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瑞涛认为,PE应该客观面对标的估值存在一定泡沫的事实:“有泡沫的啤酒是好啤酒,在投资稳健的前提下,PE可以客观面对标的估值的泡沫风险。”同时,他亦表示“要做泡沫的朋友”。不过他也指出,医疗行业有自己的专业度与门槛,相比于财务指标,PE更应该关注标的公司在行业优胜劣汰过程中的表现。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谢欣
▲2017中国医药资本论坛现场 每经记者 张建/摄
每经记者 谢欣 每经编辑 张海妮
2016年,医药行业的并购数量和规模再次刷新了历史,而在被誉为“价值投资元年”的2017年,虽然行业的并购较2016年有所减少,但在行业发展、政策推动等因素的刺激下,未来医药行业的兼并购依然会是一股潮流。对行业关注的标的选择、估值是否有泡沫等热点问题,11月24日,在由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2017中国医药资本论坛”上,北大医药(000788,SZ)董秘陈凯鸿、和佳股份(300273,SZ)董事长助理苏彩龙、泰康投资执行总经理郝瑞涛与弘晖资本合伙人吴进参与圆桌讨论。大家就“中国药企外延式扩张与内生式增长”这一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对于并购的“痛点”,数位与会人士均表示是“投后管理”,而并购环境与思路已经相较以往发生了很大变化,营收规模不再是首先被考虑的,能否做好投后管理,建立起自己的行业壁垒是目前行业的“痛点”所在,而在投资热度之下,市场也对“泡沫”产生了担忧。对此,吴进表示,投资人不怕泡沫,“好的标的的估值一定会有泡沫”,希望成为“泡沫的朋友”。
圆桌讨论的主持人投壶网CEO赵妍昱表示,“行业对于投资标的的选择偏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上来就问营收规模是多少,现在不是这样,“现在国内比较主流的药企不论是用自有资金做投资,还是说PE帮助药企做并购时,(他们关注)未来哪个方向是发展时可以占得先机的地方,这个很重要”。
事实上,这种方向的转变还表现在近年出现的各种新的商业模式或者是新的治疗技术受到了市场的热捧。
陈凯鸿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一个原因是:目前比较稳定的工业企业已经很难找了,“好的标的已经不多”,基本上能够上市的大部分企业都已经上市,或者是在各大知名的PE手中。他认为,现在在企业里面做产业并购是越来越难了。
吴进认为,目前这种“僧多粥少”、“狼多肉少”的局面正是行业并购的一个痛点所在。因此,如何能够最早发现标的,尽早发现好的项目价值,这是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点。
苏彩龙则提出,由于当前资本市场和监管政策的变化,标的企业的产品技术能否尽快取得注册证、尽快转换成公司业绩是一个挑战。
而在并购后如何进行整合,这点也被与会人士广泛认同为目前行业并购的另一大痛点所在。苏彩龙认为,并购之后公司企业文化的融合很重要,如果双方人才队伍不能很好地整合,那就不能达到“1+1>2”的效果。
针对这一问题,陈凯鸿认为,企业在并购时首先要明确公司战略是什么,很多公司是围绕产业链整合,但可能投资后整合未达预期,因此要明确自己能做什么;其次如果围绕一个龙头企业做并购,之后会容易建立起行业壁垒,再去做相关领域的整合就会容易很多,后续的并购就可以不断地加强行业壁垒。
“僧多粥少”、“狼多肉少”的情况,也引发了市场对标的估值是否存在泡沫的担忧。
对于新药投资是否“过热”之辩,吴进表示,“我们不怕泡沫,站在岸上看,永远学不会游泳。”“泡沫,我希望它成为我们的朋友”。
郝瑞涛认为,PE应该客观面对标的估值存在一定泡沫的事实:“有泡沫的啤酒是好啤酒,在投资稳健的前提下,PE可以客观面对标的估值的泡沫风险。”同时,他亦表示“要做泡沫的朋友”。不过他也指出,医疗行业有自己的专业度与门槛,相比于财务指标,PE更应该关注标的公司在行业优胜劣汰过程中的表现。
赵妍昱则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一个有前瞻性、有潜力的行业,必然伴随着阶段性过热及部分泡沫,“因为对行业有期待,所以有更多人、更多资金以及更多企业在行业中成长起来,也就不可避免地产生偏高的估值及部分泡沫”。
赵妍昱表示,从政策引导层面来看,目前创新药行业还处于一个刚刚发展起步的阶段,因此投资机构更有信心面对行业未来的成长。“泡沫的问题行业都有共识,但是不会基于此减慢并购、投资等的步伐。”赵妍昱表示。
赵妍昱还表示,投壶网倾向投资有创新且有实质效能的新药研发领域,其中颇为关注“一老一少”概念。“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后,医养结合,未来更加看重养老产业未来的发展,因为老年人会越来越多,而很多疾病都会伴随其增长,(患者)基数越大。此外,还有二胎、优生优育相关概念,也是重要的投资标的。”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