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助力小微企业创新发展高层论坛”召开。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张茅表示,2013年以来,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坚持问题导向,着力在减少行政审批、降低准入门槛、精简工作流程、提高服务效率上下功夫,还权于企业,还权于市场,降低投资创业的制度性成本,促进营商环境不断改善。
每经编辑 张钟尹
每经记者 张钟尹
“至今年7月底,我国小微企业名录收录的小微企业已达7328.1万户,其中,企业2327.8万户,个体工商户5000.3万户。”9月2日,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张茅在“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助力小微企业创新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
张茅表示,目前,小微企业已经是我国市场主体中的主力军,成为扩大就业的重要支撑。
小微企业为我国经济不断注入活力,同时对促进就业起到重要作用。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每户小型企业平均能带动8人就业,一户个体工商户带动2.8人就业。
以浙江省为例,记者注意到,去年,浙江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共吸纳就业1923.3万人,占全省就业人口数的51.5%;全年新增就业116.2万人,贡献了80%的社会就业;平均每家小微企业带动就业7~20人,个体工商户带动就业5人。
在经济下行压力大、去产能任务繁重的背景下,我国就业不减反增,小微企业的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小微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常常处于弱势。张茅表示,各方面普遍认识到,小微企业非常重要,但也非常脆弱,在市场竞争中常常处于弱势,需要国家政策予以特殊支持。
2013年以来,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坚持问题导向,着力在减少行政审批、降低准入门槛、精简工作流程、提高服务效率上下功夫,还权于企业,还权于市场,降低投资创业的制度性成本,促进营商环境不断改善。
张茅介绍,根据互联网776万条相关信息分析,今年上半年,网民对市场准入环境的正面评价高达85.5%,比上年同期提高3.6个百分点。
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显示,从2013年度到2016年度,我国营商环境的世界排名每年提高6位,这几年共提高了18位,其中开办企业便利度大幅上升31位。
据了解,上述报告主要考察对中小企业的监管规则,通过11项指标的评估来反映企业生命周期全过程中的营商环境,被广泛关注和应用。
张茅表示,今后要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大门,降低准入门槛。要深化市场准入制度改革,改革一些不合理的门槛限制,促进各类市场主体繁荣发展。继续大力削减市场准入前置和后置审批事项,在简化“照”的基础上,减少和整合各种“证”,努力解决“准入不准营”的问题。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