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以来,伴随蓝筹股、周期股走强,IH当月和隔季合约连续多日出现升水。截至今日,IH主力合约升水持续时间已达13个交易日,创近两年来持续时间的新纪录。而IH主力合约上次出现较长时间的连续升水还要追溯到2015年5月牛市期间。
不少分析师认为,当下市场仍以大盘蓝筹为投资主线。IH合约升水状态的持续,间接反映了投资者信心的提升,长线依旧看多大盘蓝筹。
以股指收盘价和期指合约收盘价来计算价差,本周二,IF和IC当月合约分别贴水2.846点和2.659点。而IH当月合约则升水2.553点。
值得注意的是,据东方财富Choice统计,自8月18日以来,IH当月合约已连续13个交易日呈现升水状态,刷新了其近两年来升水持续时长的新纪录。IH当月合约自2015年4月上线以来,升水持续时间最长为16个交易日,发生在2015年A股牛市时期。
2015年4月-6月A股走势
此外,自沪指顺利突破3300点后,IF和IC主力合约的价差也有加速收窄的趋势。上周五个交易日内,IF当月合约除周三小幅贴水外,其余四个交易日均为升水状态。不过本周两个交易日里,IF当月合约再现小幅贴水。
期货合约的价格通常反映了市场对未来的预期,这和近期两市大盘蓝筹持续上行不谋而合。
今年指数的震荡上行,大盘蓝筹可谓功不可没。5月以来,大盘蓝筹稳扎稳打,持续走高。其中,金融股作为沪指上攻3300点的功臣之一,强势大涨。虽然8月底小幅回调,但招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河、浙商证券等金融蓝筹股均在8月底创下历史新高。而本周二,银行、保险板块也再度发力,全天涨幅领先。沪指在金融蓝筹带领下再创年内新高。
分析人士指出,IH当月合约持续升水,但IF当月合约短暂升水后再度贴水,说明在当下市场中,大盘蓝筹仍然是多数投资者关注的主线。方正中期研究院期指研究员相阳也同样认为,活跃资金普遍看涨大盘蓝筹的态度,推动了IH当月合约维持升水状态。
此外,本周二,IH隔季合约升水19.553点。该合约也连续10个交易日呈现升水状态,同样创近两年来升水持续时长的新高。分析人士表示,远期合约的升水幅度高于近期合约,说明资金对大盘蓝筹未来的走势预期较为乐观。
同时,与IH合约对应的上证50指数中,多数成份股未来将被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该人士认为,远期合约升水趋势有所扩大,也反映了投资者对明年海外资金的加入持乐观预期。
从近期A股市场表现来看,指数在上涨过程中伴随着成交量的放大,说明近期市场风险偏好得到明显修复,市场做多氛围已悄然增强。中银国际期货研究部期指研究员冯志刚认为,在宏观经济基本面、市场利率状况、货币政策、美联储加息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9月,股票现货和期货市场中期仍将呈现震荡上升趋势。
种种迹象表明,“嗅觉灵敏”的各路机构资金正在积极入市。
据公募基金的首席经济学家观察,外资在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后,不断通过沪港通、深港通流入A股市场抄底,一些险资也在明显加仓A股,养老金也入市操作。此外,近期无论是公募基金还是私募基金,其发行市场均明显回暖。
从大牌私募的发行来看,明显能够感受到高净值客户入市意愿的提升.
据统计,中长期业绩表现亮眼的高毅资产今年以来已发行近40只新产品,仅7、8月份就有15只新产品成立。同样坚守价值投资的景林资产,今年以来发行成立了20只新产品,仅8月份就发行了8只新产品;重阳投资今年来共计发行成立了14只产品,仅8月份就成立5只产品。此外,星石投资今年以来成立了8只新产品,王亚伟的千合资本今年以来成立了7只产品,7月份以来发行了4只新产品。
此外,从公募基金的发行来看,也能够明显感受到新基金发行市场的“暖意”。
据万德数据统计,从基金成立时间来看,8月份新成立的基金共计100只,共计“吸金”853.09亿元,无论是新基金发行数量还是规模,均较之前一个月大幅提升。数据显示,8月份新基金成立的数量较7月增长了近五成,而资金规模则是7月份的2.5倍。
从偏股型基金的发行来看,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8月份共计“吸金”241.66亿元,7月份这一数据仅为157.66亿元。
而如果再观察保险“大鳄”的动向,则更能看出机构资金明显的入市趋势。据统计,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以及中国太保三大保险巨头上半年大举增持基金434亿元,总计持有金额为2306.7亿元。
其中,中国平安对于基金的投资增幅较大,仅权益类基金上半年末的投资就达到了509.84亿元,短短半年时间增加了208.88亿元。此外,上半年对于股票的投资从去年末的1363.5亿元增加至2090.34亿元,增长了726.84亿元。
而随着A股加入MSCI,未来3至5年外资配置权重也会不断增加。广发小盘基金的基金经理认为,15%至20%的权重意味着2万亿至4万亿元人民币的配置需求,这些资金将会深刻影响A股市场的投资风格,因此在投资上会更加立足于中国的核心资源禀赋,抓住A股市场上具备国际比较优势的“中国的核心资产”。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观察到,从6月份开始就有一部分机构资金先后入场,一些外资也在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后不断通过沪港通、深港通流入A股市场抄底,此外,一些险资也在明显加仓A股,养老金也入市操作。虽然养老金入场资金量不大,但是其信号作用很大,表明养老金管理者对当前A股市场的认可。种种迹象表明,场外资金已经通过多种渠道入场。
在其看来,上万亿的余额宝存量反映出中国人投资渠道十分狭窄,4%的货币基金年收益率都会得到大家青睐。现在A股尚处于牛市初期,很多资金还没有从活期存款和货币基金流出,将来随着市场行情的确立,慢牛行情的热点扩散,可以预计将会有大量活期存款和货币基金流入股市。
沪上一家业绩优异的私募基金总经理认为,市场的运行方向很多时候是由增量资金决定的。在其看来,过去一段时间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市场的增量资金主要源于机构投资者,包括养老金、社保、企业年金、险资和外资,虽然短期而言在体量上有限,但这些资金“细水长流”,且资金质量较高,在市场中的存续时间也会较长。
上述私募基金总经理认为,未来流入中国股市的外资可能会达到4万亿元人民币。机构的增量资金不排除也会去买一些中小创,但是更多的还是集中在各行业的龙头以及价值股上。
不过,从近期记者对公、私募基金的采访来看,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开始关注成长股的投资机会,目前一些科技股,以及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投资机会已经出现,因此在保持价值类股票投资的同时,机构也开始逐步加大成长股的配置。
来源:中国证券网(ID:www_cnstock_com)
记者:史庭琦 吴晓婧 编辑 于勇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