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余冬梅
每经记者 赵天宇 每经编辑 宋思艰
当前,我国的医药创新水平整体上处于“以仿制为主”逐渐过渡到“仿创结合”的阶段。一些“中国创制”的原创性药物陆续拿到临床试验批件、进入临床或已上市,因此也不断吸引着更多的我国规模型药企以及生物技术类公司积极开展研发,而未来可以预见的是,我国的创新药标准将被提高,国内简单的“me-too”药品将面临冲击,有着全球性突破的创新药将逐渐引领潮头。
从政策层面上,2015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了针对医药行业研发、生产、流通、终端等一系列政策,旨在调整结构,促进产业升级。越来越多的企业不断加码药品研发,中国在全球医药研发的浪潮中,正逐步形成“中国创制”。
由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2017中国医药资本论坛”于今日(11月24日)下午在成都举行。西藏德传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姜广策、石药集团副总裁张赫明、丽珠集团副总裁傅道田、智飞生物董秘秦菲、博济医药副总裁朱泉、德展健康财务总监张婧红参与圆桌讨论。与会人士就“中国药企押注创新药的机会与挑战”这一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大的方向来说,对于我们国家创新药的发展前景抱有很大的信心。”朱泉的说法也道出了与会嘉宾的普遍心声。不过,朱泉同时也提出,国内很多药企,对创新药研发风险估计不足,尤其生物医药风险更加明显,即便两个生物药类似,其氨基酸序列是一样的,但分子量不同,三四维的结构不一样,所以说对这样的大分子药物,也引起了很大的疑虑或误解。
主持人:西藏德传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姜广策
嘉宾:石药集团副总裁 张赫明
丽珠集团副总裁 傅道田
智飞生物董秘 秦菲
博济医药副总裁 朱泉
德展健康财务总监 张婧红
主持人:非常荣幸有这个机会跟嘉宾来探讨关于创新药的话题。我们做过一个统计,就是从2015年到现在,医药板块将近300只股票当中,有15只股票价格超过了2015年股市大调整前的高点。这些股票里面,有15只创了新高。但也有35只股票股价创了2015年以来的新低。医药板块目前是“不死不活”的状态,为什么今年反差这么大,牵扯到行业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行业中最重要的事情,我认为就是创新。我们先请台上的各位嘉宾,分别介绍一下自己的企业。
张赫明:大家好,非常感谢每日经济新闻给我们这样的一个机会,让我们石药集团来跟大家进行交流。石药集团是一个传统的制药企业,我们在1938年建厂,这种老资格的企业,在行业内是比较少的。一般来讲,传统的企业没有什么生命力,但是石药集团在近十年以来,发展也是非常快速的,我们依靠创新实现了革命性的变化。
傅道田:我是丽珠集团的副总裁,我们也是比较老的一个企业,原来也是一个传统企业,中药、化学药都有。2010年我们开始转型,是主要以研发为主的生物医药研发公司。在2015年又投资了精准诊断的一个公司,这个公司主要是可以高质量、高纯度地来分离患者的细胞,2016年我们开发了一些精准医疗相关的技术,同年底我们成立了丽珠基因,主要是服务公司,利用丽珠集团的精准医疗平台,给医院提供第三方的服务。在精准医疗和生物药这块,将是丽珠集团发展的一个新的方向。现在丽珠的定位就是高端的专科药企,我们要开发一些技术壁垒比较高的专科药物,能够更好地管理给药的方式。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努力,让丽珠变得越来越好。
秦菲:我是智飞生物的秦菲。我们2002年投入到生物医疗的行业中,当时没有自己的产品,就选择国内一些好的、刚上市的一些品种来做代理,我们2003年又在北京投资了研发公司做研究,开始自己做生物医药的研究。通过这十多年的发展,智飞生物成为了国内目前最强的民营医疗和生物医药供应商,目前我们已有覆盖30个省份的营销网络,很多品种放到我们这个体系当中来,很快就能有很好的效应。最近大家关注的就是全球第二大的癌症疫苗,之前登陆了中国市场,最近上市以后,销售是非常的火爆,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通过这几年的发展,除了在医疗领域,专注地做研发、生产、销售,我们2014年也成立了投资公司,生物医药方面也做了一些布局。包括单抗、精准医疗相关的一些孵化培育,我就简单做这样的介绍,谢谢。
朱泉:大家下午好,我是博济医药的朱泉,在座的老总多半来自医药企业,而我们是为医药企业提供研发服务的公司。我们公司是2002年成立的,早期是以临床研究为主,2015年在创业板上市。博济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可以为医药企业提供产品研发,从立项评估开始到临床研究,再到注册申报这样一个全程的服务。另外一点就是博济在国内来讲,是为药企拿到临床试验、生产批件最多的公司,也是我们做出的一点成绩。通过这样的一个研究过程,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研发的经验,也培养了大量的人才,这就是我的一个简单的介绍,谢谢大家。
