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牛在中国的商标权纠纷仍在持续,包装商奥瑞金、零售终端永旺超市先后被卷入红牛商标权的“世纪之斗”。如今,纷争的双方似乎开始了正面交锋。
泰国许氏家族及泰国天丝医药保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国天丝)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供的一份资料称,作为全球红牛品牌及“红牛”商标的创始者和所有者,TCP集团成员泰国天丝及许氏家族宣布,已向严彬及其拥有或控制的数家公司提起法律诉讼。
至于红牛纷争的进一步升级,泰国天丝称,其试图与严彬达成“公平友好的解决方案”。但是,严彬“一直未予理会”,这令许氏家族“深感失望”。 因此,许氏家族“只能诉诸法律”。对此,记者未能获得严彬方面置评,而截止目前华彬集团也未向外界披露过纷争过程。
每经编辑 赵天宇
每经记者 赵天宇 每经编辑 姚治宇
经泰国许氏家族发源的功能饮料“红牛”,经严彬之手,在华畅销已有20多个年头。
记者获得泰国天丝及许氏家族方面提供的资料显示,“红牛饮料最初是由许书标先生(Chaleo Yoovidhya)于1975年研发成功的。随着红牛在国际市场的成功,1993年许书标先生在海南省创立了红牛在中国的第一家工厂,并以中文‘红牛’命名,将红牛饮料引入了中国。海南是许氏家族的老家,也是许老先生父亲的出生地。”
记者注意到,从股权上看,中国红牛从来不是由严彬完全控制,而且是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从一开始,在中国设立的关键市场主体——红牛维他命——其控股方与管理层就分别代表着两方的利益。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牛维他命)通常意义上被认为是中国红牛的主体公司,由许氏家族的红牛维他命饮料(泰国)有限公司控股,但董事长一职由严彬担任。
泰国天丝及许氏家族方面提供的资料显示,1995年,许氏家族与包括严彬先生在内的其他股东合资成立了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合资公司)。资料称,出于彼时对于严彬先生的信任,许氏家族任命其担任合资公司董事长并管理红牛在中国市场的业务运营;而许氏家族,自合资公司成立之日起就是合资公司的控股股东,并持续为合资公司的运营和发展提供支持,包括提供相应的财务支持、工艺技术、产品配方及商标许可等。
泰国天丝及许氏家族认为,红牛品牌在许氏家族与其国际合作伙伴多年经营下取得了成功,许氏家族持续努力的为合资公司提供的这些支持是红牛饮料在中国取得巨大成功的关键性的因素之一。
随着在华商标权到期,双方的摩擦也愈发明显。泰国天丝及许氏家族方面明确指出,2016年10月,泰国天丝对合资公司的红牛商标许可协议到期,且未予续期。
记者注意到,2005年、2009年、2012年,华彬集团先后成立了红牛维他命饮料(湖北)有限公司、广东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和红牛维他命饮料(江苏)有限公司。这3家市场主体,生产和销售业务兼备,由华彬投资(中国)有限公司(简称华彬投资)100%全资持股,而华彬投资是华彬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泰国天丝及许氏家族认为,“严彬先生在合资公司体系之外设立了多家由其个人全资所有的公司,这些公司在没有取得任何商标许可、也未经其他合资方同意的情况下生产和销售红牛产品,将红牛在中国的业务据为己有”;“在严彬先生的实际操控下,持续盈利的合资公司从未向作为合资公司大股东的许氏家族分配过任何利润”。
泰国天丝及许氏家族方面称,“这些行为显然违背了当初合资各方设立合资公司的精神,违反了合资公司的公司章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也侵犯了合资公司及包括北京市怀柔区乡镇企业总公司在内的其他股东的合法权益。”
泰国天丝及许氏家族认为,“严彬先生的上述行为已经明显对’红牛’商标构成侵权,同时也剥夺了合资公司及其股东本应获得的合法经济利益。” 许氏家族表示诉诸法律追究严彬及其侵权公司的法律责任,同时防止新的侵权。
记者试图联系红牛维他命以及华彬传媒公司媒体部,希望核实此事并获取回应,由于正处周末,截至发稿未获答复。关于此番提起诉讼的具体涉及对象,以及法院受理情况,目前泰国天丝方面未作进一步明确说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