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中工院新增18位外籍院士,除了比尔·盖茨,另外17位来头也不小

    每日经济新闻 2017-11-27 21:30

    27日,中国工程院公布了新当选的67名院士名单。外籍院士增选结果同步产生,本次增选共有18位外籍专家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比尔·盖茨名列其中。那么外国人是如何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呢?其他17位专家又是什么来头?

    每经编辑 蔡鼎    

    今日(11月27日)上午,中国工程院公布2017年院士增选结果,总共67名新院士当选。其中最令惊讶的莫过于,此次增选中国工程院的18位外籍院士中,竟然有比尔·盖茨。

    然而,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记者注意到,比尔·盖茨此次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与微软没有丝毫关系。

    你或许会问,为什么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会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当选之后,他会在工程院干什么工作?此外,另外17位外籍院士都是什么来头?

    比尔·盖茨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微软创始人、世界首富,这是比尔·盖茨被人熟知的身份。但此次比尔·盖茨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则是以美国泰拉能源公司(Terra Power)(以下简称泰拉能源)董事长的身份。

    ▲比尔·盖茨(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近年来,比尔·盖茨造访中国的频率很高,主要是来华推销其引以为傲的第四代核能技术行波堆。

    其实,中美两国政府和企业在行波堆技术领域的交流于2009年9月便开始。据中国新闻网报道,2015年9月22日,在西雅图召开的中美省州合作研讨会上,中核集团与美国泰拉能源公司签署了行波堆合作文件。

    目前,泰拉能源已与中国核工业集团成立合资公司,联合研发并推动行波堆落地。具体目标是,在未来20年内分阶段实施小中大型商业化行波堆电站的建造和运行计划、提升商业行波堆相较于现有三代堆的经济性。

    行波堆是一种满足四代核能技术要求和安全标准的金属燃料钠冷快堆,采用铀锆合金燃料,换料周期长并可以大量使用贫铀,机组可利用率设计值高于90%,具有高效利用铀资源、减少乏燃料卸出量等优势。

    外国人如何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据《中国工程院章程》规定,该院的外籍院士候选人都需“具有很高的工程科学技术水平和在国际上享有良好声誉,对中国工程科学技术事业发展做出贡献或在促进我国工程科学技术界国际交往方面有重要作用的外国籍专家、学者,可被提名并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外籍院士候选人由工程院院士提名:

    提名人应本着公正、客观和实事求是的原则,认真填写外籍院士候选人的《提名书》、《简表》等有关表格;

    每位院士最多提名2位候选人,获得不少于5位院士提名的候选人,为有效候选人;

    提名外籍院士,不按学部定名额,主要依据候选人所具备的条件。在符合规定条件下,适当注意学科、专业、国别等分布情况。

    《中国工程院章程》规定,外籍院士对中国工程科学技术发展和本院工作有建议权;可应邀出席本院及学部组织的有关会议和学术活动,可获得本院赠送的出版物。外籍院士不参加选举活动。此外,外籍院士如取得了中国国籍,可转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并享有同等义务、权利及有关待遇。

    18位增选外籍院士,5名为华裔

    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记者还注意到,此次增选的这18位外籍院士中,有10人位美国籍,英国籍和澳大利亚籍的分别有3位,日本籍和俄罗斯裔的则分别有一位。此外,这18人中有5人为华裔。

    那么,他们都是谁?

    安道琳

    ▲安道琳教授(图片来源:剑桥大学官网)

    安道琳教授是一名研究燃烧、声学和振动的英国机械工程师,专注于高效、低排放燃烧和减少道路车辆和飞机噪音。从2009年到2014年,她担任剑桥大学工程系主任,也是剑桥大学工程系历史上第一位女教授。安道琳教授也是英国皇家工程院院长,也是学院的第一位女校长。

    胡仕新

    ▲胡仕新教授(图片来源:密歇根大学官网)

    胡仕新(Shixin Jack Hu)在1986年和1990年取得密歇根大学工程硕士和博士学位,目前是密歇根大学机械工程系及工业与运作工程系教授。2014年至今,他主导了多项跨学科项目,包括全球首座测试无人车通行与建立车辆间对话联网的“迷你城市”(MCity),挖掘大数据潜力的“数据科学”新项目。

    米耀荣

    ▲米耀荣教授(图片来源:悉尼大学官网)

    米耀荣(Yiu-Wing Mai),澳大利亚籍华人,澳大利亚悉尼大学首席教授兼工学院执行院长,2011年7月增选为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米耀荣在材料与结构的断裂和疲劳、先进复合材料制备和评价以及模拟、纳米材料制备和评价以及优化等方面作出了重大的学术贡献。

    顾敏

    ▲顾敏教授(图片来源:皇家墨尔本大学)

    顾敏教授,澳大利亚籍华裔。顾敏是纳米光子学、纳米加工、生物光子学和多维光学数据的国际权威专家。他曾任澳大利亚研究委员会的桂冠研究员,澳大利亚斯威本大学光电子学的杰出教授,也是微光子学中心首任主任(2000-2015)。

    雷欧•拉斐尔•莱夫

    ▲莱夫教授(图片来源:麻省理工学院)

    雷欧·拉斐尔·莱夫是知名委内瑞拉裔美籍发明家、电气工程师和作家。2012年7月2日,他接替苏珊·霍克菲尔德成为麻省理工学院(MIT)校长。

    李凯

    ▲李凯教授(图片来源:普林斯顿大学官网)

    李凯,美籍华人,毕业于吉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及耶鲁大学,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现任职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系终身教授,是分布式共享存储处理机研究的权威专家。

    史提芬•博伊德

    ▲博伊德教授(图片来源:斯坦福大学官网)

