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余冬梅
游戏行业作为最赚钱的文化娱乐领域,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2017上半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到997.8亿元,整体同比增长26.7%,有望全年突破2000亿元。
自2016年开始,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游戏市场。2016年手游首次超过端游市场,腾讯的《王者荣耀》和网易的《阴阳师》等成为国产手游的绝对爆款。2017年,游戏圈又被一款端游大作《绝地求生》席卷,“吃鸡”亦成为热议话题,国内游戏厂商纷纷推出相关竞技类手游,争夺这波游戏红利。
纵观2017年游戏企业持续保持的高增长,主要是因为游戏行业“端改手”和“页转手”的红利持续释放。游戏企业通过并购事件布局泛娱乐全产业链的现象相比前几年虽有所下降,但泛娱乐依然是产业和资本竞相追逐的风口。
▲图片来源:摄图网(图文无关)
据新华社《瞭望》智库发布的《面向文化复兴的文化融合动员力——“泛娱乐”战略报告2017》显示,2016年中国“泛娱乐”产业总产值为4155亿元,2017年预计达到4800亿元。
泛娱乐的核心是打造IP。根据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伽马数据发布的《2017年4~6月移动游戏产业报告》,在近一年中,中国IP游戏收入达173.6亿元,IP移动游戏在中国移动游戏总市场的占比均在六成以上。以IP为核心的游戏泛娱乐化成为许多厂商的主攻方向。
当各行各业都加入到泛娱乐的行列中,对于IP生态的繁荣是一件好事。根据已有生态资源,整合IP联动,成为游戏下半场的关键词。
不过,行业未来的发展看似繁荣,现状仍值得警惕,未来也存在巨大挑战。比如过分注重IP的商业价值,而忽略了作为IP的文化概念,导致具备民族概念的IP缺乏、IP原创内容匮乏,VR内容交互体验差,影视、游戏等行业过度竞争等。
互动娱乐产业,本质上是文化创意产业,除了商业价值,我们也应有一种文化的抱负。过去几年里,尽管整个行业在商业上实现了可观的变现,但在文化的纬度上,真正能够经得起时间检验、能够成为民族文化标签的IP还非常少
怎么样的企业能够在这样高热度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带领整个行业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资本界对于当前的行业生态又是怎样的观察,哪些投资标的才是他们觉得最有价值的?下一个游戏爆款可能在哪里?
11月24日,由《每日经济新闻》发起主办的“中国上市公司领袖峰会”之分论坛“2017中国文创产业论坛”,邀请到文创精英、创意人才、龙头企业、知名企业家,聚焦文创产业新生机,共议文创产业新生态。
届时,世纪华通首席运营官张向东将发表《搭建精品游戏全产业链做全球移动内容领创者》的主题演讲;英雄互娱创始人、CEO应书岭将发表《“文化+科技”升级泛娱乐内核》的主题演讲。
在随后的圆桌对话环节,英雄互娱、掌趣科技、游族控股、艾格拉斯、三七互娱、天神娱乐等一批势头强劲的游戏大佬将围绕“以IP为核心的游戏泛娱乐化”展开热烈讨论,你想知道的答案,都在这里!敬请期待!
曾担任盛大游戏CEO,获得“中国游戏产业十大影响力人物”、“上海IT青年新锐”、“优秀软件青年企业家”、“浦东经济人物二十强”等荣誉称号。目前担任世纪华通首席运营官。
国内手游发行业先导者,移动电竞领航人,2015年6月16日创办中国“移动电竞第一股”英雄互娱并成功上市,担任英雄互娱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文化部电竞分会常务副会长,香港电子竞技联盟主席。
2013年加入掌趣科技,2009-2013年担任启明创投合伙人,曾参与小米科技、知乎网、世纪佳缘等十余家互联网相关公司的投资和管理。在互联网及无线领域有近10年的工作和管理经验,是中国互联网最早一批的从业者,参与了3家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的创业过程,包括空中网、搜狐和新浪。
20年中国战略投资及企业并购融资经验,中国注册评估师协会会员(CPV),同时担任上海市资产评估协会常务理事。2017年加盟游族控股,担任执行总裁职务,全面负责组建管理企业财务及投资业务,将此前国内外、跨行业的投资与并购经验,运用到对证券、财务、投资业务的管理中。
2004年3月起就职于空中网,担任运营总监,带领团队从事WAP/JAVA手机游戏运营工作。2007年11月起就职于北京深蓝创娱科技有限公司,担任COO职务,带领团队从事手机游戏产品的发行与运营工作。2010年6月起就职于艾格拉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担任COO职务,带领团队从事数十款产品的发行与运营工作。
加入天神娱乐前担任360手机游戏事业部总经理,并曾担任盛大游戏集团及光宇华夏集团高管,专注于游戏、动漫、电竞等领域。
2013年加入三七互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注册会计师,具有基金从业资格。加入三七互娱前任职于安永会计师事务所,担任事务所审计部审计经理,有丰富的大型团队领导、项目管理以及企业审计经验,熟悉国际(香港)会计准则和中国新会计准则、大陆地区税务规划等,曾协助数家TMT中概股成功赴美上市或完成并购。
点击“2017 中国文创产业论坛”进入专题,了解更多。
每经记者 李卓
每经实习记者 许恋恋
每经编辑 李净翰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