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成都产业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金牛区更被赋予“中优”的重任,除了轨道交通产业,其医药健康、电子信息、现代商贸、文化旅游产业也被列为重点。在刚刚过去的一个月,金牛区就五大产业召开了五场发布会,明确了各个产业的规划定位,现场更是吸金近450亿元,为其打造主导产业聚集高地“蓄力”。
每经编辑 每经实习记者 谢孟欢 记者 杨弃非
每经实习记者 谢孟欢 记者 杨弃非
高铁,被称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正愈加成为世界关注中国的焦点。
5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省(市、自治区)填补了“高铁空白”。中国高铁通车里程超过2万公里,跃居全球第一。而频频创下纪录的中国高铁,又开始“走出去”,兴建土耳其第一条高铁、俄罗斯第一条高铁……中国高铁快速发展的背后,轨道交通产业也不断“乘势而起”。
在巨大的市场潜力下,地处中国内陆腹地的成都,也依托自身优势与条件,在轨道交通产业上进行大力规划。时速250公里、第一条横穿秦岭的高铁——即将开通的西成高铁,就是成都加紧高铁建设的最新动作。
而在此过程中,“坐拥”西南交大、中铁二院、中铁二局等诸多轨道交通资源的成都市金牛区,自然肩负了成都发展轨道交通产业的重任。为此,金牛在发展轨道交通产业也不断“出招”。近期,金牛区发布《金牛区轨道交通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及行动计划:到2017年底,金牛轨道交通产值将达到800亿元;到2020年,一个千亿级的轨道交通产业将在此形成。
与此同时,随着成都产业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金牛区更被赋予“中优”的重任,除了轨道交通产业,其医药健康、电子信息、现代商贸、文化旅游产业也被列为重点。在刚刚过去的一个月,金牛区就五大产业召开了五场发布会,明确了各个产业的规划定位,现场更是吸金近450亿元,为其打造主导产业聚集高地“蓄力”。
当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知识经济方兴未艾,产业的全球化转移以及各国、各城市的产业转型正积极拉开序幕。作为产业的承载地,城市如何培育好、用好产业显得举足轻重。而纵观全球经验,发达城市也都因拥有强大的产业体系和经济实力而站到世界舞台上。
作为产业发展的载体,各大城市纷纷发力竞逐,一系列针对产业的政策措施相继出台,力争抢占产业发展高地。7月,成都召开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提出“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十字方针”。其中,“加快构建产业体系”被放到重要位置。
如何“中优”?金牛以产业的转型发展作答:自8月30日到9月30日,仅短短一个月时间,金牛先后就轨道交通、电子信息、医药健康、现代商贸、文化旅游五大产业连续召开发布会,依次发布该区的五项产业“十三五”规划。
以区为单位发布具体产业的“十三五”规划并非常见。为何金牛如此动作频频?“金牛作为发展较早、基础较好的中心城区,正迎来城市转型升级的历史性机遇,我们要力争在新一轮变革中抢得先机、走在前列。”金牛相关负责人如是指出。
基于此,金牛正是要通过产业格局的优化,尽可能大地释放出产业发展的新动能。金牛此番发布的五项产业规划,既有对原有优势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又有对新兴产业的加速布局,更有对服务业的大力培育,目标正是调整优化传统产业,差异化发展都市工业,持续推进产业升级。
更为重要的是,承担成都“中优”、“北改”重任的金牛,需要以“改”释放城市空间,引领城市转型升级新跨越,促进城市能级的提升。事实上,产业的不断升级已推动金牛在5年内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0.3%。
而新一轮的产业提升也正迎来早期成效。一个例子是,仅五场发布会现场,就共计达成近450亿元的投资、合作协议。多个签约项目的负责人纷纷表示,正是金牛不断推动产业升级的决心,为其发展增添了信心。
充满岁月痕迹的红砖楼,挂着一块土木建筑设计研究三院的牌子,这里是位于成都金牛中铁二院的研究院,也是西成高铁四川段的“诞生地”。
因大量“铁”字头企业聚集而得名“铁半城”,金牛的轨道交通产业在中铁二院、中铁二局、中铁八局等一批年营业额百亿级的企业的带动下,自2012年以来,全产业每年增长超过15.8%。2016年,该产业年产值已达630亿元,占成都轨道交通产业总产值近62%。
坚实的基础只是金牛轨道交通产业迅速发展的原因之一。据金牛相关负责人介绍,“金牛区已形成包括科技研发、勘察设计、工程施工、运营维护等在内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手握“微笑曲线”的两端,“金牛研、成都造”的行业话语权和产业影响力正与日俱增。