    博伊德教授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Samsung工程教授和信息系统实验室电气工程教授。他的研究领域是控制、信号处理和电路设计中的凸优化应用。他的课题组开发了数个开放源工具,包括和Michael Grant共同研发并已广泛使用的凸优化解析求解器。

    尼古拉斯•佩帕斯

    ▲佩帕斯教授(图片来源:德州大学奥斯丁分校官网)

    尼古拉斯•佩帕斯是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生物工程学部主任、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德州大学奥斯丁分校教授、国际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学会联合会主席。佩帕斯院士在生物材料领域有很深的造诣。作为该领域的领军人物,之前佩帕斯院士便与中国工程院进行过交流,大大促进了中美两国生物材料界的交流碰撞。

    松采夫•康斯坦丁•亚历山德罗维奇

    松采夫A.K.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巴依科夫冶金与材料科学研究院院长。

    余艾冰

    ▲余艾冰教授(图片来源:莫纳什大学官网)

    余艾冰教授,澳大利亚籍华人,是颗粒科学与技术和过程工程领域杰出的科学家,是颗粒填充、颗粒及多相流、以及计算机模拟与仿真多个研究领域的权威。2014年5月起,余艾冰任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副校长,并兼任莫纳什大学-东南大学联合研究院院长。

    哈桑•卡雷姆

    ▲卡雷姆教授(图片来源:圣母大学官网)

    哈桑•卡雷姆教授,美国圣母大学(University of Notre Dame)纳撒兹模型实验室(Nat Haz Modeling Laboratory)主任,曾被选为国际风力工程协会(IAWE)主席。卡雷教授曾获得多项荣誉,包括白宫科学技术办公室的总统青年调查员奖。他是美国国家工程院的民选成员,同时也是印度国家工程院的外籍院士。

    田村幸雄

    ▲田村幸雄教授(图片来源:重庆大学官网)

    田村幸雄教授,日裔科学家,其突出性学术成就和贡献集中在建筑结构风荷载的数学模型、量化和分析,为实现合理的建筑结构抗风设计做出了创造性贡献,是建筑结构抗风研究和应用领域的国际著名专家。田村幸雄教授是日本工程院院士、印度工程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2007-2015连续两届连任国际风工程协会主席,2009年与联合国防灾署的合作,发起成立了强风关联灾害防治国际组织,并担任主席至今。

    迈克尔•霍夫曼

    ▲霍夫曼教授(图片来源:加州理工学院官网)

    迈克尔·霍夫曼教授是美国工程院院士、加州理工学院James Irvine环境科学教授,是国际上知名的环境工程和环境化学家。

    过去40多年中,霍夫曼领导的团队在大气化学、光化学、环境催化、高级氧化等领域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梅纳赫姆•埃利梅莱赫

    ▲埃利梅莱赫教授(图片来源:耶鲁大学官网)

    1998年加入耶鲁大学后,埃利梅莱赫创立了耶鲁大学的环境工程项目,并担任该项目的主任。埃利梅莱赫的研究的领域为水和能量,其中包括环境应用和纳米材料的影响、发展中国家的水和卫生设施等等。埃利梅莱赫曾获多次国际大奖,其中最著名的是2015年获得的埃尼保护环境(Eni Award for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他于2006年被选入美国国家工程院。

    唐纳德·格里尔逊

    ▲格里尔逊教授(图片来源:诺丁汉大学官网)

    格里尔逊于1985年被英国皇家农业学会授予“农业杰出研究”的研究奖章。2000年,格里尔逊教授被授予英国国家理工学院荣誉博士学位,并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并获英国内阁办公室授予“植物基因管理服务”奖。2001年,他因现代植物生物技术的开创性研究”而获得瑞典皇家农业与林业学院的Bertebos奖。格里尔逊教授现在是诺丁汉大学的名誉教授,同时兼任浙江大学教授和陕西农业大学客座教授。

    尼古拉斯•罗伯特•莱蒙

    ▲莱蒙教授(图片来源:《河南日报》)

    据《河南日报》报道,莱蒙是世界知名肿瘤基因治疗专家和分子病理学家,英国医学科学院院士,现任英国玛丽女王伦敦大学癌症研究所所长,2005年10月被聘为郑州大学分子肿瘤学客座教授。为了把分子肿瘤学和基因治疗学领域世界前沿的研究引入中国,2006年莱蒙教授在郑州大学建立了中英分子肿瘤学研究中心,并任英方主任。10多年来,他定期到郑州大学指导研究工作,并将一批中国青年科学家和临床医生送往英国学习、培训,现已成功在郑州大学搭建了与国际接轨的分子肿瘤学和细胞基因治疗技术平台,使该中心成为一个学科交叉、人才全面、技术先进的细胞基因治疗综合研发基地。2014年该中心被科技部批准为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细胞与基因治疗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为提升和扩展中国在该领域的前沿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2009年,他荣获河南省政府“黄河友谊奖”。

    韦伯斯特•卡维尼

    ▲卡维尼博士(图片来源:Ludwig肿瘤研究所)

    2015年,卡维尼博士成为Ludwig肿瘤研究所中枢神经系统(CNS)癌症战略联盟的主任。在1985年加入Ludwig肿瘤研究所前,卡维尼博士曾在麻省理工学院的杰克逊实验室和有他大学做博士后的工作,并在辛辛那提大学和麦吉尔大学担任教授,并获得堪萨斯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

    每经记者 蔡鼎

    每经编辑 王嘉琦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龙头股跌停!白马股跌停!还有一个消息不得不重视

    下一篇

    四城车牌竞拍“冷热不均” 深圳均价破8万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