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专访易果生鲜品牌总监张俐慧:生鲜电商终将走向精细化差异化

    每日经济新闻 2017-11-06 00:19

    生鲜电商是近几年热门投资领域,也面临着残酷的淘汰赛。对此,易果生鲜品牌总监张俐慧似乎并不担心,她更关心的是如何确保生鲜的食材品质。对于生鲜行业未来将以线上还是线下为主,她也没有作出非此即彼的回答。

    每经编辑 每经实习记者 陈琪欣 每经记者 徐杰    

    ▲易果生鲜品牌总监张俐慧

    陈祺欣/摄

    每经实习记者 陈祺欣  每经记者 徐杰

    每经编辑 宋思艰

    2017年被称为“新零售”元年,线上零售与线下进一步融合发展,显现出更加丰富的形态。而“新零售”究竟是一种怎么样的模式,给线上、线下企业与整个消费市场带来了什么样的改变?

    而生鲜电商作为起步早的“老”零售在“新零售”元年又有着哪些新变化?10月31日,易果生鲜品牌总监张俐慧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的专访。

    成立公司,将冷链物流专精化

    NBD:今年是新零售元年,您觉得新零售的到来给零售业带来哪些变化?

    张俐慧:新零售是对整个零售行业的重构,并不是去年以来一直讨论的线上合并线下,还是线下合并线上,而是新零售给整个零售的商业模式带来从前到后的颠覆性变化。

    这一变化对于整体消费市场而言是好趋势,能加速以往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去处理的流程,能拉近供应商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让消费者以一个更快速、更便利的方式,得到更好的商品或服务,也能让后端的供应商利益最大化,成本方面得以更好地管控,加速企业体系的管理逻辑等。

    新零售环境的到来对整个商业价值的提升,都是很美好的变化。

    NBD:对于生鲜电商企业而言,供应链和物流环节是重中之重,在这方面,易果生鲜是如何做的?

    张俐慧:易果生鲜成立于2005年,到现在,经过12年的发展,我们深刻体会到商品的供应链以及冷链物流对行业发展的重要性。近两年易果集团把发展重心转向了供应链端,希望可以成为一个即插即用的生鲜供应链平台。在商品采购方面,易果和许多进口的供应链食材供应商签订了合作,目的是在食材供应端保证量和品质的稳定性。

    农产品等生鲜食材不是可以标准生产化的商品,非常容易受到季节或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如果能在源头供应链端有品质把关,和品质可靠的国际供应链公司合作,就可以更稳定地提供给消费者更好的商品。另外,易果也会和国内优质生产基地或国外的农场和果园合作,给商品最好的包装和筛选,从而提供给消费者比较稳定的生鲜商品。

    此外,冷链配送对运输条件和仓储条件的要求都非常高,从商品农作物食材进到仓库开始就需要有很好的恒温控管,此后还需经历分拣、包装等流程,必须要确保商品在其所需要的环境控制之下,才能确保品质。

    2011年,易果集团下成立了安鲜达物流公司,把冷链物流专精化,真正确保食物安全性的冷藏配送,这是易果在供应链端和物流端所做的一些努力。

    先培养硬实力,后调整架构

    NBD:生鲜电商是近几年投资的热门领域,但也面临着残酷的淘汰赛。去年以来一些平台也出现了资金链断裂、官网暂停运营的问题,易果生鲜如何看待生鲜电商的竞争?

    张俐慧:在线上行业,生鲜电商的确是属于比较重品类的产业,不管是在商品端还是在物流端要求都很高。在这几年中,一些资金链供给不上、还没有完全达到规模的企业遭到了淘汰。其实这也是易果在早些年就已经发现的问题,接下来是怎么才能确保生鲜的食材品质。

    易果在2013年和天猫的生鲜部门合作,在此前提下,得以把精力放在生鲜行业里最重要的两块,即供应链跟物流端。生鲜企业应该先培养发展生鲜的硬实力,等到这一产业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再根据企业各自的商业定义去调整商业逻辑的架构。比如有些垂直生鲜电商想经营区域性的、小而美的范围,有些生鲜电商可能希望面向普通大众经营,随着行业的发展,各企业会走向各自的精细化和差异化定位。

    NBD:对于生鲜行业未来的发展,您是如何看待的?未来会以线上为主,还是线下为主?

    张俐慧:生鲜行业是个很有趣的行业,与生活息息相关,所以这个行业的发展只会越来越蓬勃。随着电商环节加入生鲜零售大市场,对线下生鲜零售行业形成了小小的冲击。

    生鲜电商的发展带入更多的进口商品,随着中产人群的崛起,消费正在升级,消费者更愿意多花点钱购买更好的商品,因此进口价格比较高、质量比较好的生鲜商品也将被消费者广泛接受,这有助于整个生鲜行业的质量提升。不管是电商还是线下传统的生鲜行业,未来的发展都会越来越蓬勃。

    至于线上线下谁领导谁,不存在这个说法,零售行业最终还是回归消费者本身,所以不应该有线上线下的分类。因为对消费者而言,只是要购买商品,只是所处状况不一样,想要去买商品的渠道和方式就会不同。最终还是围绕消费者的购买需求而产生的,未来线上和线下必定就是融合的走向。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用科技为金融“赋能” 不是简单将“线下”搬到“线上”

    下一篇

    *ST新亿再现风波 控股股东称重整投资人志在夺权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