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空港+自贸”的问卷上,双流正以产业发展作答。双流正以天府新区双流空港高技术产业园、成都双流军民融合产业园和成都双流航空服务业集聚区为载体,“力争到2022年航空、电子信息、新能源三大主导产业实现总产值4000亿元以上”。
每经编辑 杨弃非
位于双流的西航港工业发开区
每经记者 杨弃非
累计起降航班7409架次,运送出港旅客共计58.6万人次。“国庆、中秋超级黄金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运量再创新高。由此出发的102条国际(地区)航线和202条国内航线错杂交织,让双流成为节日期间最有竞争力的热门地点之一。
10月15日,国际目光再次聚焦双流——在当天开幕的第122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上,成都双流区成为此次“成都造·全国行”的推介重点。八大基地航空公司轮番展示,六大空港口岸依次呈现,跨境电商国家馆、飞机保税维修厂区……这一次,双流因“成都国际航空枢纽”赚足眼球。
航空枢纽,双流当之无愧。由一座机场出发,航空产业不断发展,适空产业加速聚集,一座城的产业骨架也由此在双流不断成型。而去年3月、4月,双流更连续迎来了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的落地和自贸区的挂牌,为双流这座空港之城的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扩大开放打开一扇新门。
现如今,两项政策均已落地半年有余,在“空港+自贸”的问卷上,双流正以产业发展作答。据双流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双流正以天府新区双流空港高技术产业园、成都双流军民融合产业园和成都双流航空服务业集聚区为载体,“力争到2022年航空、电子信息、新能源三大主导产业实现总产值4000亿元以上”。
剑指2000亿 探索航空业“自贸”转型
今年8月,正值成都双流自贸区挂牌4个月。又一产业发展利好如期而至:由四川航空投资的四川川航壹号飞机租赁有限公司正式落户,成为中国西部地区首家飞机租赁SPV公司。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其将助推四川飞机租赁项目实现零的突破。
飞机租赁,这个在十年前的中国航空业尚显新鲜的名词,现已被业内普遍视为该产业新的巨大增长点。由于越来越多的航空公司选择租赁飞机以缓解现金压力,国际航空协会曾预测,到2020年,全球将有超过50%的飞机归租赁公司所有。更有观点指出,20年内,中国将出现一个规模不低于4500亿美元的飞机租赁市场。
川航的入局,正是将目标对准待分的万亿级市场“蛋糕”,将与此前已在天津、上海与广州的自贸区内布局飞机租赁公司的海航、东航与南航等公司“同台竞技”。而其背后的意义更有分量:它意味着随着自贸区的挂牌,成都最终实现了其飞机产业“销售端”的完整布局,其航空产业发展与其他城市站上了相同等级的“舞台”。
为何自贸区如此重要?据双流自贸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四川自贸区中的唯一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落户双流,在高度分工的航空产业中,大量保税业务需要在监管区内才能试点推进。而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更直言:“建设自贸区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做高附加值的贸易、高标准的投资和高效率的金融。”
发展航空业务,各地均抢抓机遇。记者注意到,在新加入的7个自贸区定位中,均包含发展航空业的内容。而作为四川自贸区的任务承接者,双流的试验还有着更为重要的内容——坐拥全国第四大国际机场,航空产业基础雄厚的双流,期望通过进一步创新,发掘产业新的发展空间。
双流这个巨大的传统产业,已在自贸区的助推下“旧貌换新颜”。一个例子是,双流成立了100亿元航空产业发展基金,以打造完整的航空生态产业圈。而在此前公开的报告中,双流将“重点依托天府新区双流空港高技术产业园和成都双流航空服务业集聚区,打造中西部一流的航空产业集群基地,力争到2022年航空产业实现总产值2000亿元”。
无独有偶,另一项早已落地的航空业务也迎来新的发展。8月31日,俄罗斯直升机亚太区最大的运营维修与组装项目落户双流,项目组装中心投运后,预计前5年年均产值不低于25亿元。同时,记者了解到,随着此前落户的四川国际航空发动机维修公司完工,本月,它也将迎来首个入港维修的发动机。
位于双流的航空枢纽物流
空港优势提升 新能源、电子信息产业加速聚集
如果说利用自贸区谋求转型升级是双流航空业发展的内生需求,那么,如何发挥航空业与机场建设的乘数带动效应,将已加诸其中的新价值进一步辐射到双流整个产业体系当中,将成为决定其城市未来发展潜力的重要因素。
事实上,就在自贸区挂牌前不久,另一项来自国家层面的肯定已为双流产业发展路线定调:成都临空经济示范区获批,其100.4平方公里的管理面积均坐落于双流。这是全国第六个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成为四川新增的一个国家级重大开发开放平台。
