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6124点以来,虽然10年过去了,但沪指目前却依然在3400点关口徘徊。如果你2007年不幸套在6124点,你会怎么办?你愿意持有10年等解套吗?
每经编辑 何建川
来源:道达号(微信号:daoda1997)
十年前的今天,A股创下6124点的历史纪录。十年来,A股市场几经沉浮,如今沪指却依然在3400点关口徘徊。
整整十年,A股市场规模空前扩张,当年沪深两市只有1000多只股票,如今A股数量已经超过3300只。今天,很多人都在发感慨,细数这十年来发生的变化。不过,今天我们聊点现实的,如果你不幸被套在6124点,你会怎么办,你愿意持有10年等解套吗?
2007年10月16日,沪指触及6124.04点历史高点之后,10年过去了,再也没有回到过6000点上方。如果十年之前,很不幸有人被套在6124点,我们会怎么办?要知道,6124点之后,是全球范围的金融风暴,2008年沪指跌到1664点才止跌反弹。当时的这一波熊市,很多个股跌幅巨大。
我有时也在想,如果是我被套6124点,我会怎么办?首先,在全民亢奋的6000点上方,我肯定不会满仓操作,所以不存在满仓被套的可能。其次,如果真的很不幸,持有的股票被套在了6124点,根据我自己的投资习惯,很可能一旦判断跌破了止损价,或者趋势发生了转变,我会考虑止损,斩仓出局。严格按照操作纪律坚决进行止损,这是一个专业投资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但是,对于很多普通投资者而言,却不一定有这个勇气去“割肉”,尤其是当出现被深套的局面时,更是不忍下手。达哥身边就有不少这样的朋友,生怕股票一卖就反弹,一割肉就割在了地板上。
于是,十年前,A股市场非常流行一句话“死了都不卖”,这也就是很多人熟悉的方式“死扛”。确实,死扛是一种好办法,不管股价怎么跌,打死都不卖,股价总有涨回来的一天,总有解套的一天。那么,十年过去了,沪指还在3400点以下,距离6124点还远得很,是不是只要“死了都不卖”,就真的都能解套?
其实,这个方法真的是有效的,至少大概率是有效的,用工具简单统计一下,答案就很清楚了。
今天,达哥对2007年10月16日之前上市的A股公司进行了一个区间涨跌幅的统计,当时沪深两市共有1460多只个股。统计结果显示,这1462只个股中,十年来股价累计涨幅为正数(实现上涨)的竟然多达978只个股,占比高达66.9%。
换句话说,如果当年非常不幸被套在了6124点,然后死守10年,一直到现在都还持有这些股票,那么解套是没有太大问题的。而十年来,有13只个股涨幅超过10倍,涨幅最大的三安光电,股价涨了60倍以上。相比之下,如今A股“股王”贵州茅台,股价累计涨幅374%,排名只排得到82位。
还有一个数据,6124点以来的这十年,有400多只个股的股价累计涨幅实现了翻番,600多只个股涨幅在50%以上……
所以,如果真的不幸被套在了6124点,坚持持有十年,大概率解套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死了都不卖”看似最简单的解套方法,其实也是最难的方法,试问有多少人能够持有一只股票十年?可能绝大多数人都做不到。
当然,持有十年股票等解套,可能也只是一种理想状态。更何况,如果你真的持有十年,有可能根本无法解套,甚至还会越陷越深。因为,达哥统计的表格,还有后面小半截,看上去也很恐怖。统计显示,过去十年来,有31只个股累计跌幅超过7成,更有7只个股跌幅超过8成。
这里,达哥想说的是,被套之后,采用死扛的方式等解套,这是一种被动的、消极的投资方式。这种方式,其实并非达哥认同的方式。这和长期持有具有投资价值的优质个股的投资理念,其实也是不能划等号的。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如果被套6124点,既然大部分个股都能够突破当年的高点,说明我们应该对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健康成长充满信心。只要对未来充满信心,期待已久的牛市也就是充满希望的,相信未来6124点也终将被踩在脚下。
说了那么多,接下来简单谈一下今天的行情。今天沪指一度站上3400点,下午明显走软,最终沪指下跌12.05点,以3378.47点报收。值得注意的是,今天大盘股表现相对较好,白马股走势更是强于大盘,上证50指数逆市上涨0.49%,以2726.64点报收。相比之下,深市表现更弱,尤其是中小创跌幅明显偏大。其中,创业板指数下跌了2.25%,收出了中阴线。
个人认为,创业板指数目前遇到了年线的压力,10月份以来几经争夺,还没有形成有效突破。后市,对于小盘股需要提高警惕。总体而言,本周进入关键时间窗口,在市场没有最终选择方向之前,保持谨慎乐观。
沪深300指数仓位参考
日期:2017年10月16日
今日仓位:六成
明日仓位计划:六成
一、本仓位是结合趋势研究,设置的非实盘仓位参考,不作为买卖依据,请注意投资风险。
二、本仓位跟踪标的为沪深300指数,以实现对指数量化跟踪,避免持仓个股差异影响效果。
(张道达)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最新规定,本手记不涉及任何操作建议,入市风险自担。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