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张银银:资本市场对美联储缩表已做好了应对

    每日经济新闻 2017-09-21 23:42

    【编者按】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20日宣布,将从今年10月开始缩减总额高达4.5万亿美元的资产负债表,以逐步收紧货币政策。缩表和加息一样,都是收紧货币政策的一种政策工具。美联储主要通过逐步减少对到期证券本金再投资来被动收缩资产负债表,并不主动出售目前持有的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缩表步伐相对缓慢和可预期。同时,由于美联储最终仍将维持高于危机前水平的较大资产负债表规模,预计缩表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将较为温和可控。对于人民币而言,有专家认为美联储缩表不会对人民币形成明显的外部压力。

    张银银

    美联储开会,没有加息,但有缩表。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当地时间周三称,将于10月份启动缩减债券资产的计划,并表示年内仍可能上调短期利率。尽管通胀持续低迷,让美国一些官员以及市场人士都认为,今年是否进行第三次加息并不一定,但需要注意的是,缩表和暗示依旧会加息的决定,不是美联储主席耶伦或某一个人的观点,而是联储成员表决的主流结果。

    具体来看,联储16位官员中有12位表示,预计美联储今年年底前需要再加息至少一次,与6月时的预期一致。美联储的决策者仍预计明年将加息3次,2019年将加息两次,2020年将加息一次。至于缩表的决定,更是在美联储获得全票通过。

    耶伦表示,目前的基本情况是美国经济表现良好。鉴于经济已经取得非常显著的进展,美国民众应该感觉到美联储为货币政策正常化而采取的措施非常合理。

    这个说法不是空穴来风。比如最受关注的美国国内失业率,目前维持在接近16年来的低位。美联储官员还上调了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期。预计今年美国GDP将增长2.4%,而此前6月给出的预期为2.2%;联储还预计今年失业率将降至4.3%。

    欧洲方面也表现不错。经合组织(OECD)将其对2017年欧元区成长的预估,从上次的1.8%调升至2.1%,与美国的成长预估处于同一水平;OECD对美国的成长预估保持在2.1%不变。

    美联储如果渐进地加息,全球市场会慢慢消化,我国也可以以不松不紧的货币政策应对。世界经济的微弱复苏和企稳,利好我国经济,美元的疲软有助于人民币汇率反弹。而面对缩表,又会如何影响中国经济?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得知道美联储缩表的真相和细节。

    过去,联储是凭空制造出的钱购买债券,这和我国不同,比如我们的宽松以前主要靠的是外汇占款。

    这怎么理解呢?简单说就是以前美联储滚动发债,将金融危机前的9000亿美元债务资产,扩大到了今天的4.5万亿美元左右。现在,到期的债券部分收回后,则不再滚动放出去。

    有意思的是,市场购买债券要真金白银,但联储并不真的印美元。所以联储的办法是,在电子账户中生成不存在的美元,将其转入美国国债的债券交易商的银行账户等。

    这样,联储就获得了债券,相关卖方则增加同等的金额。如今,部分到期的债券,联储直接在电子账户中销毁即可。而之前,联储则是到期的债券,再进行投资,保持了市场维持4.5万亿左右美元的债务规模。

    显然,美联储的缩表,本身对美国物价的影响是比较有限的。从这个角度上说,特朗普或许不喜欢联储和他对着干(加息),因为把美元搞强势不利于美国出口;但一定程度上他会喜欢缩表,因为每缩一些表,未来联邦政府的财政刺激空间也就越大。

    清出了池子,以后才可以装更多的水。美国经济同步复苏,资产负债表又会变得更好看,特朗普也就更有空间可以启动自己的财政刺激计划。

    美联储缩表的过程,对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是否会有影响呢?

    当然会有。比如在资本市场上,联储缩表消息一出,美元指数跃升,并达到两周多以来的高位,而纽约期金价格则下滑超过1%;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也下调了197个基点。不过总体来看,市场对此的反应还是比较温和。

    当然,缩表以后给全球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放松的空间不大,这对全球的地产等投资来说不太可能是一个利好。但具体到中国楼市,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冲击吗?答案当然是不会。

    回顾一下当初的美国量化宽松,从9000亿美元的规模,扩张到如今的4.5万亿美元的规模。这个过程实际上全世界都在一定程度上受益,你放水我放水,大家其乐融融。所以包括中国楼市在内的全球房价上涨,美国人当然是有一定责任的。但那也是为了美国经济自身,同样我们也是为了自己的经济,两者不矛盾。谁怪谁其实也都不合适。

    接着看缩表进程。根据联储的计划,从今年10月开始,美联储将停止将到期债券的本金所得全部再投资购买新债的做法,每个月允许100亿美元的到期债券不进行再投资。这一金额将每季度增加100亿美元,最高达到500亿美元。具体来看,美联储每月将缩减60亿美元美国国债和40亿美元抵押贷款债券。除此之外的美国国债和抵押贷款债券,仍将进行再投资。

    对此,美联储已经和市场沟通得不错。因此未来一年逐季度增加的缩表,全球资本市场是有应对准备的。宏观上说,未来美联储将允许的也不过是至多每月300亿美元美国国债和200亿美元抵押贷款债券到期,而不进行再投资。而最终的规模大概是减少1万亿美元债券,且通过漫长的岁月,这对美国市场的冲击应该是可以承受的。

    现在耶伦的任期将要到期,就目前情况看连任几率似乎不大。所以她该做的、她认为对美国经济好的事情,她可能都要启动去做。有了惯性,未来的联储主席也就得顺着周期来。另外,量化宽松的先例和耶伦留下的口子,只要未来美国经济需要,该刺激的恐怕还是要刺激。

    (作者为财经专栏作家,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杠杆游戏)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2017中期收获均衡良好业绩 建设银行转型棋局锋芒渐显

    下一篇

    张敬伟:美联储如期缩表 对全球影响几何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