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2017年中国城市价值白皮书》发布:一线城市继续领跑 苏州等热点城市呈后来居上之势

    每日经济新闻 2017-09-27 00:40

    每经编辑|每经记者 魏琼 每经编辑 曾健辉    

    每经记者 魏琼 每经编辑 曾健辉

    9月26日,在每日经济新闻主办、以“新存量时代”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价值地产年会”上,每日经济新闻携手中国指数研究院重磅发布《2017年中国城市价值白皮书》。

    中国指数研究院上海分院副总经理张志杰在发布会上表示,此次上榜的12个城市中,北京、广州、上海等一线城市继续领跑城市价值榜首,江浙、重庆等热点区域和城市的居住价值领先其他热点城市,表现较为突出,呈后来居上之势。

    城市价值考量因素多元化

    《2017年中国城市价值白皮书》是根据经济产业、人口吸附力、城市配套、生活环境及购房压力五个维度,用五个指标反映城市配套的潜力,将12座热点城市分为拼搏型、奋斗型以及追赶型三个类型。

    通过对经济产业、人口吸附力、城市配套、生活环境以及压力五个维度的分析后发现,经济产业及城市配套依旧是城市价值考量的核心。

    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GDP增速为6.7%,其中重庆2016年GDP增速最快,达到10.7%,在城市固定资产投资上的力度赶超其他热点城市,而杭州、深圳和天津紧随其后,上海、北京近年的增速趋稳。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城市的价值考核体系也从过往的单一因素变得更加多元化,未来城市居住价值将变得立体和人性化。生活环境、人口吸附力以及购房压力等因素在考核城市居住价值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新存量时代即将来临,房企和城市的价值将会发生重构,掘金存量成为制胜的关键。张志杰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指出,未来有人口净流入的城市将在存量时代能更好地发展租赁市场,获得未来竞争的优势。

    从《2017年中国城市价值白皮书》发布的内容看,12座城市的人口吸附力存在明显差异,深圳、苏州人口吸附能力领先,厦门、广州和上海紧随其后,均为人口净流入的城市。

    人口也是支撑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资源和产业的集聚均表现为人口的集聚。未来城市的竞争很重要一部分为对人才的争夺,对人才有吸引力的城市价值较高。

    深圳房价收入比领跑全国

    在全国房地产调控层层加码下,调控效果逐渐显现。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2017年8月,一线城市房价环比继续下降,二三线城市涨幅有所回落。

    从房价收入比来看,深圳、上海和北京三个城市的购房压力最大,虽然收入也是排在前列,但由于高房价导致购房压力高于其他城市;武汉、重庆和苏州的购房压力处于同一水平,比较合理,成都购房压力最小。

    其中,深圳的房价收入比指数达到33,远高于上海的24,高居榜首。

    2016年10月发布调控政策至今,深圳房地产市场处于深度调整中。据深圳规土委公布的最新数据,深圳8月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54382元/平方米,环比微降0.1%,截至8月底,深圳新房价格已连续11个月环比下降。

    张志杰认为,购房压力超过人们的期望值时必然会影响人们的居住选择,不利于城市的持续发展。

    成都、重庆和武汉三城购房压力低的同时,生活环境质量相对较高,舒适性较强,城市未来的居住价值潜力很大。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内忧+外患 前程无忧净利润连续下滑

    下一篇

    新存量时代 房企继续卖房还是掘金存量市场?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