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莺歌
相对而言,陕西高校群近年整体势弱,是不争的事实。
最典型的,在全国范围内,原来提起交大,大家默认西安交大,而如今,则多指上海交大。与之相随的是,各类高校TOP10排名中,再难看到西交的名字。
知乎上,有这么一条问题,讨论热烈,“如何评价西安交大早年的辉煌与今日的没落?”
粉巷君(微信ID:nbdfxcj)梳理网友观点,大致可归结两方面:
先说内因,多集中于高校中普遍存在的管理思维保守、僵化,人员流动性差,新鲜血液注入少,教师待遇不给力等问题。
外因则包括,陕西区域竞争力弱,民营经济不发达、就业机会少,中央部委直属的985高校与地方管理脱节等等。
粉巷君(微信ID:nbdfxcj)今天想就网友集中讨论的外因入手,从校地合作的角度,探讨陕西高校军团崛起的可能性。
高校与地方本应是“好基友”
繁华都市中,一圈围墙,将高校与外界隔离开来。
但无数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关起门”来过日子,从来都只能吃糠咽菜。
从地方角度讲,高校落地发展,离不开它的承载。
比如说,办学规模要提升,得有土地保障;诸多变革创新,需要地方的政策配合;学生就业,离不开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师资力量要壮大,若能拿到更多的地方财政支持,岂不更好;科研成果转化,舍近求远总归很麻烦吧。
从高校角度讲,它又是地方竞争力的强大火力点。
首先,培养、输送大批人才,能够提升区域内劳动力素质,人才更新,对增强地方竞争力,具有“立竿见影”的现实意义。
其次,具备科研人才优势的高校是天然的产业孵化器,数量可观的科研成果,对地方创业创新、产业升级换代,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再者,高校内具有前瞻性的社会科学研究,能为地方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开出“趋利避害”的药方。
再不济,环境优美、书香浓郁的大学城,起码是点缀城市的一张靓丽“名片”;庞大的师生群体,也是地方消费的生力军。
一般而言,高校密集的城市,地方经济、创新能力、文化活力等等,都不会太差。
国内的例子就不多说了,这些年都在提“校地合作”,无非重视程度不同,有早有晚,有深有浅。这里举一个没有槽点的例子——斯坦福大学与硅谷的产、学、研合作。
硅谷崛起期间,姿态很开放,仅凭半个世纪前,斯坦福工程学院院长弗雷德里克·特曼,将校园土地租给科技公司使用这一点,恐怕在当下国内许多高校中还很难接受。
斯坦福大学扮演了很好的产业孵化器角色,其孕育出大量的创新创业主体,后来成为硅谷的生力军;而那些发展壮大的企业、科技大佬们也很厚道,不乏以合作方的身份回报母校,进一步巩固了斯坦福的世界名校水准。
陕西地方与高校“互相伤害”
陕西科教资源丰富是众所周知的,西安交大、西工大、西北大、西电……这些985、211高校,加之若干实力雄厚的科研院所,对外宣传时,总有一种“就问你服不服”的气势。
但谁都知道,陕西科教与经济“两张皮”。
举个例子,西电在IT领域那么牛,但毕业生都往深圳跑;长安大学被视为公路交通界的“黄埔军校”,西安的交通规划、管理却一塌糊涂……
其实不止是人才流失,科研成果外流的形势也同样严峻!前些年的数据令人尴尬,有媒体报道称,“陕西曾经出现超过70%的科研技术被外省买走的现象”。
甚至有学者认为,与地方经济发展脱节的高校集聚,不能称之为“优势”,反而是一种“负担”。在大量城市公共资源支持下,培养出来的人才、成果最终“孔雀东南飞”,实际是“亏本买卖”。
为什么会这样?其实把第一部分讲的反过来看,就明白了。
坊间传言,早些年修南二环,穿过长安大学校区,师生往返南院、北院很不方便,请求地方政府给修一座天桥,未允,学校决定自己修,政府要求不许有桥墩,于是就出现了那座横跨南二环的无墩“彩虹桥”,反而成了一道街景。
传言真实性有待考证,但前些年,高校和地方政府的关系“淡漠”,恐怕不会有太大争议。
本身,陕西经济结构依赖国企,活力就不足,区域就业机会少,人才流失严重,城市缺乏创业创新,很多领域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怪象,若不积极拉着高校一块谋事,白白浪费了这个火力点,城市竞争力徒增尴尬。
高校也很尴尬,一批批学生“远走他乡”都是小事,科学成果商业化和产业化方面,从实验室到生产线信息脱节,融资困难,成果“流产”见怪不怪,加之地方财政、政策支持有限,眼瞅着国内其它高校集团军从身后赶来,越过,走远……
在这条利益闭环中,地方、高校、企业,均成了输家。
当前这些动作值得鼓励
去年,陕西省委书记娄勤俭就曾借媒体指出,看似高校众多的陕西,实质上高校与地方的关系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亲密。由于体制机制等原因,属于中央部委的重点高校科研实力虽强,但与地方发展“脱节”。
娄的这段话,可以看作是陕西“校地合作”破冰的一个重要信号。
细心者也许注意到,今年以来,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多次到访包括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期间频繁提及“校地合作”话题——作为提升“大西安”城市竞争力的有效路径,当局已开始有意推动其价值。
接下来,便是如何落实的问题。
众所周知,陕西的高校,多始建于计划经济时代,围绕其落地的多为商业设施或居民区,并非是能促使科研成果转化成产业链的空间和设施。
为解决上述矛盾,今年以来,有几个大的动作值得关注。
像西咸新区与交大合作的“中国西部创新港”,与西工大合作的“翱翔小镇”,西工大与高新区合作的“飞天小镇”,与长安区合作的“飞翔小镇”等等。
尤其“中国西部创新港”,是教育部和陕西省共建的国家级项目,被视为夯实大西安新中心人才、产业、科研厚度的起手之笔,重振交大辉煌的扛鼎之作——如此高的评价,自然是有些料的。
比如,这个5000亩的产学研基地,集校区、镇区、园区、社区于一体,有点类似于牛津、剑桥那种,没有围墙,打破以往以教室、实验室为主的人才培养方式,和周围大量的创业空间、孵化机构相融合,非常利于信息交换,科研成果转化……
就国内目前高校模式而言,这种创新还是很有颠覆性的。话说回来,也比较符合西咸新区作为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定位——这是国务院对它定的调子。
总的来说,上述大动作有一个共性——跳出用地逼仄的市内城区,在生态或产业环境较好的开发区中,政府与高校携手推动集产、学、研为一体的基地建设。
其深层次意义则在于,为原本发展受限的高校,提供了一种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方式,同时用政策和环境集聚投资、孵化等机构,打通科研成果商业化、创业创新的环节障碍,提升西安产业活力,城市竞争力……
利好展望多说无益,毕竟见效还有个过程。这里要强调的是,“校地合作”破冰的趋势,观念的转变,对陕西,对西安,实在善莫大焉!
当然,陕西拥有80多所高校,数千家科研机构,除了上述几个例子,希望接下来,能有更多动作!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