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重磅|成都商报总编辑陈海泉:比最激进的慢半拍,比最保守的快一步

    媒通研究院 2017-09-13 09:29

    (阅读提示:本文 5207 字,阅读大约需要 13 分钟)

    媒通按:在传媒业大转型大震荡的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英雄与失意者并出。这是最痛的时代,也是最快的时代,在变幻莫测的进化场景中,那些锐意改革、救亡图存、舍我其谁的传媒操盘手本身就是潮流的方向,其智慧和担当,应为行业最大赋能,应为同仁鼓呼。媒通社将以史家之笔、赤子之心、专业之力,记录这个行业60位先锋操盘手的思想与行动,并将在2017年12月集成《舍我其谁:中国传媒顶级操盘手访谈录》出版发行。

    您想了解哪位媒体人的最新思想和战略?您想获得哪方面的一手资料?只要您在后台留言与提示,媒通社将全力以赴找到您想要连接的操盘手。没错,下一个访谈对象,由您来定!

    媒体操盘手系列报道

    人皆说纸媒沉沦,但总有一些纸媒生如夏花,成都商报无疑是其中之一。

    当下传媒时代,仍然坚持专业主义的媒体并不鲜见,但坚持“文人精神”的媒体肯定绝少。成都商报不一定做到了尽善尽美,但他们坚持的姿态真是迷人。

    现在的媒体世界,哪有什么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没错,挺住、坚持,意味着一种核心价值,意味着最大的确定性。

    正是仰赖执著的精神、坚持到底的勇气,成都商报践行着“强者恒强”的逻辑,今年上半年收入和利润实现双增,其中新媒体版块贡献最大,增幅达100%。

    而今年1月红星新闻上线,让成都商报的招牌更加光芒万丈,随手几篇爆款,名动寰宇。红星起势盎然、稳健为赢,不仅带动成都商报向上,更为全国融媒体转型贡献经验和方向。

    印刷端与移动端双剑合璧、联袂以行,让成都商报进入最好的时代。他们超越了时势,也引领了时代。

    现在,且让我们来听听成都传媒集团党委委员、成都商报社党委书记、总编辑陈海泉讲讲成都商报的发展故事,品品这股中国传媒界的清泉是否甘甜如饴,还是猛辣异常?!

    01

    人要有人品 报要有报品

    媒通社:您说“做报就像做人一样,人要有人品,报要有报品”,那您觉得成都商报的报品是什么?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陈海泉:还是从创刊开始就镌刻在成都商报头版的八字报训:创新、务实、理性、开朗。由这八个字衍生出的商报文化,就是这张报纸的品格,也是推动成都商报从一张内部刊物走到今天的源动力。

    在众声喧哗、纸媒处境堪忧的当下,成都商报尤其强调两种品格:一是新闻专业主义。坚持原创,强调捍卫新闻真实和追求价值深度,内容生产不唯流量论;二是文人精神。中国历来有文人办报的传统。文人精神意味着,这张报纸要有理想、有情怀、讲担当,有知识分子的底线。

    媒通社:“办一张网络时代有阅读价值的报纸”,在各行各业唱衰纸媒的当下,您如何理解网络时代报纸的“阅读价值”?其背后蕴含着成都商报怎样的内容生产理念?“一张有价值的报纸”又该如何在网络时代逆袭?

    陈海泉:这是成都商报2013年1月提出的。那个阶段,成都商报的广告体量依然很大,但我们已经感知到新媒体对传统报纸的强烈冲击。相比新媒体的海量与迅速,信息传递已经无法成为成都商报的核心竞争力。简单地说,要得到新闻,成都商报乃至所有传统渠道都不是最简单快捷的途径了,新闻越来越多地原发于网络,它们通过移动传播并广泛吸附在各种社交平台上。媒体势能的变化迫使报纸功能必须发生转变,即要由传递信息,升级为价值传递。

    所谓阅读价值,就是利用新闻专业主义建立内容门槛,实现“在网络上看热闹,在商报上看深度;在网络上看表象,在商报上看真相;在网络上看现象,在商报上看背景”。从网络提供的海量信息中打捞出稀缺的资讯、独立的判断和有价值的观点,对其进行深加工,最终将新闻的本原和核心奉献给读者。从新闻形态看,深度报道、调查新闻、专栏文章、数据新闻和行业报道这五大品牌栏目,就是这种价值的直接体现。以这张“有阅读价值的报纸”为载体,我们有效留存了首席记者、评论员等骨干团队,这也为后续的转型提供了智力保障。

    媒通社:2017年2月,红星新闻上线,很快就因连续推出的几篇重磅独家新闻,引起广泛关注,一下子成了现象级媒体,我们也发现,它已经在传统媒体打造的新媒体序列中迅速站稳脚跟,同时,红星新闻的猛辣之风也有所调整,请问接下来它继续前行的法宝是什么?它又承载着成都商报怎样的转型期待?