张婧红:大家好,我来自德展健康公司。德展健康是一家新上市的公司,我们的主营业务是专注于心血管类的药物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药品已经进入全国7000家医院,近5年和未来3年的预测来讲,我们会持续在这方面发力,将收入和净利润保持在30%的增长速度上。我是德展健康的财务总监,谢谢大家。
主持人:我们这一场论坛的主题紧扣创新,那么我们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讲讲你们各自在研产品的情况,因为这个永远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最强有力的动力。
张赫明:石药集团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创新,我们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真正的产品的创新,还有一方面是标准的创新。从产品的创新层面,就是说我们现在做两类的药物,一方面是化学的,我们传统的小分子药物,还有生物大分子药物。近三年来,我们在不断扩展。从传统的化学药企业,在向一个更综合、更全面的阶段发展。我们创新的最好的一个产品,和康柏西普类似的化学分子药物,就是丁本酞,基本上在神经内科一线里面是主打。
产品创新,就是从药品领域,另外一个就是从国际化的领域。国际化的领域,我们现在应该也是颇有收获,现在有8个品种在美国销售。今年的销售收入基本上到10亿元人民币,再加上我们原有的原料药的传统产业,基本上有6亿美元的发展现状。另外我们在美国的实验室建立了临床中心,在推动我们的新药产品的注册,在美国的注册,基本上就是今年有4个品种开启了二级临床。这一块儿我们也在加大投入,未来发展就是特别有潜力的一方面。综合这两个战略,从标准创新、产品创新这两个方面,未来的发展,我们要实现并跑甚至是超前的状态。
(石药集团副总裁 张赫明)
主持人:你个人认为最重磅的品种是什么,你们在研的项目里面。
张赫明:现在有70个品种在研项目,其中一类新药25个,现在我们这25个集中在心脑血管、肿瘤、精神神经、代谢、还有传统的抗感染这几个领域。我们今年即将上市的品种目前在加速的审批之中,应该会成为我们近期的明星产品。
主持人:25个一类新药,大家听好了吗?出来以后,他们的股价肯定还要再涨。
傅道田:我们最新的药物是化学药,今年刚刚通过了注册登记,主要是治疗胃酸方面的药,现在的销售也非常不错,增长差不多也是50%以上。我们还是有着很大的潜力,我们在临床上面还有一系列的制剂在不断研发。重点的讲一下精准医疗,我们有十几个产品都在创新的阶段,有的在二期、三期临床,还有的在临床前,大部分聚焦在肿瘤这一块儿。在乳腺癌这一块儿,有一个创新的产品,就是联合用药的一个产品。大家可能比较熟悉,在国际上已经有超过80多个国家都是在联合用药。所以新药在以后的配对方面,有着非常大的潜力。第二,还有一个药是治疗骨髓炎的,国际上的都是A形的,总共有6个,如果把受体阻挡了以后,发现阻挡了很多的通路,就形成了忧郁症。我们的PD1也在美国做一期临床,都是比较好的品种。再加上我们的精准医疗平台,我们认为,丽珠将来新药的研发,精准医疗的闭环,整个从精准诊断到靶向治疗、细胞治疗的产业链还是比较大的,所以我们很看重,公司在这方面的投入也很多,去年投入了6个多亿,今年可能会接近10个亿的研发投入,利润还是非常大的,我就简单的说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持人:丽珠在研发方面的宣传,其实非常低调。今天说的这些都是以前在公告上看不到的东西,非常的有价值,可以稍微补充一下。
傅道田:我们这个平台是比较扎实的,丽珠也比较低调,我是2012年加入丽珠,负责生物医药。其实我发现我也比较低调,我觉得这个是有原因的,第一,生物医药这块儿,我们不需要在外面融资,也不需要去做太多的宣传。第二,对于丽珠来讲,我们常常谈到要创新,但是我们要做得稳健,希望每一个药都能够尽量做到上市的阶段。所以我们前一波的产品是非常扎实的,第二波产品的创新性就比较高了。我作为丽珠的高管,也经常跟我们的销售队伍去展望未来,我也不希望每年都在讲,但是过了几年还没有药,那样就不好看,丽珠的优势就是在于稳健,因为我们做得很扎实。
(丽珠集团副总裁 傅道田)
主持人:谢谢,丽珠的股票也一定会涨。
秦菲:我简单做一个介绍,我们从2002年进入到生物医药疫苗这个行业,2003年在北京做研究。我们开始做研究的时候,找准了适合我们国家国情的重磅疫苗品种的开发。整个疫苗的研发是长周期、高风险、高投入,也是高回报的行业。2014年12月底开始销售,上半年各地的招投标、准入以后,卖了半年多的时间,贡献了2.35亿的收入,利润有1个多亿。本来2016年是高峰期,但是2016年受行业事件的影响,所以数据上看到,智飞生物去年的数据非常难看。
但是今年整个市场的恢复也是非常强劲的,我们当时做科研的时候,预计我们的疫苗上市之后销售量很大。为什么有这样的底气,因为中国去年新生儿是1800多万人,我们的疫苗接种,打在新生儿身上是全程免疫打4针,最终到峰值的时候,2019年可能会做到800到1000万人的量。当时我们预计第一年做200万人,明年做600到700万人,后来可能就是峰值,所以对于医疗的投入、研发周期是非常长的,但是回报也是相对来说比较高的。
