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格力电器防守反击:花“小钱”压制竞争对手

    每日经济新闻 2017-09-22 00:48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孙嘉夏 实习记者 张晓庆 每经编辑 张海妮    

    每经记者 孙嘉夏 实习记者 张晓庆 每经编辑 张海妮

    谋而后定。无论是在海立股份(600619,SH)复牌后跌停板上的精准抄底,还是相较竞争对手的抢先出手,格力电器(000651,SZ)的举牌无不显示了精准的判断力与高效的执行力。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粗略计算显示,格力电器举牌耗资超5亿元(忽略税费),目前浮盈不少。

    在多位市场人士看来,对于手握上百亿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格力电器而言,能以“小钱”获得卡位优势,无疑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举牌资金来源尚未披露

    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记载,格力电器目前持有海立股份4331.56万股,占后者总股本的5%。

    从格力电器二级市场“扫货”的交易记录来看,其首次买入时间为2017年8月29日,亦即海立股份复牌交易当日。

    显然,格力电器对于这笔交易早有筹划。

    8月29日复牌当天,海立股份以跌停价11.64元开盘,随后在上午9:44分被巨量买单冲开跌停板。

    当天,格力电器共买入海立股份996.94万股,成交价格区间为11.64元~12.078元/股。

    8月30日,格力电器买入15.52万股,成交价格区间为11.91元~11.999元/股。当天,海立股份最终以涨停价12.96元收盘。

    随后,除9月20日外,格力电器于每个交易日均有买入海立股份的记录。

    在这段时间中,海立股份的股价也一路上扬,从8月29日复牌时最低的11.64元,至9月19日最高曾上摸至15.45元。9月20日,海立股份以14.79元收盘。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根据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披露的格力电器交易记录粗略估算,格力电器买入海立股份4331.15万股股份耗资超过5亿元,而如以9月20日收盘价14.79元/股计算,则格力电器该笔投资浮盈不少。

    不过,在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中,格力电器并未披露可能是监管层和市场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资金来源。

    在上交所9月20日晚间下发的问询函中,也要求格力电器披露购买海立股份的资金来源,且以列表方式分别列明自有资金、银行借款、资管计划等资金来源的数额。

    根据格力电器2017年半年报,公司自有资金储备仍较为充足。

    合并资产负债表显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格力电器流动资产合计1586.24亿元,其中货币资金1053.17亿元,流动负债合计则为1504.19亿元。

    同时,合并现金流量表显示,格力电器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765.35亿元,其中银行存款548.97亿元,受限货币资金则约有109.22亿元。另一方面,海立股份目前市值也仅有128.1亿元。

    有多位市场人士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格力资金链没有问题,公司‘不差钱’,它的运营模式也决定了公司不会出现资金链告急的问题。”

    格力电器防御式反击?

    格力电器的目的,显然不会仅止于收购海立股份5%的股份。在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中,格力电器称,此次权益变动旨在扩充其产业链结构和整合产业优质资源,借助上海国际化地位的人才、信息和创新优势,由此打造产业链更加齐全的国际化企业。

    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国际化空调生产企业,今年上半年,格力电器实现营收700.2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40%,利润总额111.9亿元,同比增长4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4.5亿元,同比增长48%。

    相应的,海立股份主要从事制冷转子式压缩机、车用涡旋式压缩机和制冷电机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全封闭式制冷压缩机电机专业供应商。公司的转子式压缩机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认可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现代制造技术中心,以及国际先进水平的工艺技术装备和智能制造系统,能够生产各种冷媒、不同电压和频率的9大系列1000多个高效节能机种,是目前转子式压缩机行业中机种最全、客户最多、应用最广的领导企业。

    此外,海立股份的新能源车用驱动一体化电动涡旋压缩机为世界领先的驱动、泵体、电机一体化产品,在节能环保、舒适性、可靠性等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技术水平,打破了外资品牌的垄断,占据市场领先地位。

    具体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转子式压缩机行业销量1.36亿台,较2015年同比增长12.1%。其中,自配套销量占行业销量比例上升到61.1%,非自配套销量则下降到38.9%。在非自配套市场中,海立压缩机以30.2%份额保持第一。另外,随着新能源汽车在我国的高速发展,新能源车用压缩机需求快速增长。目前全球汽车空调压缩机制造商超过30家,但仅日本三电、电装、中国海立、奥特佳等少数几家制造商具备新能源车用压缩机技术能力及批量供应能力。2016年,海立股份产品在新能源客车领域市场份额约20%,在新能源车乘用车市场份额约为16%。

    有多位匿名市场人士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与外界简单认为格力电器只是单纯“买买买”不同,此次举牌,对格力电器而言,是一种防御式反击策略,且一举多得:一方面,格力电器借此保证了公司部分压缩机的供应;另一方面,在持有海立股份股权取得先手的情况下,后续完全可以视竞争对手的情况再做行动,以进一步压制竞争对手。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稳固空调霸主地位再图造车梦 格力举牌海立“一箭双雕”

    下一篇

    王者荣耀概念股是“农药”还是“荣耀”?星辉娱乐不要,壹桥股份抢着要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