    陈海泉:红星新闻起势不错,我们也对其寄予厚望,但客观地说,道阻且长。从红星新闻立项到上线再到今天,驱动它持续前行的核心动力,始终都是成都商报这支团队,人才就是我们的法宝。

    红星新闻是以调查新闻和深度报道为主打的。众所周知,这非常考验内容团队的突破能力和职业水平,对资讯平台而言也是稀缺资源。当然,平台和团队是相互成全的,随着版面的收缩,报纸留存的职业空间受限,不足以容纳这批骨干力量的优质产能,红星的出现则为他们的专业功底和新闻激情提供了出口。目前,纸媒下滑仍未见底,红星及商报旗下的其他新媒体平台势必成为这批职业报人的诺亚方舟。

    至于“猛辣”说,我之前也数次表达过,调查新闻肯定需要锐度,但它绝不等于负面、曝光甚至“扒粪”,红星的任务是续写“新闻发生了,商报在现场”,赶赴新闻前线,接触核心信源,揭示事件真相。我们力争有锐度、有深度,也有温度,加速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新型移动主流媒体。

    媒通社:成都商报系目前已基本确立了1(报社本部)+8(商报全资或控股的子公司)的融媒格局。请问在全国和区域两个角度,成都商报各有着怎样的铺排与部署?

    陈海泉:成都商报的转型路径可以归纳为16个字:放眼全国、深耕区域、专注刚需、借力纸媒。我们旗下8个子公司,就是这种路径的产物。

    目前,商报正全力构建两个新媒体集群:

    第一,以每经(财经资讯)+红星新闻(时政新闻)+谈资(娱乐资讯)为核心的全国性影响力集群

    第二,以成都商报“两微一端”、四川名医、成都儿童团、淘宝头条成都频道、买够网为核心的区域性社群聚合集群

    从全国看,我们的影响力构建初具成效。在上个月发布的市场化媒体企鹅号全国排行榜上,红星新闻、成都商报、每日经济新闻和谈资包揽榜单前四

    以区域看,我们的格局也非常清晰:成都商报客户端打造本地最大的社群聚合平台,四川名医做精准导医,打造四川最大的病友圈,成都儿童团百万家庭4至14岁儿童的求学出游需求,买够网、淘宝头条成都频道则是区域性的电商平台,等等。这些产品在各自的垂直领域内都做到了NO.1,既树起了竞争门槛,也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基础。

    今年上半年,成都商报的收入和利润实现了双增,新媒体板块贡献最大,增幅达100%。而传统广告占比已从巅峰时期的80~90%降至25%左右,收入结构更加合理,抗风险能力持续增强。

    02

    转型策略的第一步:“立足纸媒”

    媒通社:“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新闻纸’何去何从”这个问题媒通社的读者用户多有讨论,还请分享一下自己的想法。具体谈谈在成都商报的融合路径中,有哪些坚持不变的优先原则,其中成都商报这张“新闻纸”又处于怎样的地位?

    陈海泉:我们的转型策略,第一句就是“立足纸媒”。从成都商报的自身实践看,直至今日,报纸仍在融合转型中发挥积极作用,依然扮演着商报系的根基角色。

    首先,新闻纸在我们身处的媒体环境中,是有特殊意义的,其阵地价值及政治宣传价值依然巨大;

    第二,仍有很多读者对报纸有依赖、或者对纸质阅读有情怀。在成都商报的发行结构中,赠报只有800余份,其余都是读者自掏腰包付费订阅。既然市场有需求,那就要按市场规律办事;

    第三,报纸对新媒体的导流、对新项目的孵化功能非常明显,其影响力和公信力能有效缩短项目成长周期、推动其尽快变现;

    最后,报纸依然具有经营价值。但是,这种经营价值不再单纯通过广告变现,而是通过影响力、通过对社会资源的整合变现。成都商报的活动营销一年能达到1个亿收入、2000多万的利润,依靠的就是报纸影响力。

    但在现阶段,单纯“立足纸媒”已不现实。“立足纸媒”之后,是“超越纸媒”和“移动优先”。这要求我们打破传统思维,转移工作重心,对围绕报纸的内容生产流程、经营模式、产业结构、人力系统等予以彻底颠覆,将移动端作为当前事业的主阵地。

    媒通社:今年1月10日,成都商报举行了“蓉为一体”成都商报体育战略发布会,正式进军体育产业,深耕成都体育资源。为何选择体育产业?在这方面,有哪些行之有效的运营发展策略?

