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各个行业的竞争愈演愈烈,商业机密的泄露对于任何公司而言都是致命的打击。近日,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无人驾驶汽车子公司Waymo和Uber持续了数月的商业窃密案纠纷有了新的进展。Waymo正为一系列被窃取的商业机密开出高价,向Uber提出10亿美元的和解条件。而醉翁之意不在酒,据知情人士称,除了数额巨大的经济赔偿以外,Waymo主要是以获得知识产权为优先事项,从而赢得对Uber永久的禁令。
每经编辑 步静
每经实习记者 胡晓蕊 每经编辑 步静
据路透社报道,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无人驾驶汽车子公司Waymo和Uber持续了数月的商业窃密案纠纷近日又有了新的进展。据知情人士透露,Waymo日前向打车服务巨头Uber提出商业窃密案的和解条件,要求Uber至少赔偿10亿美元,并向Waymo公开道歉。此外,Waymo还要求任命一名独立的监察人员,以确保Uber将来不会使用Waymo的技术。
不过,据消息人士称,Uber拒绝了这项赔偿条款,称其不切实际。事实上,这位消息人士未被授权公开讨论谈判的决定,因为Waymo最后的要价和具体的协议发出的时间并未被确定。
Waymo在此次商业窃密案上态度一直十分强硬,这一方面反映了该公司对其胜诉前景的信心,另一方面也显示出此前几个月的诉讼优势,帮助该公司在快速增长的自动驾驶汽车领域中确立了自己的领先地位。
Waymo最近还成功说服了旧金山联邦法院的法官将原本定于今年10月份的开庭时间推迟到12月,原因是需要对Uber之前没有公布的证据进行进一步的调查。
佛罗里达大学法学院的商业诉讼法专家伊丽莎白·罗(Elizabeth Rowe)表示,强硬的和解要求表明,Waymo并不急于解决诉讼,部分原因也是因为这一纠纷能持续让优步的管理层分心。
据消息人士称,目前,双反还没有进一步协商谈判的计划,负责监督这起案件的法官要求双方与负责案件的当地法官进入调解程序。Waymo方的律师艾米·坎迪多(Amy Candido)拒绝对和解谈判做出任何评价,但是她明确表示,公司起诉Uber的理由“再清晰不过了”。“我们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要求Uber停止使用从我方盗窃的商业秘密。” 艾米·坎迪多说道。
目前,Uber方的发言人拒绝做出任何回复。
今年二月份,Waymo起诉Uber声称其前工程师安东尼·莱万多斯基(Anthony Levandowski)在离职之前下载了超过14000份机密文件, 随后自己成立了名为Otto的无人驾驶卡车公司,但这家公司后来被Uber收购。不过Uber方面否认使用了任何关于Waymo的机密文件。
Waymo的诉讼对Uber来说是灾难性的。今年5月,地方法官威廉·阿尔索普(William Alsup)批准了Waymo的申请禁令,禁止莱万多斯基从事与激光雷达相关工作。这是无人驾驶汽车所需的关键传感器技术,也是当前诉讼的关键。
Uber随后解雇了莱万多斯基,因为他拒绝在案件的核心问题上退还Waymo的文件。莱万多斯基坚称自己有宪法赋予的自证权利,并拒绝回答来自Waymo律师的提问。
同时,Uber的联合创始人特拉维斯·卡兰尼克(Travis Kalanick)在六月份因被指控行为不当而下台,此后,卡兰尼克陷入了与Uber投资者Benchmark Capital的董事会争斗中。
Waymo的律师称,10月1日,也就是卡兰尼克计划在Waymo案中作证的前一天,其律师打电话给Waymo,要求推迟作证。卡兰尼克的律师称他正在重新争取Uber董事会的席位,因此最近非常忙碌。Waymo拒绝了这一要求,坚持卡兰尼克出席作证。
商业诉讼法专家伊丽莎白·罗表示,给竞争对手造成这样的困扰明显对Waymo有利。Uber已经聘请了三家律师事务所来应对这起案件,并花了数千小时来调查Uber服务器上的机密信息。
“我认为所有这些都是能让这场诉讼继续下去的好理由。”罗说。
关于本案的大部分技术证据都已被封存,使得外部观察人士无法独立评估各方观点。不过,在上周的法庭上,阿尔索普法官说,Uber的产品与Waymo“不一样”。
根据法院的文件,Waymo在此次事件中预计损失超过19亿美元,但是Uber对此表示异议。另一位知情人士称,除了数额巨大的经济赔偿以外,Waymo主要是以获得知识产权为优先事项,从而赢得对Uber永久的禁令。
即使陪审团裁定Uber窃取了Waymo的商业机密,但Uber方也宣称其工程师也围绕这项技术进行了重新设计。如果事实成立,那么即使Uber在此次案件中败诉,也不会对其造成太大的影响。
然而Waymo对Uber的声明表示怀疑。在周一提交的一份法庭文件中,Waymo要求Uber提供一份关于其激光雷达产品的源代码和底层软件。
Waymo在文件中表示,该公司最近了解到,前员工在去Uber工作时使用了Waymo的源代码,“其中包括与汽车的大脑有关的软件,这些软件决定了汽车的移动方式。”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