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舍瓦
对于“西商”这个概念,官方将其从“故纸堆”翻出来,并邀请柳传志、马云、郭广昌、沈国军等商界大佬前来助阵——耗费如此精力,其意义不大可能是“老瓶装新酒”,简简单单热闹一场。
细心者会发现,从城墙上的一个烟头开始,王永康给这座城市开出的系列“药方”,均体现着举重若轻、标本兼治的显著风格。且这种风格,正逐步为西安官场和民众两个层面,熟识并称道。
开出“西商”的方子,这回瞄准了哪些“痼疾”呢?
其实不难回答!
很多城市问题,追到根上,是观念问题。
西安的傲慢与保守,在某部曾被禁的文学作品中,描述得颇为形象。这种观念影响下的城市,一个显著特征是,崇官轻商,缺少商业文化与思维……故而,置身经济时代大浪潮中,很长一段时期,西安无所适从。
对西商大会,粉巷财经(微信ID:nbdfxcj)高看一眼的原因,正是基于此。
就短期而言,其目的是招商引资;
就中期而言,高举高打“西商”牌,非常利于重商氛围的营造,剔除社会保守心理;
长期目标则在于,通过重商亲商,做大民营经济体量,改变西安当前房地产占比过高、民营企业积弱的经济结构,从根上解决民生、就业等诸多深层次的城市发展问题。
两种观念:“崇官守旧”VS“重商创新”
由于历史原因,西安的情形比较复杂。
这座城市传承了太重的“皇城文化”,即使千年演变,亦未能彻底卸下“偶像包袱”。一城文化半城神仙,抬脚落脚都是文物,城墙上的埙声响起,骨子里的“皇城”血液还会澎湃。
加之解放后,尤其60年代,因国家战略需要,搞三线建设,西安布局了大量的军工、重工企业,导致经济结构方面,国企占比居高不下,而民营经济则始终活跃不起来,商业文化、重商氛围比较匮乏。
这种历史沿革下的西安,思想观念和社会心理普遍保守。
举个例子,小孩大学毕业找工作,一定要体制内。进政府做官光耀门楣,再不济也得国企,要进了私企,全家都觉得脸面无光。如果毕业创业,没有稳定工作,恐怕更会被冠以“瞎折腾”之名。
其实,对比陕西与浙江、福建一带的小孩教育方式,也是蛮有趣的。
前者“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后者则带着孩子从小做生意,学能上则上,绝不硬上。记得六七年前年,采访过一家西安某福建商会,对接人约么十八岁,当时已经跟着老乡做电梯生意。
选择,自有其潜移默化的成因,谈不上孰对孰错,学校和社会都是学习的过程。
但现象背后,折射出西安人的轻商意识,则断不容忽视。这座城市安逸太久,“咥一碗嘫面嘻嘻哈哈。”在经济时代的大浪潮里,一朝惊醒,发现已无所适从。
所以说,“废都”之废,不在形,在于神。
拿西商大会来讲,还有人心里犯嘀咕,“西商大会有几个西商?”
纠结于此便有些肤浅了。
这里的“西商”,既不单纯是对明清符号的传承,也不单纯是西安商人的特指;西商大会,也绝非一场单纯的招商活动。
其更大的意义在于,通过泛西商的概念,广邀全国乃至世界商业力量汇集西安,刺激并打破崇官守旧的社会心理,营造浓厚的重商氛围和商业文化,扭转西安当前略显保守的城市形象。
——观念不改,一切枉然。
一种深意:改变经济构成,做大民营经济
长远来看,叫响“西商”名号,营造重商氛围,非常利于民营经济的成长。
粉巷财经(微信ID:nbdfxcj)此前文章曾多次提到,西安当前经济结构中,房地产、国企比重过高,而民营经济体量偏弱,GDP占比大概只有52%,这个比重其实很低,与杭州、成都、重庆等区域中心城市相比,普遍相差10-20个点左右。
在城市发展竞争中,民营经济是一把利器。
其效率高,创新强,活力足,能够优化经济质量,留住人才、增加就业、提高收入、做大GDP、增加税收,税收增加了,政府才更多钱投入公共事业和城市建设——稍微有点经济学常识,应该明白,民营经济之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重要性。
前两天,西安某国企工作的一位朋友还在吐槽,西安民营企业太少,像联想、复星这种能够在全国提名叫响的民企更少,想跳槽多挣钱,实在机会寥寥。这位朋友北大毕业,谈到当年回西安工作,言辞之间,颇有些怅惘。
今年7月,大西安提出,到2020年,GDP要达到1.3万亿,城市竞争力在全国同类城市中排位显著提升;但截至2016年,西安与咸阳GDP合计8653亿元。
要追赶超越,实现目标,民营经济是首要发力点。在有关官方文件对未来西安的描述中,亦着重提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大幅提升……”
我们高看西商大会一眼,也是基于这一层面的原因。
其终极目的,是要改良西安经济结构,做大经济体量,解决民生、就业……这些深层次的城市肌理问题。从这点来讲,它其实是大西安“民营经济倍增计划”的创新实施,有力践行。
一点建议:应构建西商联盟总会
犹记数月前,“西商大会”相关新闻刚出来时,不知情者,以为“造词”。
的确,“西商”这张牌埋得太久。作为明清时期,与徽商并雄的商业资本集团,山陕一带的商人,曾经也是很牛掰的。
就眼下而言,这张牌还需要高举高打,坚持长期打,“西商”的DNA需要重启。
回溯这届西商大会,两大看点。
其一是聚合浙商、从西安高校走出去的商界大佬,如马云、柳传志等,化身“新西商”,为西安带来投资;其二借助这些大佬们的影响力,为“西商大会”站台,打响了“西商”的品牌。
马云一夜难眠,为西安思考三个问题:
一个古都如何变成商业之都?
一个历史名城如何变成时尚名城?
一个原来良好的工业科技之城如何变成高科技、黑科技、硬科技之城?
以史为鉴,有人试图回答了上述问题:
唐长安之所以能成为独霸天下的国际化都市,商业繁荣发展,并不仅因为这里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还有重商氛围,大唐西市就是典型代表;再者,仰赖于管理者开放包容的气度和城市孕育出来的多元化文化,各方人才得以吸纳——不管是对今天的西安变成商业之都,还是时尚之都,亦或高、黑、硬基地,道理同样适用。
一言蔽之,重商、包容,发挥民营经济活力。
比如,西商大会后,可考虑联合史贵禄、吴一坚、郭家学、马悦等本土民营企业家,成立西商联盟或者西商总会,由柳传志等“新西商”大佬担当荣誉会长,进一步挖掘西商基因,学习、发扬商帮文化,进而带动更多西安民营企业家,相互帮扶,共同发展。
举个简单的例子,前文提到的某西安福建商会,逾百名成员在西安做生意,问起他们早年间创业历程,多是老乡带老乡来到西安,你开发楼盘,我提供管材,他提供石材……如此相帮,企业、身家快速积累。
在粉巷君(微信ID:nbdfxcj)看来,西商大会能够聚合商业资源,拉动投资,营造重商氛围,长远而言,做大民营经济体量,改观经济结构——“西商”策略,意义深远!
“一带一路”等宏观战略和诸多政策叠加下,它实际上,为西安开启了一种自我驱动的模式,是有望颠覆“守旧”气质,改变城市未来走向的。
接下来,该如何加速驱动,追赶超越,兑现机遇价值,且看王永康的“西商策”!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