    陈海泉:这其实是由成都商报营销策划公司负责执行的项目。营销策划公司是商报旗下一个产业型全资子公司,核心业务是城市营销、大型节会、企业营销及文创运营等。进军体育产业,也是顺势而为吧。

    国务院46号文件开启了体育大时代,一系列政策红利随之启动,体育产业成为蓝海;而我们身处的成都具备承办高规格国际赛事的能力与经验,也拥有大批体育爱好者及知名运动员;最关键的,还是人。商报记者在国内外体育赛事上的报道成绩有目共睹,营销策划公司也负责过全国第九届残运会(成都赛区)、成都国际马拉松等高规格赛事的策划执行等,有经验,有渠道,也掌握了大量的优质资源。目前,我们推出了《运动成都》周刊和“多动阵”微信公号,积极打造赛事IP,在体育领域寻求增量。

    03

    做先驱 但绝不做先烈

    媒通社:在产业发展方面,成都商报做得非常出色,不等不靠,积极完善造血机能,拓展媒体产业链,创设了一批优秀的公司,基本实现产业反哺主业。还请您详细介绍一下成都商报在这方面做出的努力、探索以及成熟的经验。

    陈海泉:首先一点,就是比最激进的慢半拍,比最保守的快一步。既要看到趋势,又要跳开陷阱;既不抱残守缺,又不盲目跟风。还是那句话:做先驱,但绝不做先烈。

    另一点就是我们的发展路径:项目化、公司化、资本化。在新产业的拓展上,先项目制运作,通过项目把团队聚集起来。项目发展壮大后,就成立公司,然后让公司到资本市场去游泳,接受资本的检阅。

    时势造公司。先洞察、再占位,然后是扶持、培育、资源倾斜。方向对了,就能迎来跨越式发展,最终对传媒主业实现反哺。

    媒通社:您指出“媒体融合还处于一个非常肤浅的、初级的阶段”。请问,您得出这一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就全国而言,媒体融合过程中表现出哪些显著的问题?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何在?如何去解决?

    陈海泉:核心问题在于还没有普遍找到有效的办法和路径。这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缺乏有效的融合手段。大多数媒体没有真正按市场规律、按媒体发展规律去进行有效的融合,要么靠行政命令捏合在一块,关起门还是各自为政;要么跟风搞个中央厨房,试图把所有东西放到一块熬一锅汤再装进不同的碗里,根本不考虑产品特性;

    第二,缺乏体制机制的配套,生产流程、组织架构、政策激励都跟不上;

    第三,缺乏互联网思维。有些媒体还在犯PC时代的错误,以前把报纸内容照搬到网站,现在搬到移动端,没有生产出符合移动传播特性的产品。

    要解决这些,首先是要克服对新媒体、新传播方式的畏惧情绪。传媒媒体的人完全可以玩转新媒体,我们要有这个自信,目前有太多案例有力地证明了传统媒体出身依然可以驾驭新的传播方式、足以领衔新的内容生产,诸多报业高管转战新媒体内容创业后,表现依然出色。再就是体制机制的配套。个人认为,这是制约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根本问题。要激活团队的创造力,体制机制是最好的荷尔蒙。商报旗下一想科技、四川名医、成都儿童团三个项目能够快速发展、在创立次年实现赢利,这与体制机制创新、创业团队持股密不可分,我们将公司的未来和个人愿景捆绑在一起,从根本上解决了动力问题。这也是大多数新媒体组织对待核心团队的普遍方式。当然,这里特指商业性、产业性项目,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项目另当别论。

    媒通社:目前,国内一些报业集团基本形成了转型模式,比如上报集团、浙报集团。还请具体介绍一下成都商报的转型模式,相较于前两者,其有何独特之处。

    陈海泉:在我看来,成都商报有别于上报和浙报,我们更强调从市场中来、到市场中去。浙报集团通过一系列收购实现了传媒控制资本,再由资本壮大传媒;上报集团则借力当地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从党委政府获得了巨大支持,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对上报集团的调研频次也可见一斑;而成都商报探索的是一条以媒体影响力为诉求,与市场、与资本接轨的道路。我们内部有一句话:在坚持正确导向、坚守社会责任的前提下,以资本是否埋单作为检验新媒体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投资机构的嗅觉才是最敏感的,市场会说真话。

    相对来说,如果成都商报有幸脱颖而出,这种模式会更具市场价值。首先,我们借力纸媒探索区域性,走刚需。“借力纸媒”“探索区域性”“做刚需”是相通的三个元素,任何地方的都市报都用得上;第二,商报引入的每一笔钱,都是从市场找来的。目前,商报系新媒体项目吸引外部投资近1亿,还有项目正在孵化。这说明,市场认可我们的产品,我们的产品符合互联网发展趋势;第三,既然是媒体融合,脱离了媒体影响力谈融合谈转型无异于沙上建塔。成都商报始终视内容生产为核心价值,对媒体责任和职业理想,我们是有坚持的。

    但也必须承认,条条大路通罗马,改革没有固定模式。企业的发展轨迹往往取决于历史存量、价值愿景和企业文化,尤其需要一支能够支撑其快速发展的团队。我最骄傲的是,成都商报去年同时推进几个创业项目并都在一年内有所斩获,依靠的就是一支具有强大执行力的团队。团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我也因此对成都商报的未来发展保持谨慎乐观。

    上一篇

    金融骗局“生活化” 虚实交织更具诱惑力欺骗性

    下一篇

    早评:沪指小幅低开 锂电概念股表现分化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