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办公室小零食吸引多家巨头 顺丰“跨界”布局无人货架

    每日经济新闻 2017-11-23 09:24

    顺丰官方公布,已推出了企业员工零食福利一站式平台“丰e足食”,目前试点工作已经在深圳开启,未来将向全国推广。业内人士分析顺丰有做无人货架的优势,无人货架也有一定的需求,但能否盈利还不能确定。

    每经编辑 李卓 王星平    

    图/视觉中国

    每经记者 李卓 实习记者 王星平

    每经编辑 卢祥勇

    继京东、饿了么、盒马鲜生之后,顺丰集团成为加入无人货架“战场”的首家物流企业。11月20日,据顺丰集团官方微博披露,顺丰“丰e足食”已正式上线,目前已在深圳试点。“丰e足食”致力于打造企业专属员工零食福利一站式平台。

    对于顺丰此次“跨界”,中国快递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顺丰作为一个大型快递物流公司,加入无人货架战场具有品牌信誉度高、完善的配送体系、运营成本低等优势。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恽绵则认为,这是顺丰集团在新零售方面的“试错”和探索。

    顺丰“跨界”无人货架

    近两年,“办公室经济”风起,而无人货架作为“办公室经济”的新一代“宠儿”,自诞生以来便迅速成为今年最热的红海之一。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中国无人货架市场前景研究报告》显示,截止今年9月末,已经有至少16家无人货架获得投资,最高达到3.3亿元,融资总额超过25亿元,成为互联网巨头和投资公司青睐的新风口。

    此次顺丰集团入局无人货架,有业内人士表示在情理之中。一是因为物流配送原本就属于无人货架业务的核心之一,与顺丰基因相符;二是因为目前无人货架市场广阔,顺丰进入该领域,探索新业务也是有可能。

    在顺丰之前,无人货架领域入局者已不乏像京东、饿了么、每日优鲜这样的巨头。京东拥有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和物流配送能力;饿了么借助自身的物流优势,有较强的补配货能力;每日优鲜在水果等鲜食采购和冷链配送上的有很大优势。这些成熟企业的入局,对其他想要加入的企业构成较大威胁。那如今顺丰再次入局,机会有多大?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无人货架(丰e足食)属于顺丰新零售板块,是顺丰控股下的独立孵化项目,结合自身在供应链、仓储、物流配送等方面的优势做出的全新探索。

    值得注意的是,与其他的无人货架有所不同。顺丰的无人货架并非真的无人,每个“丰e足食”货架配有顺丰小哥当店长,可以及时补货。

    业内人士人为,这样做最直接的受益者是充当“店长”角色的顺丰收派员,不但收入会有明显的增长,而且履单成本更低。与此同时,在店铺管理过程中,收派员能充分利用其灵活性,增强客户粘性。

    但在徐勇看来,并不是所有的物流公司目前都适合发展无人货架,“品牌影响力是否得到消费者认同?配送网络体系是否健全?商品的供应链体系是否有成本优势是关键,一般的物流公司还不具备顺丰这种大型快递物流公司的能力。”

    或为新零售“试错”

    入局无人货架并非顺丰第一次进入零售领域。早在几年前,借着O2O的东风,顺丰便推出其网络服务社区店“嘿客”便利店。除可以提供快递物流业务、虚拟购物外,“嘿客”便利店还具备冷链物流、团购预售等多项业务。

    但从目前的情况看,顺丰嘿客的探索并不能称得上成功。2015年,嘿客更名为顺丰家;2016年9月,再次更名为顺丰优选,与线上生鲜平台“顺丰优选”统一命名,从而实现“线上下单,线下配送”的目的。

    此次布局无人货架,顺丰难免会陷入“跟风”的质疑,但纵观近些年的发展历程,从顺丰嘿客、顺丰优选、顺丰供应链金融再到无人货架,不难看出,顺丰一直在尝试转型,改变过分依赖速运业务的现状。

    目前,顺丰在速运业务的基础上,拓展多元化业务,针对电商,食品,医药,汽配,电子等不同类型客户开发出一站式供应链解决方案,并提供支付,融资,理财,保价等综合性的金融服务,顺丰的价值已经延伸至产、供、销、配等各个领域。

    此次上线的“丰e足食”,显然是在顺丰销售端发挥作用。但在专家看来,能否在既有优势下提升终端服务能力和提升品牌影响力,才是“丰e足食” 能否立足市场的关键。

    恽绵表示,顺丰的这一行为或许是为其在供应链和新零售方面的转型进行“试错”,如果经营得好,就继续做下去,如果像此前的“嘿客”那样存在问题,就进行方向上的调整,通过这种不断尝试调整的方式对社区、服务等方面的业务进行探索。

    关于无人货架的前景,恽绵认为,“需求是一定有的,能否盈利还不能确定,办公室场景下的消费为白领提供了便利。同时因为售卖商品成本较低,无人货架设置区域相对安全,减少了货物盗损率,其经营风险也是可控的。”

    实习生赵雯琪对本文亦有贡献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人民币中间价上调269点

    下一篇

    三部门定调明年楼市政策 调控力度不放松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