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行的公共自行车业务是赢利的,但共享单车盈利不盈利,从财务报表上看并不知道。尽管它被誉为共享单车第一股,但和摩拜、ofo之间的业务重合度并不高,本质上永安行更像是一家传统得不能再传统的企业,当然,在财务上也是一家看起来非常健康的公司。
每经编辑 王飞
王飞
不能快速上市的共享单车公司,不是好共享单车公司。
8月17日,N永安行上市首日,不出意外上涨了43.99%,收盘报38.66元。按照公司16日发布的公告,公司A股股本为9600万股,其中2400万股将于8月17日上市交易。
永安行同时披露了2017年半年度财务报表: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74亿元,同比增43.46%;净利润6135.51万元,同比增长20.99%。
根据公司财务报表介绍,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上升105.14%,主要源于经营业绩的增长及无桩共享单车等新兴业务的开展,使得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显著增加。
在5个月前,凭借着一份“已经盈利”的招股书,永安行已经冲击过一次IPO。但因为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原因,那一次上市在倒计时的几天里突然一脚急刹车之后中止了。
根据永安行招股书显示,在2014年至2016年期间,永安行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81亿元、6.19亿元和7.7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6831万元、9339万元和11653万元,年复合增幅达28.27%。
在2016年的收入中,公共自行车系统销售收入和运营服务收入分别为2.39亿元、5.34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分别为30.9%、68.9%,而用户付费共享单车、骑旅业务收入分别为36.8万元和96.5万元,占比仅为0.05%和0.12%。
简单来说,永安行的公共自行车业务是盈利的,但共享单车盈利不盈利,从财务报表上看并不知道。
永安行和我们熟识的、市场上打得最火热的摩拜单车、ofo小黄车也有所不同——永安行自行车租赁以有桩租赁为主,主要客户也是政府机构、覆盖范围其实是在三线以及以下市县。
目前,市场上竞争最激烈的摩拜和ofo看起来似乎还在不停的烧钱。相比之下永安行的利润表看起来要舒坦得多——永安行不光盈利,而且逐年增加,这也是它能在国内上市的基本条件之一。
根据公开信息:2014年,永安行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30万元;年底总资产为7.59亿元;2015年,永安行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339万元;年底总资产为9.64亿元;2016年,永安行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6亿元;年底总资产为13.04亿元。
而2017年永安行披露的半年财务报表中——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74亿元,同比增43.46%;净利润6135.51万元,同比增长20.99%。
数据一直在涨,但细数永安行的过去,其实和共享单车没有太多的联系。2015年6月,永安行第一次闯关IPO,因市场暂停IPO而没能如愿,而在当时,其实也还没有太多的“共享单车”的概念。
2016年11月,这家在公共自行车租赁领域深耕6年之久的老公司突然宣布,在成都试水无桩共享单车……这颇有些从今年开始一些互联网公司突然高喊“我们其实一直是人工智能公司”的感觉——你说它是吧,好像不完全是;说它不是吧,又好像确实有那么一点。
尽管在公开的财务数据中,永安行的现金牛不是共享单车,甚至可以说无桩共享单车和有桩公共单车是对冲业务,但永安行还是决定趁着共享经济大热的这个风口把自己推上市。
今年3月,永安行突然宣布完成上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由于投资方为蚂蚁金服、IDG资本和深创投等8家大型机构,后又与芝麻信用合作推出“免押金扫码租车”服务,继续捆绑“共享单车”的概念。
然而随后不久,永安行又突然拒绝了这个豪华的投资团,宣布终止这轮融资,同时宣布已通过IPO审核,即将上市。
再之后,IPO又突然中止了——永安行发布公告称因为媒体质疑事项,出于对投资者的保护,所以不得不暂缓IPO进程。
在永安行给出的财务报表中,2016年用户付费共享单车业务收入仅占永安行营收的0.05%。而销售公共自行车系统业务、提供公共自行车系统运营服务,这些业务才是永安行真正的收入来源。
尽管主要盈利依然来自有桩,但共享单车在永安行的重要性可以从几次冲击IPO的招股书中看出来:在最早的一版招股书中,共享单车一词出现不足10次;在去年的招股书中,共享单车一词的出现次数爆炸式地上涨到了237次,似乎已经成为了永安行上市的“主要故事”;而在这次最新的招股书中,“共享单车”字样被添加至245次,而在财务报表中提到了2次,都跟收入增长产生了联系。
永安行力排质疑,把自己跟“共享单车”这个风口绑得越来越紧。这半年的时间,永安行其实是在试图证明:我不仅老业务赚钱多,新业务增长还快。
“2017年1~6月,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上升105.14%,主要源于经营业绩的增长及无桩共享单车等新兴业务的开展,使得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显著增加。”
“收入等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为公司凭借我国公共自行车行业的持续发展和自身的各项优势保持着业务的快速增长势头,以及本年用户付费共享单车等新业务贡献收入增加。”
保持健康现金流的永安行,对于“共享单车第一股”的概念,怕是坚决不想让给小黄和小橙。
摩拜单车和ofo小黄车之间,在到底谁是市场第一的话题上,经常掀起口水战。以至于大家早就已经不关心谁是市场的第三了。
尽管永安行被誉为共享单车第一股,但和摩拜、ofo之间的业务重合度并不高,永安行目前的盈利也绝不是主要来自于无桩共享单车。
不过,永安行在招股书中的“特别风险提示”中提到了三点:用户付费无桩共享单车模式对发行人未来业务影响的风险;政策支持持续性的风险;物价大幅上升导致系统运营服务类项目成本增加的风险。
除了政策持续性相关的风险,在两次招股书的特别风险中,永安行都始终提到摩拜单车、ofo小黄车对于永安行的风险。永安行提到:“有桩和无桩两种模式各有优劣、相互补充、各自有适合开展的地点。共享单车与有桩公共自行车存在竞争,目前,共享单车与发行人业务是一种错位竞争和差异化竞争的关系。”
可以说,永安行提到的是无桩共享单车规模效应下的风险;也提到了两种产品其实在不同的市场需求下,互不相干。
而相比强调技术品牌、效率运营,时刻踩在风口上的摩拜单车和ofo小黄车来说,永安行是一家传统得不能再传统的企业——它的核心业务是公共自行车系统的研发、销售、建设和运营,主要收入也来源如此,当然也是一家看起来非常健康的公司。
从这一点来看,永安行并不是没有机会。它的机会就是当对手的单车开始进入大规模损坏期的时候,永安行就可以带着从有桩单车和二级市场上募集到的钱,来一次漂亮的后发制人。
(本文授权转载自PingWest品玩,微信ID:wepingwest,作者为PingWest品玩新技术条线主笔)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