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人工智能再获政策利好 六大细分产业爆发期将到

    中证网 2017-11-15 15:21

    上海版的人工智能产业扶持政策14日正式出炉。发展目标为:到2020年,基本建成国家人工智能发展高地,基本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工智能重点产业集群。建成5个左右人工智能特色产业集聚区,培育10家左右人工智能创新标杆企业,人工智能重点产业规模超过1000亿元。根据规划,到2020年,智能驾驶产业规模将达300亿元,智能机器人产业、智能硬件产业、人工智能软件产业、人工智能芯片产业、智能传感器产业五大产业规模将分别达到200亿元。

    11月14日,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会议介绍了《关于本市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主要内容。

    《实施意见》透露,到2020年实现人工智能重点产业规模超过1000亿,成为新增长点。基本建成人工智能人才高地,培育10家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标杆企业。

    发布会上,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陈鸣波介绍了新出台的《关于本市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主要内容。市经济信息化委总工程师张英、市科委副主任马兴发、市发展改革委副巡视员裘文进出席发布会,共同回答记者提问。

    新一代人工智能是当前引领性的战略性技术和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上海市委、市政府牢牢把握、充分发挥在人工智能发展上的自身优势,努力打造国家人工智能发展高地。市经济信息化委会同市科委,市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制订了《关于本市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已经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今天正式发布。

    《实施意见》制订的总体考虑

    贯彻党的十九大部署要求,加快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上海大数据资源丰富,智慧应用广泛、产业门类齐全,产学研用及人才集聚,这些都是上海发展人工智能的基础优势。把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作为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的优先布局方向。主要有几方面考虑:

    第一,巩固提升实体经济能级,人工智能既是增长新动力,又体现基础生产力。从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看,人工智能是新型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将加快形成以人工智能芯片及传感器、机器人及智能硬件、智能无人系统及软件等为重点的世界级新兴产业集群,到2020年实现人工智能重点产业规模超过1000亿,成为新增长点。上海还将大力推进人工智能促进实体经济降本增效,在智能制造现代金融、商贸服务、现代物流、现代农业等领域深度应用,提升全员劳动生产率,实现经济能级优势提升。

    第二,加快创新驱动引领发展,人工智能既是科技创新力,又体现社会创造力,当前人工智能正处于技术变革跨入创新应用的重要窗口期,上海将瞄准这一世界科技前沿,聚焦部分前沿引领、关键共性、颠覆性技术开展基础和应用研究。同时,人工智能新技术、新硬件、新算法将在各领域细分行业掀起应用热潮,上海将顺应市场趋势和发展需求,重点支持以人工智能为特征的各类创新创业活动,激发全社会的创造力。到2020年,基本建成人工智能人才高地,培育10家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标杆企业。

    第三,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人工智能既是满足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供给力,又体现城市竟争力,上海将着力打造6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示范区,形成60个深度应用场景,建设100个以上应用示范项目;促进人工智能在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能医疗、智能健康和养老等领域深化应用,局部领域形成示范效应。意见提出,要建设应用驱动、科技引领、产业协同、生态共融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体系,以企业为主体、以人才为引领、以制度为支撑,大力培育开放、包容、多元的创新创业生态,进而优化城市综合环境、提升软实力。

    《实施意见》的主要内容

    《实施意见》共五个部分21条措施。主要内容突出“三个深度融合”。

    首先,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形成经济新增量。

    一是推进产业智能化升级提升质量效益。在高端装备、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汽车等领域,支持企业应用人机协作、数据分析、智能感知等技术实施智能化升级改造;建设一批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引导企业在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各环节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新型高效的企业组织和运营方式。

    二是促进产业迈向价值链高端提高能级水平。在金融商贸、交通物流、教育医疗、健康养老等行业,推动智能感知、智能决策、认知计算等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创新,提高产品和服务附加值,改善供给体系质量。上海智能网联汽车已在全国率先起步发展,“全球首款量产互联网汽车”荣威RX5受到市场欢迎;部分三甲医院已经运用智能辅助诊疗、手术机器人等智能医疗技术,有效提升了服务能级。

    三是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工智能新兴产业集群。优化“一带一区多点联动”的产业布局,打造“徐汇滨江-漕河泾-闵行紫竹”人工智能创新带,建设华泾北杨等人工智能特色小镇。打造“张江港”人工智能创新承载区,打造人工智能科研高地和智能芯片/传感器、智能装备/部件产业化核心基地。支持各区基于大数据、云计算车联网、机器人等基础优势,建设一批智能驾驶、智能机器人、智能软/硬件示范产业园。

    上一篇

    收评:沪指险守3400点关口 5G板块爆发

    下一篇

    北京二手房市场新增大量房源!有90平方米户型一个月降了70万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