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关于日本第三大钢铁企业造假的新闻震惊世界。据报道,日本第三大钢铁企业神户制钢所日前承认篡改数据,将产品以次充好供应给客户,大量日本企业受到波及,其中不乏丰田汽车、三菱重工等知名企业。
在知名企业连续爆出丑闻之后,以“高品质”为卖点的日本制造正在逐步走下神坛。
继三菱汽车油耗造假、东芝公司虚报利润、高田安全气囊的安全危害之后,这次给日本制造添上不光彩记录的是日本第三大钢铁企业神户制钢所(以下简称神户制钢,Kobe Steel, Ltd.,TYO:5406)。这家于1905年创立的百年老店于10月8日承认旗下公司篡改部分铝、铜制品性能数据,将产品以次充好供应给客户。
▲图片来源:共同社
事件虽然爆发已3日,但热度不减,一方面在于神户制钢造假时间之长,根据共同社的报道,约从10年前神户制钢就开始改写检查数据伪造成合格产品,而目前已确认违规的仅为最近约一年的制品;而另一方面在于事件波及范围之广,除了丰田、日产、马自达等汽车企业之外,从新干线列车、飞机到火箭,众多日本引以为傲的产业均在此次丑闻中“沦陷”,同时波音、福特等美国企业也受到波及。
而今日(10月11日)事件进一步发酵,除了部分铝、铜制品冒充达标产品外,神户制钢所承认,公司生产的铁矿粉产品也可能存在造假。
神户制钢发言人Yoshitsugu Nishimura今日称,公司的铁矿粉产品可能存在造假,因为神户制钢发现铁矿石粉末上的数据未能满足客户的要求。铁矿粉通常用于汽车零部件,包括刹车和转向部件。
▲10月8日,神户制钢承认造假。
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记者注意到,其实,上周日(10月8日),神户制钢便承认称,今年8月底公司内部调查发现在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这近一年的时间内,其旗下3家工厂和1家子公司长期篡改铝和铜数据,冒充达标产品出售。在截至今年8月底的一年里,有约2.15万吨铝和铜制品流入大批企业。这些问题产品约占该公司年产量的4%。
作为日本第三大钢铁生产商,根据神户制钢中文官网介绍,其生产的“汽车阀门弹簧用线材,世界上每2辆汽车中就有1辆使用”、“汽车铝板材占日本市场50%份额”、“铁路车辆用铝型材占日本市场最高份额”。
▲图片来源:神户制钢官网
神户制钢拥有众多客户,而受这次造假丑闻波及的企业已达到了200多家。
首当其冲的是汽车制造业,包括丰田、斯巴鲁、马自达等日本汽车企业和福特公司均牵涉其中。
人民日报报道,丰田汽车表示,该公司使用了神户制钢所生产的问题产品,包括在日本国内工厂组装的部分车型的引擎盖、尾门。丰田说,公司正在确认使用这些产品的车辆及可能带来的影响,据此决定今后对策。
▲日本福冈县丰田汽车生产厂(图片来源:新华社/法新)
斯巴鲁9日发表声明称,神户制钢篡改了强度等性能数据的铝制品用于汽车和飞机;马自达(TYO: 7261)也透露其乘用车使用了神户制钢生产的铝制品。
而除了汽车产业之外,铁路、航空航天、甚至防卫领域都在这次丑闻中受到波及。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神户制钢问题产品被用于JR东日本、东海、西日本的新干线车辆,但据悉强度没有问题。
同时,三菱重工研发的支线客机MRJ也使用了神户制钢所问题铝制品。不过,该公司表示,这不会影响MRJ研发进度。
而日本防卫省10月10日表示,问题制品也可能用于生产自卫队的飞机和制导武器。日本共同社报道称,10月10日从鹿儿岛县种子岛宇宙中心发射升空的H2A火箭也使用相关制品。