以研发端为例,截至目前,金牛拥有各类人才27.2万名,其中院士3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6名,四川省“千人计划”专家52名、顶尖团队2个。同时,汇集了西南交通大学、中铁西南科学院等10余家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业,拥有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实验室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如今,金牛为轨道交通产业定下了新目标:到2020年,金牛区轨道交通产业产值(不含物流运输业)将达到1000亿元。新的发展思路也应运而生——通过推动轨道交通产业“一城一园一院一体”(即环交大智慧城、中铁轨道交通高科技产业园、成都轨道交通产业技术研究院、轨道交通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成链条、成集群发展,构建校企地协同、产城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圈。
值得注意的是,金牛正以产业生态圈的打造为重塑产业格局的重要抓手之一,期望推进轨道交通、电子信息、现代商贸三大千亿产业的加速形成。而传统中医药特色优势明显的金牛医药健康产业的发展,也正以该方式循序铺开。
在中医药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下,“坐拥”成都中医药大学、荷花池中药材专业市场等传统中医药资源的金牛期望迈出发展的新步伐。9月15日,金牛区发布了《金牛区医药健康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包括中医药在内的医药健康产业被定位为金牛重点发展产业,其中特别提到,将“打造现代化、国际化、特色化的医药健康产业生态圈。”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金牛区拥有医药健康领域的国家、省、市企业技术研发中心4家,以及西部首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四川省干细胞库。得益于较强的药企研发和创新能力,金牛区在生物制药、化学制剂药、中成药等方面已具有相当优势。
“现在,由我们自主研发的高铁核心技术不仅在国内普遍使用,还推广到了国外。”此前,中铁二院的这一消息一经发布就被媒体竞相报道。据其负责人介绍,中铁二院在无砟轨道、综合接地技术等方面掌握了核心技术,包括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在内的技术,让中国高铁打破了日本、德国的垄断,站稳全球领先的地位。
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曾指出,“设施联通”是“一带一路”的“先行官”和优先领域,中国通过建设包括高铁在内的基础设施,可以尽快形成早期收获。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展开,作为距离欧洲腹地最近的国家中心城市,成都要“走出去”,成都的产业更要提升国际影响力。
作为金牛乃至成都医药健康产业的一张“名片”,康弘药业早在去年就收到了“国际认证”。
去年10月,康弘药业生产的“拳头”产品——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药品康柏西普(别名朗沐),就收到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关于准许郎沐在美国开展III期临床试验的邮件。朗沐成为中国医药工业历史上第一个直接进入美国FDA III期临床研究的创新药,也是中国第一个获得FDA临床批件(IND)的中国生物药。
此外,随着成都“蓉欧+”战略的推进,金牛区正依托自身商贸业优势积极“走出去”。人北核心商圈、国际商贸城和国际铁路港,拥有商贸“黄金三角”协调联动效应的金牛正不断扩大“贸易版图”。此外,金牛还借助蓉欧快铁“走出去”,参与国际贸易竞争,打造跨境商贸总部,提升金牛国际影响力。
当然,在“走出去”的同时,如何将外资外企“引进来”,也是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一面。
据悉,金牛区正积极引导国内外贸知名企业落户,努力打造成为辐射西南,连接欧洲、东南亚的商品集散中心。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金牛区利用外资实际到位6.66亿美元,新签约引进总投资人民币5亿元或5000万美元以上重大项目20个,其“引进来”成绩可见一斑。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