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吴林静
每经记者 吴林静 每经编辑 陈俊杰
中国生物制药企业的数量是美国的5.6倍,而美国每家企业的销售贡献率恰恰是中国的5.76倍。11月24日下午,由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2017中国医药资本论坛”在成都举行,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郭云沛给出的这两个数据,将中国制药企业多、小、散、乱的现状直接表现出来。
我国是制药大国,但在医药创新上仍处于第三梯队,这是无法辩驳的事实。会议间隙,郭云沛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提到,中国医药市场未来的路,需要“创新+仿制”两条腿一起走。近两年,关于创新药的审评审批,政策制定方面已是大动作不断,但是后端还有很多问题,不合拍、不同步。
近两年,有关部门大动作不断,给医药创新提供了不少好的条件,郭云沛一口气给记者梳理了四条。
到2018年底,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化学药品仿制药口服固体制剂,原则上要完成一致性评价。落实这一政策时,CFDA发布了289个品种,涉及17740个批准文号。这一政策,可以把一批不合格的仿原研的药淘汰掉。
CFDA对药物临床试验数据进行核查。“仿制药一哄而上,萝卜多了不洗泥。当初设计方案不科学不严谨的,经过临床核查,都被撤掉了”,郭云沛说。大体上看,这是医药行业的黑夜,但同时也是中国药物研发质量提升的希望之春。
还有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的实施。申报药品,不再是原来必须先建厂的生产报批,搞得药厂遍地开花。现在,只要具备条件,个体、科研机构都可以自行申报,再接入加工环节。
与此同时,也加快了创新药的审评审批,比如扩大审批人员数量与审批水平。
在支持创新药的政策制定方面,已有不少好的条件。但是,郭云沛表示,“后端却还有很多问题,不合拍、不同步,以致创新药、首仿药不能让老百姓很快使用到。”
郭云沛提到一款特效药,海外医药巨头的进口药在中国独家垄断,卖价每盒5000元。国内一家药企仿制成功,专家给出“与原研药具有深度等效性”的评价,一经上市,进口药降价超过50%,国产仿制药的价格在此基础上再降价至千元左右。
原本以为是利好市场的药品上市,却在医院招投标环节以及计算药占比的时候出现了障碍,导致这款国产仿制药依旧不能成为医生首选的用药。
此外,还有医保目录下一步能不能实行动态调整,也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我国的生物医药产业进入了新一轮的高速增长期,各地以产业园的方式聚合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有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我国现有省级以上的生物产业园已有400多个。
表面上,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百尺竿头,但郭云沛忧虑:现在的生物医药园进入了一个无序发展阶段,担心出现一些低水平的产业园区。
郭云沛告诉记者,十年前,各地扩城改造,分散的医药企业被搬迁,聚集到新的产业园。“这个是比较好的,这个阶段基本已经完成了。”
产业园区主要是发挥产业集群效应,但在郭云沛几乎跑遍了400个产业园区之后,他发现有的产业园、开发区走入了招商的“怪圈”:注重大企业、不注重中小企业;注重税收大的企业,不注重初始孵化的企业;注重实体产业生产企业,不注重基础研究性企业。这样“拉一个算一个”、拼条件拼优惠的招商方式,在郭云沛看来,并不能让产业园区发挥好“长链效应”,产业链上下游不能在园区内协同发展。
进一步地,郭云沛发现了新的问题。一些开发区、产业园区对已经落地企业的支持,停留在后勤保障上,而对其实际经营、运营情况支持、引导并不多。
郭云沛希望,生物医药产业园园区应该进行长远规划,如何激发落地企业的内生力量,把产业做强做大,而不仅仅是在外招商,“在上下游引进、人才引进、出台帮助新药报批的政策、帮助企业产品规划等深度产业发展的路径上,多一些扶持。”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