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在2017中国大数据产业生态大会上,中国大数据产业生态联盟发布《2017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
每经编辑 李彪
白皮书指出,数据服务、基础支撑和融合应用相互交融,协力构建了完整的大数据产业链。
其中,基础支撑层作为大数据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其2016年的规模为1335亿元,预计2017年的规模为2246亿元,增长68.2%,而到2020年产业规模将达10700亿元;融合应用层是大数据产业未来迅速发展的着力点,其2016年的规模为13000亿元,预计2017年的规模为16998亿元,增长30.7%,到2020年产业规模将达38000亿元;数据服务层是围绕各类大数据应用需求提供的辅助性的服务,2016年的规模为202.9亿元,预计2017年的规模为326亿元,增长60.6%,到2020年产业规模将达1350亿元。
对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粗略统计,大数据产业2016年产业规模达14500亿元,2020年将达5万亿元。
2016年大数据产业逐步形成了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为集聚发展区的发展格局,产业生态日渐成熟。其中,在西部地区中,四川和贵州处于发展的领衔地位。
从企业分布上来看,大数据企业具有明显的时空聚集特性。大数据企业的注册地多集中于华北(52.95%)、华东(26.16%)、西南(8.33%)和华南(5.38%)四大地区。从企业业务的空间分布来看,华北(30%)、华东(22.47%)和华南(18%)是最主要的区域。
白皮书指出,未来,无论是针对大数据产业的投融资,还是产业业务拓展,华北、华东、华南无疑都是企业关注的重点。此外,华中地区和西南地区(如重庆和成都)随着大数据业务和理念的渗透与发展,也可以作为企业未来开辟业务的集中关注区域。
国内大数据产业发展迅速、前景可期,但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比如:大数据交易市场仍存在不规范、混乱的问题;大数据企业因快速发展,在管理、组织文化建设等方面仍存在短板等。
为此,白皮书建议,大数据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国家给予政策扶持,大数据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企业和投资机构的配合。
每经记者 李彪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