我们的癌症疫苗上市后,预计明年就是一个完整的销售年度。中国现在的存量市场非常大,我们的科学家刚刚到日内瓦的全球健康大会上汇报过,用于结核的免疫人群的一种疫苗,就是我们的产品。中国的结核病发病率非常高,每年的结核病新发病人100万人左右。中国现在的结核杆菌的带菌量非常高,我们针对结核杆菌做了检测,总人口的将近20%携带结核杆菌。结核杆菌检测的成本非常高,800块钱。目前在国内的话,很多的老百姓是承受不了的。我们就用了其他的诊断试剂,现在在临床的尾声了,预计在明年底也会出来。我们还做了全球创新的小儿腹泻的疫苗,目前也在二级临床的阶段。包括单抗,还有精准医疗,目前也进展的非常顺利。
(智飞生物董秘 秦菲)
主持人:接下来请德展健康也简单地介绍一下。
张婧红:我们现在基本分成两块,一个是持续在心血管类的在研项目,第二个是我们从去年底开始跟清华大学合作研发的,针对于特异性的靶向性BRM抗癌药。经过一年的专家实验,然后进行细胞分析,目前已经提炼出比较优质的两个小分子,马上进行动物性实验。这个药物针对的是癌症患者,尤其对于肺癌的精准治疗是非常有效的。从资产性的投入来讲,总投资加上药厂一共是15亿元,从人才引进到设备上,我们也会持续的投入。
主持人:谢谢,可以完全支撑你们后期的大手笔的研发投入。
张婧红:我们今年在研发投入上的增长,也是较去年增长了30%到40%。
(德展健康财务总监 张婧红)
主持人:第二个问题,这两年的医药板块萎靡不振,但是最近出台了很多的政策,涵盖了研发、生产、销售,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今年10月份出台的关于鼓励药械创新的政策,先请博济医药方面来评价一下国内做创新药的氛围是什么样的,跟以前有什么不同,从你们的角度来看,还有哪些困难。
朱泉:我们的政府一直在改革前行的,大的方向来说,对于我们国家创新药的发展前景抱有很大的信心,这也是前面几位嘉宾传达的意思。但是就像我们今天,这个圆桌讨论的一个题目来讲,我是觉得起这个题目的老师非常有才,中国药企押注创新药,押注就是说我们以前经常看的一些电影里面的情况,其实创新药有一定的押注成分在里面。
为什么这样讲,因为任何的一个药物,在临床前的机制研究,动物实验,药学研究,都得到了研究的结果之后,它最终必须要通过人体实验,才能够真正地上市。而人体的个体变异性很大,不上人体的话,你无法推测最终的结果。所以说创新药,我们总体来讲,它就像前面我们的这个论坛讲的,有甜点,还有痛点。
对于创新药的发展来说,我们国内的形势是这样的,有重大的利好和环境政策导向的改善,也有非常大的风险,需要我们大家去注意。
(博济医药副总裁 朱泉)
利好的角度来讲,我们可以归纳一下,近几年,国家相关部门颁布的一系列政策、法规、意见、公告,大致可以归纳一下,一类是为研发松绑,包括我们期待已久的临床试验机构的备案制,包括中心伦理、区域伦理的方向的明确。包括刚刚做起来的备案,现在也进行了精简,或者是更优化的流程去做,这些东西对于我们药企进行新药的研究,是非常大的鼓励。第二类是国家对创新药,或者对整个药物审评的技术尺度和框架的改变。最主要的法规就是我们国家对于新药的注册分类的改变,不仅仅是名义上的新药分类,其实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是对低水平的、改剂型的、仿制的这种药物的明显压制,对创新药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另一方面,其实还有非常重要的利好方面,国家出台了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这个制度其实就是对我们药物的发明人,我们的投资方,我们的持有人一个最大的利益的保证,一个法规的基础。我们说如果你投入了大量的时间、资本、聪明才智,然后你的利益不能反馈到你的产品上,那么对于创新发展是不利的,这也是重大的一个利好。
不利的方面,或者说应该引起大家重视的方面也有很多,第一就是国家的政策、法规的落地是需要时间的,即使放开了临床实验机构的审核认证,但是相当多的大型临床医院对于临床研究并不是特别感兴趣。所以国家出台了很多的制度法规,但是这些法规真正的起作用和落地,有一定的时间的要求。另外一个,我觉得是国内的很多药企,对创新药的研发风险是估计不足的。生物医药的风险是更加明显的,我们说化学药你是清楚他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
另外就是干细胞这样的品种,理论上讲它的潜在风险是更高的,我们的医疗企业也好,我们的研发机构也好,是否做好了准备,是不是抱着急功近利的态度来做创新药。AD的方向是非常好的方向,但是大量都失败了,这个是非常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我们说中国的创新药,总体来说大环境是非常利好的,但是仍然是有非常多的这种挑战,需要我们大家去面对。
主持人:谢谢台上的5位嘉宾,把时间交给下一场。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