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去年互联网医疗规模达223亿元 正进入医疗资源扩展比拼阶段

    每日经济新闻 2017-11-02 22:28

    从2013年的医药电商元年到2016年的互联网医院井喷,过去几年来,互联网技术正在逐步改变传统的就医方式和医疗机构。

    每经编辑 金喆    

    每经记者 金喆 每经编辑 陈俊杰

    艾瑞咨询合伙人邹蕾在2017中国电信翼健康生态合作大会上演讲 每经记者 金喆 摄

    经过了前期的热钱涌入和跑马圈地,互联网医疗正进入新的竞技阶段。11月2日,艾瑞咨询合伙人邹蕾在2017中国电信翼健康生态合作大会上表示,去年我国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市场规模已达223亿元,同比增幅43%,行业由快速发展进入到稳定发展阶段。

    邹蕾表示,目前互联网医疗产业链已逐步成形,在线挂号及问诊企业已从流量争夺进入到了医疗资源扩张的比拼阶段,接下来预计市场增速将维持在40%左右。

    互联网医疗进入稳定发展

    从2013年的医药电商元年到2016年的互联网医院井喷,过去几年来,互联网技术正在逐步改变传统的就医方式和医疗机构。

    艾瑞咨询提供的数据显示,2009年到2016年,我国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从2亿元激增至223亿元,并在2011年到2014年间维持120%以上的飞速扩张。不过,最近两年行业增速趋缓,滑落到40%左右。邹蕾表示,接下来预计行业进入稳定发展阶段。

    “互联网从最初的挂号,逐步深入到诊断治疗这一医疗核心环节,也出现了在线挂号、在线问诊、线上诊疗、在线支付、医药电商和诊后服务等一系列互联网医疗服务。”邹蕾指出,互联网在医疗领域的应用,首先重构了就医流程,并逐步将医院的挂号、问诊和支付等环节移出医院,同时也向前和向后延伸了就医流程。

    作为一名医院管理者,广东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耿庆山深切地感受到互联网技术对传统就医模式的改变。他认为,医药电商、挂号等属于便民服务,还没有触及到生命科学核心,互联网医疗的未来是结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

    “五年前硅谷有一位专家曾说,医院第一个消失的是影像学医生,我听了不服气,觉得不可能。这两年,不仅我觉得可能,连影像学的大夫也告诉我,如果再不努力,可能就会被AI(人工智能)、大数据代替了。”耿庆山举例说,以前肉眼看不到肿瘤是否发生转移,但他所在医院有个医生团队利用大数据,在肿瘤还没有变大之前、结合大数据实现精准医疗和影像组学,预测这个病人将发生转移。也就是说,借助这些先进技术不仅节省就医时间,还可以更加精准、科学。

    从流量争夺到医疗资源扩张

    去年下半年开始,不少移动医疗的创业者突然感受到行业的下滑态势,尤其是在寻医问诊网和就医160等知名平台传出裁员的消息后,互联网医疗行业一片哀鸿遍野。

    “大家经过了一段时间摸索就发现,不管是做挂号、在线问诊,都很难把流量变现。尤其是做医药电商,一边想通过价格培育年轻用户的网上购药行为,另一边却在不断在引流上面烧钱,没几家赚钱。”一家早期参与医药电商平台建设的创业者对记者表示,很多平台意识到这些问题后开始反思,希望突破医院围墙拿到更多院内资源。

    事实上,好大夫在线创始人王航也曾表达过近似的观点。他说,对于移动医疗而言,单纯从事轻问诊还是太单薄,轻问诊只能告诉用户合适的医生在哪里,并不能为他们实际提供医疗服务。这样下去,移动医疗可能不会死,但是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几乎在同时,多个拥有用户流量的平台开始转型或向线下延伸。记者梳理发现,挂号网向互联网医院转型并更名微医集团、春雨医生建线下医院、七乐康参与建设互联网医院等。

    艾瑞咨询提供的数据显示,2017年8月在线挂号及问诊行业APP月独立设备数基本稳定在1100万台,相比1月下降22.1%,而APP端的有效浏览时间占比也在缩小,基本与PC端持平。以上说明各家移动挂号及在线问诊企业已将注意力从流量争夺转入到了医疗资源扩展层面。

    邹蕾最后指出,医疗行业的本质资源是医生,企业与医疗机构医生团体建立深度合作的能力,决定了企业是否能接触到高质量的数据和是否能向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未来只有拥有高质医疗资源的企业才可以打通商业价值链。(实习生刘晨光对本文亦有贡献)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可转债供给速度持续加快 过会率百分百

    下一篇

    油价跌欲转向医药产业未果 中信海直终止重组计划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