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5日至27日,由太和智库发起主办,每日经济新闻战略合作的首届“太和文明论坛”在北京举行。在8月26日下午人工智能相关议题的讨论中,专家们表示,目前,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基础的高新技术,正在促进人类社会跨产业、跨体制的发展变化,同时,科技的发展也让人工智能在今天开始重新定义这个世界。
每经记者 张斯 每经编辑 卢祥勇
大中华区首席技术官、IBM中国研究院院长副院长沈晓卫在主旨演讲中表示,人工智能在一个可预见的将来应该有四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一是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的创新;二是人工智能与行业结合,解决行业中的问题;三是人工智能如何与一些其他的新兴技术,如区块链技术、云计算等做结合;四是构建全新的或者是下一代的计算能力,以此保证人工智能高速增长的趋势。
但同时,沈晓卫也指出,人工智能是一个工具,这个工具不是说要取代人类,也不可能在今天取代人类,而是一个人机同行的概念。
在沈晓卫看来,人工智能要获得成功一方面是技术的突破,另一方面还要依赖于持续不断的商业成功,而如今的时代正好符合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环境。
事实上,人工智能已经有了近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为什么今天才算人工智能的黄金时代开始?这个时代的标志是什么?
沈晓卫认为,人工智能算法上、芯片上的突破,以及一些新的人工智能的应用的突破,包括在一些万众瞩目的比赛中人工智能如何战胜了人类,这些事件的组成,都是人工智能黄金时代的标记。
在现场,沈晓卫介绍了“IBM绿色地平线计划”。2014年,IBM与北京市政府签署协议。该计划利用IBM认知计算、大数据分析以及物联网技术的优势,分析空气监测站和气象卫星传送的实时数据流,凭借自学习能力和超级计算处理能力,实现对北京地区的污染物来源和分布状况的实时监测。
“今天是一个大数据背景下的人工智能,除了技术本身的突破,更多是从大数据中学习到新的知识,应用到行业中。”沈晓卫表示,今天讲AI更多的是增强智能,是一个人机同行的概念,把人工智能的技术应用在行业中,解决行业的问题。但对于未来,沈晓卫认为,对于前方仍然存在许多未知,我们只能看清很近的一段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