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梁薇
每经记者 梁薇 每经编辑 杨翼
大众汽车“柴油门”电影还没杀青,如今“垄断门”这个大IP又横空出世。
自德国《明镜》周刊揭露德国车企巨头在排放处理系统上联合造假后,“垄断门”事件便持续发酵,一个星期以来,剧情跌宕,不断有猛料被曝出。一会儿是大众汽车主动检举自己与同行的秘密垄断行为,一会儿宝马集团否认存在垄断,并且要与戴姆勒暂停合作。7月29日曝出的最新消息显示,大众汽车上周又向德国反垄断部门递交了一份材料,直接把其好朋友博世也捎上。这一幕幕大戏简直比《甄嬛传》还精彩。
由于此次事件的主角都远在德国,因此国内读者接收到的信息可能比较杂乱,今日NBD汽车(微信号:NBD-AUTO)就在此给诸位还原下过去一周事件的完整经过。
宝马置身事外?
事情的导火索是,7月21日德国当地媒体《明镜》周刊发文称,德国车企巨头从1996年开始就对一些零部件价格和技术进行合谋垄断,并且在排放处理系统上联合造假,德国几大汽车企业——大众汽车及其旗下子品牌奥迪和保时捷,以及戴姆勒、宝马一个不少,全都是这个“卡特尔”联盟的一员。
这篇报道直接点爆了整个德国汽车行业,其中不仅提到各大企业合谋造假的一些细节,更指出大众汽车去年6月已主动向德国反垄断部门告发企业间的垄断行为。“盟友”成了叛徒,让此事件更具戏剧性。
宝马集团反应最快。7月23日,宝马发表官方声明表示,“严正反对”关于其参与价格垄断与排放作弊的指控,并指出该公司并非只使用AdBlue(汽车环保尿素)来处理排放,同时还使用催化转化器,而该系统需要更少的AdBlue就可实现排放达标,因此其满足欧6标准的乘用车不需要任何召回和升级。
结合还在上演的“柴油门”事件来看,大众集团旗下大众、奥迪和保时捷品牌均牵涉其中,戴姆勒也于近期宣布300万辆车召回,而目前为止,宝马集团尚置身事外。
两天后的7月25日,据《南德意志报》报道,宝马高层计划慎重考虑与戴姆勒未来合作采购零部件的可能性,宝马与戴姆勒、大众以及福特欧洲分部共同研发电动车充电站的计划也将被搁置。
据《南德日报》报道,宝马之所以将“慎重考虑”与戴姆勒未来合作,是因为戴姆勒检举了包括大众、宝马、奥迪和保时捷在内的车企可能存在行业非法垄断联盟,并称在价格和技术方面有勾结行为。宝马表示,此举“已经严重破坏了”宝马对戴姆勒的信任。
据NBD汽车了解,充电站计划是去年11月达成的合作,4家公司计划成立一家合资公司,今年开始建设充电站;而宝马与戴姆勒深化零部件采购合作是宝马集团今年1月释放的消息,此前两家公司自2008年起已有采购合作。如果这些合作暂时搁置,各方利益恐将受损。
大众是第一个告发者?
也是在7月25日这一天,大众汽车监事会成员Olaf Lies接受德国地方广播电台采访时对大众高层提出批评,称管理层决定将早期证据提交给反垄断机构之前,并没有告知监事会。
正如前面所说,目前为止所有的报道都指明大众汽车是第一个告发垄断联盟存在的车企,不过目前来看,大众汽车内部似乎对此并没有统一的意见。
7月26日,大众集团官方声明终于出炉。声明没有承认“卡特尔”联盟的存在,只是指出,该集团现阶段对此事件及各种猜测不予置评,并且表示在全球范围内,汽车制造商交换技术信息来加快发展步伐很常见,对行业发展和消费者利益都有利。
同日,戴姆勒发布今年上半年财报,净利润同比增长约2%至25.1亿欧元,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至411.6亿欧元。虽上半年保持了增长,但即便没有此次的“垄断门”事件,今年以来,戴姆勒也深陷“柴油门”,近期已同意对其300万辆柴油车的发动机软件进行升级。
在上半年财报发布会当日,戴姆勒CEO蔡澈还向媒体表示,该公司最新一代柴油发动机可实现更低排放,并且使用柴油对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有重要贡献。
由此来看,即使是在“排放门”“垄断门”发酵的情况下,德国车企对柴油车仍是“痴心不改”。
博世“被卷入”
到7月28日,《明镜》周刊又有新消息传来。本周,大众汽车向德国反垄断部门递交了一份文件,其中表示德国汽车零部件巨头博世与德国车企之间可能存在合谋垄断行为,博世帮助车企设计了一个所谓的“dosage(剂量)”战略来节省AdBlue的使用量。
根据《明镜》周刊的说法,这是2016年6月以来,德国反垄断部门收到的关于此案的第七份文件。
随后博世回应称,到目前为止,博世所知道与此相关的消息都来自于媒体,博世没有收到来自欧洲或德国反垄断机构关于此事的任何问询,因为没有关于调查的任何细节信息披露,所以无法对此给予评论。
目前,德国与欧洲的反垄断机构虽已介入调查,但整个事件仍处于迷雾中。对企业之间的紧密联系和技术交流,大众、宝马以及戴姆勒都未否认,但对其中涉及的垄断和造假情况,涉案车企也都没有承认。
回想“柴油门”事件爆发距今已接近两年,仍然没有完全了结。由此可预见,“垄断门”事件或许还将继续发酵较长时间。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