发展临空经济,关键在于根据机场特性和本地现状进行临空产业的布局和公司的引进。德勤中国副主席金建就曾指出,“判断一个临空经济区是否成功,不是看聚集了多少产业,关键是看能不能形成一条高效的产业链。”
除现有的航空业之外,双流的下一个产业爆发点何在?通过梳理域内现有资源,比对成都产业优势,双流将重点放在电子信息和新能源两个产业,期望发挥航空枢纽高附加值运输的特点和成都优势产业电子信息的叠加效应。双流将其距机场最具区位优势的西航港开发区开辟为产业建设的主阵地,足见其良苦用心。
从通威新能源项目、四川能投双流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到中电熊猫、中电科、金发科技,一个个新项目的不断落地,已成为双流产业发展的集中写照。就在10月10日,世界首条大面积碲化镉薄膜发电玻璃生产线双流投产,更成为处于行业遇冷期的新能源产业在双流又一逆势发展的代表。
双流还将项目整合入园,以大园区支撑大项目,大平台推动大发展。去年,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投资130亿元落户网络信息安全产业园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的“中国集成电路·成都芯谷”项目也得以正式启动。据其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将是成都芯谷项目成果锁定年,也是园区建设全面启动年,同时是园区招商推介全面铺开年。”
根据双流相关负责人介绍,现如今,双流正在强力推进“五区一院”建设,重点打造变革性技术国际研发转化园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区、军民融合产业园区、高端国际教育园区以及“一带一路”国际创新创业园区等。
值得注意的是,自贸区功能的不断完善,也为双流临空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一个例子是,双流的空港贸易便利性已得到大幅提升,不仅先后推进了“集中汇总纳税”“一简一优”“信任通关”等改革措施,机场货物进口、出口通关时间分别为14.2小时、1.05小时,均列全国第4位;同时,综保区内货物流转更由9.2小时缩短至9分钟。
开门引资引智 “中优”发展更显“国际范”
以机场推动城市不断发展的双流,如今更显底气十足。15日的广交会上,“成都国际航空枢纽”成为成都专题推介会的中心内容,双流国际机场与自贸区的建设情况吸引了越海物流集团、深圳市汇通天下物流有限公司、广东省跨境电商协会等在场嘉宾的驻足,纷纷表露合作愿望。
随着产业发展逐渐走上正轨,“路线图”不断成为“施工图”,“走出去”招商引资引智,也成为双流下一步工作的重点。7月到8月两个月间,双流连续出台《加快主导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成都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两项政策,直指招商引资的弱点难点,期望实现产业发展的新突破。
据双流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双流正以航空、新能源和电子信息三大产业为主线,重点瞄准“微笑曲线”两端,着眼“补前段”、“强中端”、“延后端”,不断聚集高端产业人才、技术创新、产业资金等要素,强化产业链垂直整合能力,推动产业向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布局。
具体而言,对新引进和实施并购或技术改造的航空制造、维修企业和国外航空产业先进技术及研究团队,经认定后,将给予最高不超过2000万元或100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而对新引进的先进工艺生产线、特色工艺生产线等重大生产性投资项目或新能源项目,经认定,将给予不超过项目总投资30%、总额最高不超过10亿元的融资支持。
在双流不断发力政策创新、推进企业“引进来”同时,更多公司将目光放在其“走出去”的便利上。随着成都在“一带一路”的推进中不断跃升为向西开放门户城市,作为成都联通世界的“心脏”,外向型经济发展高地在双流也渐成气候。
以自贸区的建设为例,摩尔多瓦、马来西亚国家馆已先后在自贸区落户,成为双流跨境贸易的载体,西南首个“一带一路”法律联盟服务中心、“一带一路”服务机制成都办公室和国际商事调解中心成都调解室也已先后在此设立。
域内企业也在探索踏上国际化发展的快车道。通威项目负责人曾指出,国内光伏企业的全球化布局可借力“一带一路”建设,在沿线国家建设光伏产业园,发挥当地资源优势,使高效产品、先进技术在当地生根发芽。
现如今,在新一轮产业发展中,成都已构建“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的新产业格局,双流被纳入“中优”“南拓”范畴,更多利好将惠及产业发展。而随着国内国际多种资源在双流加速交流汇聚,自贸区与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优势不断释放,一座机场究竟能为一座城的发展带来多大发展空间?双流还将继续作答。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