有门店用“孙悟空”做成QQ版,当他们“门神”及装扮,仅这一项我们的营收也都在千万元以上。”上海美影厂党政负责人郑虎颇有些自豪的说道。

    上海美影厂有众多家喻户晓的作品,共计600多个作品,3万多幅篇幅,比如《大闹天空》《葫芦兄弟》《黑猫警长》《舒克和贝塔》《小蝌蚪找妈妈》。因此,当谈及国漫经典再开发时,郑虎肯定的表示,上海美影厂的产业价值一定是围绕着国漫IP做360度营销。

    “动画的变现和动漫效应,是包括音乐、视频、衍生品整个全产业链、全领域的联动,这样才能产生很好的效果。”咪咕动漫总经理杜欧杰和郑虎的观点不谋而合。他还认为,相比美漫和日漫的二次创作及衍生品市场,国漫的衍生品市场才刚刚开始。

    那么如何判断一个动漫是否有衍生品“爆款潜力”呢?专注于衍生品开发的艾漫动漫创始人吴伟诚说道:“现在我们是看B站的弹幕数,看评论,看百度贴吧,看微博,这是最实在的。但在过去,包含日本动漫,选择动漫IP开发衍生品,也都是看淘宝上的盗版或者展会上的盗版,哪个盗版卖得好卖的火。”

    但他同时也指出,国漫衍生品的制作应当像国漫创作一样,开发节奏不能太急。衍生品是为了延伸IP的生命,这应当是一个很长的过程。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5家“兜底增持”概念公司披露减持计划 重要股东抢跑

    下一篇

    中央地方加力“输血”中小微企业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