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贼多营业额少 广州无人零售小店“熊当家”开业3个月关张

    每日经济新闻 2017-08-21 23:41

    炒股不能“熊当家”,“熊当家”会砸跌股价;那么,无人便利店要是出了个“熊当家”呢?

    2017年4月,熊当家在广州天河核心商务区域的一栋写字楼内开张。但这个传统非智能化无人零售小店每天营业额仅为两三百元;而随着曝光度日渐增高,偷盗现象增多。

    最终,贼多营业额少,熊当家在6月关张了。8月20日,创始人张能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讲述了熊当家遇到的“经营熊市”。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项义妹    

    每经记者 项义妹 每经编辑 宋思艰

    日营业额两三百元难付租金

    熊当家位于广州天河区石牌桥的写字楼天俊阁正门大堂内,该写字楼左邻体育中心,右边是太古汇,正对万菱汇商厦,属于天河区的核心商务区域。

    熊当家是今年4月开业的。创始人张能以4000元/月的租金租用了天俊阁大堂数平方米的空间,主要售卖饮料、面包、零食、雨伞,盆栽等。张能创办熊当家的初衷是为了给天俊阁写字楼内的人提供便利,但由于没有雇到合适的店员,便干脆做成了无人零售模式。

    有别于目前备受关注的智能化无人便利店,熊当家是一家靠顾客自觉和道德运营的传统非智能化无人零售小店。小店主要由几个货架和一个冰箱构成,里面的商品明码标价,顾客根据商品价格自行通过现金、微信、支付宝扫码等方式付款。

    不过,该店开业仅仅3个月,就关门了。在张能之前的构想里,熊当家商品毛利率平均在35%左右,如果一天营业额能达到1000~2000元,完全可以覆盖租金成本,模式可行的话,还可以推广到其他写字楼。

    而现实情况是,熊当家的顾客以写字楼内的白领为主,由于小店空间有限,商品品类较少,并且附近就有便利店,所以熊当家每日的营业额不过两三百元,实在难以维系每月4000元的高额租金。

    此外,随着媒体的曝光,熊当家吸引了写字楼外的顾客前来,偷盗现象大量增多;并且由于场地属于公共区域,没法跟物业签署合同,也没能办成营业执照,这些构成了熊当家关店的重要原因。

    据张能向媒体透露,场地租金、订做货架和进货总共投入4万元左右,最后亏了3万元。

    对于创业的失败,8月20日,张能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坦承,最大的原因就是选址不当和租金成本高,并且对于顾客消费偏好和每日的销售情况没有做好前期的市场调查,过于乐观。

    创始人:“一定要有专门的技术系统”

    熊当家是在今年6月底关门的,当时正是智能化无人零售店获得前所未有的关注之时,巨头和资本纷纷涌入,F5未来商店和缤果盒子等融资消息接踵而至,随后,阿里入局更将无人便利店关注度推向高潮。

    分析在智能化无人零售站上风口时倒下的熊当家,零售连锁及战略管理专家陶文盛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传统的非智能化的无人零售小店肯定是很难生存的,没有监督的体系制度,仅仅靠人的道德去维系太难了。

    张能对记者表示,当初开店时还没有了解到智能化无人零售模式,但对于偷盗问题不是没想过。当时只是觉得在广州雇佣一个店员,月工资起码3000元以上,而无人售货店即使有商品丢失,价值也不会超过3000元。

    张能不建议再做这种传统的无人零售小店,他认为,除风险太大之外,缺乏清算系统也是“硬伤”,很难靠人工对货、对账,他表示,做无人零售“一定要有专门的技术系统”。他看好目前的智能化无人便利店,认为能有效防止偷盗,且对于货品的管理更为高效。

    陶文盛也表示,目前市面上的智能化的无人零售店,一是能解决员工成本的问题,这是很显然的;其次,智能化系统管理能有效防止偷盗;三是可以实现智能化补货,且能对客户的消费数据进行精准分析,这个对于零售很重要。不过,相比之下,智能化无人便利店的推广成本很高。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杭州市检察院依法对“蓝色钱江放火案”被告人莫焕晶提起公诉

    下一篇

    成都封杀“格子铺”:严禁以虚拟、划线等形式分割转让商铺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