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区域金融中心的形成:一靠经济实力 二靠机构捧场

    每日经济新闻 2017-08-23 02:03

    一个城市是不是金融中心,首先看能不能吸引银行等金融机构入驻;其次,是银行会不会来,这就要看城市的业务量大小,也就是居民经济水平和企业数量。

    每经编辑|每经记者 王小璟 每经编辑 姚祥云    

    每经记者 王小璟 每经编辑 姚祥云

    如果将资本比作血液,那么实体产业就是躯干,金融中心则为心脏,源源不断地把血液送到全身各个器官,支撑其运行和发展。

    全国已有多个城市提出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如何判断一个区域是否形成区域性金融中心?中国需要几个金融中心?怎样才能够建设成为区域性金融中心?

    针对上述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专访了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肖金成。

    区域性:任何金融中心都是区域的

    NBD:不少准一线城市都提出要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那么,各大城市的动力和原因是什么?

    肖金成:城市规模越大,就会有一个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过程,意味着一些现代服务业在往大城市集中。由于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成本也在提高,一些低端的产业,就要被挤出去,比如一般的制造业、批发市场等在大城市很难生存。取而代之的,就是现代服务业,而现代服务业主要就是金融业。

    金融业占地比较小,主要集中高素质人才,而且不是劳动力密集型的,可以说是一个城市现代化的标志。大都市希望吸引更多金融机构,金融机构也希望在大都市对接人才和业务。

    NBD:您认为,全国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应该有几个?

    肖金成:任何金融中心都是区域性的,不可能覆盖全球或全国。一个国际化金融中心,业务是跨国的,可以很远,但一直有一个辐射半径,距离越远,辐射力越弱。所以,金融中心是区域性的,不可能说一个城市建成后,其他城市可以不搞了。上海是国际金融中心,但全国就一个肯定是不够的。

    NBD:如何判断一个城市是不是金融中心?

    肖金成:一个城市是不是金融中心,首先看能不能吸引银行等金融机构入驻;其次,银行会不会来,要看城市的业务量大小,也就是居民经济水平和企业数量。

    金融中心也是竞争的结果,不是说挂个牌子就是金融中心。现在很多区域喜欢挂牌子,但挂牌子后,金融机构不来,就白费了很多心思,有很大浪费。

    市场化:金融机构不会凭感情投票

    NBD:在您看来,一个成功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应该具备哪些特质和要素?

    肖金成:首先,一个城市要成为区域性金融中心,那在这个区域里,其一定是个经济中心,这就要求城市的辐射半径比较大。具体来讲,就是周边地区都要来这个区域办理业务,然后规模要比较大,规模大意味着区域资源经济要素很多,金融机构能够到这里取得比较好的效益。

    总之,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形成,很关键的就是市场化的作用。金融机构都是用行动来投票,不是感情。

    NBD:对于交通不占优势的内陆地区,例如中国广大的西部,应该如何发展区域性金融中心?这对于带动整个西部地区的经济有何意义和作用?

    肖金成:西部可以不止两个。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发展思路,每个金融中心也都有一定的辐射半径,比如,成都、重庆、西安等都有可能。中国很大,区域性较明显。

    虽然互联网时代,这种空间距离弱化,但互联网不能完全替代人的作用。这种空间特点还会一直存在,区域一定是由近及远,形成特征,这个区域化不可消除。

    NBD:在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建设热潮中,您作为知名学者,对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有什么建议?

    肖金成:吸引金融机构到本地区发展业务,对区域发展是有利的,对城市发展也是有利的。我们国家现在金融业发展得并不是很充分,但是金融机构的竞争是很激烈的。当然,这种竞争是正确的,很多情况下,金融中心就是在竞争当中发展起来的。

    一个区域要成为金融中心,要根据自身的客观条件,而不是仅凭主观愿望或者自己定位,要看看周边城市。当然,如果有条件竞争,就要去建设。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图解成都金融

    下一篇

    天府国际基金小镇:寻找中国西部投资机会的“桥头堡”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