作为蜚声日本本土的铝、铜产品“百年老店”,神户制钢可能将为这次的造假丑闻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摩根大通证券日本公司估计,更换铜和铝部件的成本约为150亿日元(约合1.33亿美元),但对一家拥有超过一个世纪历史的公司造成的损害来说——无论是名誉损害还是法律上的挑战——可能代价要大得多。
“(神户制钢的造假丑闻)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尚不清楚,但程度要取决于客户对日本汽车的替换要求和车企召回车辆的规模,” 华尔街著名投资银行Jefferies分析师Thanh Ha Pham则在一份报告中表示: “处理这种情况是避免企业长期声誉受损的关键。” Thanh Ha Pham还表示,神户制钢深陷丑闻,或会给日本最大的铝制品制造商UACJ(TYO: 5741)带来重大利好,UACJ在本周二开盘便暴涨5%(日本股市本周一休市)。
而神户制钢股价则迎来暴跌,上周五收盘时,神户制钢的市值为4980亿日元(约44亿美元),本周二,公司市值跌至3890亿日元,周三收盘更是跌到3200亿日元(约28.5亿美元)。也就是说,自数据造假丑闻爆发以来,神户制钢的市值已累计蒸发约15.5亿美元。
▲神户制钢股价暴跌
在截至2017年3月的财年中,神户制钢铝和铜的销售同比下降6.4%至3233亿日元(约28.7亿美元),经常性利润则骤降20.5%至120亿日元。此外,随着汽车制造商更倾向于采用比钢铁更轻的材料以满足更严格的环保方面审查,神户制钢所一直在扩大铝的生产。
据新华社报道,日本汽车行业智库现代文化研究所主任研究员吴保宁指出,神户钢铁今后恐怕不乐观,“先是股票下滑,后是赔偿问题,最坏的结果可能是破产。”
实际上,神户制钢去年就曾爆出过篡改数据丑闻,而日本企业也在近年来频频成为丑闻的主角,不断出现违规、造假、瞒报、谎报等丑闻,让消费者对曾经被作为高质量代名词的日本制造产生质疑。
就在上周,日产汽车(TYO: 7201)表示,在负责整车检查的过程中使用了无资质员工,日产企业也因此宣布召回120万辆汽车,但目前尚不清楚这些车辆的质量是否受到了影响。此外,三菱汽车(TYO: 7211)和铃木汽车(TYO: 7269)均承认在去年的测试中通过作弊的方式,夸大了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2009年9月,丰田汽车因“召回门”而深陷危机,其先后宣布在全球范围内召回的多款车辆,合计850万辆。
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记者注意到,除了上述几家日本传统车企外,对日本“工匠精神”打击最大的,或许来自高田公司(OTCMKTS: TKTDY)。全球最大的安全气囊制造商高田公司因为气囊安全隐患,使大众、通用等汽车公司被迫召回数千万辆汽车,今年6月,高田公司也因多年来气囊质量带来的持续不良影响申请破产保护。
▲6月26日,日本高田公司董事长高田重久在东京举行的新闻会上道歉。(图片来源:新华社/法新)
除了汽车业层出不穷的丑闻外,在电视机、手机和电脑等科技领域日本企业也丢掉了领先地位。
2015年东芝爆出财务造假,审计机构得出的结论是,东芝应该下调过去5年的营业利润1500亿日元(约12亿美元)。而日本共同社的一篇报道认为,东芝公司虚报的集团营业利润总额很可能超过1700亿日元,是该公司此前公布的3倍(548亿日元)。
曾经叱咤工业界的技术巨匠索尼也从2008年开始业绩持续亏损,虽然在2015年公司曾扭转亏损局面,但是由于熊本地震的重创,索尼再次陷入亏损。
日本企业监管机构的负责人Toshiaki Oguchi表示,日本公司对产品的质量通常都毫不怠慢,但由于竞争压力或其他因素导致作弊发生时,通常不易受到约束。Oguchi指出,无论是公司员工还是独立的外部人士,日本企业往往不鼓励彻底的检查或批评。
每经记者 蔡鼎
每经记者 何小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