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低温天气的到来,我们的空气质量发生着怎样的变化?尤其是京津冀地区,雾霾是否又将来临。近日,环保部公布了2017年9月和1~9月全国空气质量状况。让我们一起关注京津冀区域大气环境形势!
每经编辑 李彪
每经记者 李彪 每经实习编辑 陈适
10月28日,环保部公布了2017年9月和1~9月全国空气质量状况。环保部环境监测司司长刘志全介绍,9月,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7.7%,同比上升2.2个百分点。其中,PM2.5浓度为3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7%。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京津冀区域大气环境形势仍旧值得关注,13个城市9月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51.3%,同比下降14.1个百分点。且当月排名中最差10城市京津冀占有8席。
工业排放存在治理问题
排名靠后的十个城市中有8个城市位于京津冀地区,分别是邢台、石家庄、邯郸、唐山、保定、北京、廊坊和天津,其中北京、廊坊和天津是9月新加入的城市。
从具体数据看,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9月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51.3%,同比下降14.1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52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1~9月,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52.6%,同比下降8.7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64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0.3%。
北方各地陆续进入采暖季,京津冀接下来的大气污染防治压力是否会加大?污染根源又在哪里?
公众环境中心主任马军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接下来的几个月,大气污染防治压力确实很大,北京是多个月以来首次进入排名后十的名单中,主要原因是不利天气条件和污染排放量大。
马军解释,近期的静风、逆温天气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垂直扩散也在下降,特别是冷空气活动弱,导致京津冀地区长时间处于偏南风状态,污染物会长驱直入到北京地区。9月份尚未进入采暖季,也表明工业排放还是存在治理问题。
为此,马军建议,《大气污染防治法》要求每个城市都列出重点排污单位名录,名录企业必须实时公开,但目前相当多的地区并没按要求严格执行,这就导致公众无法判断与监督,因此下一步整治重点应放在加强相关政策法规的落实,让企业规范执行。
北京PM2.5达标难度较大
今年是“大气十条”的考核年,大气污染治理是否能够完成目标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根据大气十条的要求,到2017年,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
从数据看,北京地区1~8月份PM2.5浓度为60微克/立方米,9月份是58微克/立方米,这意味着,前三季度PM2.5月均浓度虽然在标准线以下,但是进入冬季采暖季后,大气污染会相对加重,完成预期目标的难度仍然较大。
对此,马军表示,前9个月的数据是在目标值附近徘徊,但从以往的规律看,一季度和四季度污染天气居多,在接下来几个月,受天气条件和采暖影响,要想继续保持月均浓度在60微克/立方米以下难度较大。
环保部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北京已经出现重污染天气11天,严重污染4天。今年2月,环保部副部长赵英民在大气污染防治媒体见面会上就曾表示,2016年北京市在全年发生的重污染天气中,以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是38天,主要发生在秋冬季节。重污染天气对全年PM2.5平均浓度的贡献大概占30%,因此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对完成PM2.5年均值目标非常重要。
对北京市下一步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马军表示,进入秋冬季,对北京而言,污染物主要来自周边区域的工业燃煤污染、大型载重卡车排放、工地和道路扬尘等,北京不仅要有针对性地加强相关工作,同时也要与周边地区开展协同合作。
(实习生柳瑶对本文亦有贡献)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