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17年上半年上市房企业绩报告集中发布,业绩大增成为普遍现象,诸如碧桂园、富力、龙湖、旭辉在内的房企也顺势提高2017年度的业绩目标。
8月29日晚间,蓝光发展对外披露了2017年半年度业绩报告,其2017年1~6月间,实现签约金额302.74亿元,同比增长188.16%;签约面积为302.0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63.70%。
事实上,规模增长已是主流房企的追求,以成都为大本营的蓝光发展自2016年起加速推进全国化布局,报告期内布局区域销售业绩皆实现大幅增长。同时,《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研究发现,在其业绩大幅增长的同时,相应财务费用也在增加。
每经编辑 蔡雅芸
每经记者蔡雅芸 每经实习编辑梁秋月
蓝光发展披露2017年半年报,期内营业收入64.3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2.06%,实现利润总额4.3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604.8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272.79%。
蓝光发展一内部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由于房地产行业滚动式发展的特殊性,公司净利润大幅增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来自经营改善带来的提升,包括销售业绩的突破、精细化的公司管理、员工激励方式的改变等等。
市场及全国化布局方面,目前蓝光正以东进、南下战略推进全国化战略布局,在产品方面由刚需住宅向改善型住宅产品战略转型,推出的改善产品系列包括“公园系、雍锦系”。
报告显示,上半年蓝光在本土成都的签约金额以108.06亿元成为业绩贡献度最大的区域,其后是华中、华东区域签约金额分为61.28亿元、61.97亿元,滇渝区域的50亿元以及北京区域的21.39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蓝光在省外区域的增长也较亮眼。在其布局的五大区域中,成都区域、华东区域、北京区域的签约金额同比增长均超过了200%,其中北京区域以280%的签约金额增幅成为增长最快的区域。
另外,半年报中披露,2017年下半年蓝光的房地产项目计划新开工面积319.94万平方米,其中华中、北京、成都地区计划开工面积分列前三。
蓝光发展半年报披露,报告期内,蓝光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分别为4.79亿元、3.93亿元,同比增加40.21%、18.6%。公司称,分别系“公司规模扩大且加大改善性产品推广力度所致”以及“公司规模扩大且加大了重点目标城市布局,管理费用增加所致”。
蓝光发展2017年半年报显示,随着并购力度的加大,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今年报告期内为-68.83亿元。2016年上半年,同期为-9612万元。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蓝光共获取了12宗新增土地,共计耗资逾120亿元,涉足的城市包括太原、杭州、昆明、合肥、惠州、南昌等。
此外,在今年6月,蓝光以总价34.05亿收购中民嘉业投资有限公司持有的成都海润置业有限公司全部股权及债权,获取成都海润位于成都市双流县九江镇通江社区目标地块全部的开发建设权。8月又以1.7亿元收购南通如皋市一幅商住土地。
蓝光发展副董事长、总裁张巧龙在8月海南博鳌房地产论坛上表示,蓝光的全国化布局是依据“高价值、高增值、低存量”的城市,围绕核心城市群进行布局的。
他认为,现在房地产市场的结构发生了变化,第一个是区域结构,关于城市群的发展,核心城市在向周边三四线乃至于四五线城市发展,在这部分的核心区域打攻坚战,有可能在三四线去找到很好的发展机会,在这些地方,我们的土地价格还有只占到成本1/3或者1/4的机会。
他继而表示,蓝光在2016年大力运用收并购、股权合作等多种模式储备土地资源占比超六成。对于收并购方面的拿地准则,他表示蓝光有自己的“标尺”,一是坚持以住宅为主,体量太大的综合体暂不考虑,二是尽量在蓝光已进入的区域城市进行进一步的收并购,三是倾向于获取后具备快速开发资质的项目,四是利润最重要,10%以上的净利是基本门槛。
在全国化的过程中,如何管理区域公司成为蓝光需要考虑的要点之一。蓝光于7月15日发布公告推出“蓝色共享”事业合伙人计划,要求总部一级职能部门中心总经理级及以上人员、区域公司及城市公司经营班子人员、其他关键人员等为强制合伙人,总部正式员工,区域公司、城市公司及与项目经营直接相关的正式员工为自愿合伙人。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