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昔日“鞋王”终落幕:百丽今日退市,创始人CEO套现百亿离场

    每日经济新闻 2017-07-27 11:38

    每经编辑 王晓波

    每经编辑 王晓波

    “凡是女人路过的地方,都要有百丽”,这句霸气的口号来自中国鞋履品牌百丽,巅峰期的它们也确实做到了。前几年的女孩子们上街买鞋十有八九会买到百丽的鞋子,因为其旗下的品牌除了Belle,还包括Staccato、Joy & Peace、Tata等十多个品牌,如果再加上代理品牌,这个数量则超过20个,也正是受益于快速开店扩张,在港交所上市的百丽国际市值更是一度超过1500亿港元,成为当之无愧的“一代鞋王”。

    时移势易,由于鞋履市场的不景气加上百丽电商转型不利等多重因素,最终让这个昔日的王者日渐没落,而今天(7月27日)下午16点,在曾经狂欢过的资本市场上,百丽国际将迎来退市的命运。

    百丽国际今日退市 创始人、CEO套现离场

    早在4月末,百丽国际(01880.HK)公告称收到私有化通知,要约人所计划的私有化价格为6.3港元/股,公司总估值为531亿港元。要约方称,该注销价格将不会上调。私有化所需现金规模为453.11亿港元。从支付兑价来看,531.35亿港元的估值与市值巅峰时的1500亿港元相比,市值缩水近2/3,即使与10年前上市首日时的市值670亿港元相比,也有所缩水。

    本月中,百丽私有化方案获得通过。按照百丽国际公布的退市时间表,公司股份于港交所的上市地位将会在2017年7月27日下午四时起被撤销。

    《每日经济新闻》注意到,7月18日是其最后一个交易日,当日收盘报6.24港元。

    ▲百丽国际股价走势

    私有化后,高瓴资本将持有公司57.6%的股权,鼎晖投资将持有11.9%的股权,参与私有化财团的公司管理层,包括于武和盛放在内的管理层将合共持有30.5%的股权,有媒体报道称,百丽此次私有化将成为港交所至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私有化交易纪录。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创始人、董事长邓耀和CEO盛百椒均不参与此次私有化要约收购,而是选择出售他们所持有的、占比25.74%的百丽股份。

    在此前召开的业绩说明会上,CEO盛百椒公开表示自己已经65岁,“能力及价值观上难以再为公司带来大贡献”。盛百椒承诺,若此次私有化成功,自己将再工作两三年,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帮助公司顺利转型过渡。

    而百丽的创始人兼董事长邓耀则年事更高。公开资料显示,邓耀出生于1934年,目前已经83岁。其曾在2011年登上福布斯全球富豪榜,当时位列港台富豪第九位。

    根据此次退市正常步骤估算,待私有化完成后,公司创始人和CEO二人将套现百亿。

    市值曾超1500亿港元的“鞋王”

    1992年刚创立时,百丽只是一家资产200万港元的小厂,然而凭着迅速占领商场和街边店等渠道,经过短短15年的发展,2007年5月百丽成功在港交所上市,上市之初市值便高达670亿港元。在百丽国际最辉煌的2013年,百丽的市值更是一度超过1500亿港元,成为中国最大鞋履零售商,“鞋王”的名号更加响亮。

    公开资料显示,百丽国际鞋类业务的自有品牌主要包括Belle、Teenmix、Tata、Staccato、Senda、Basto、Joy&Peace、Millie‘s等。除了自有品牌外,百丽还代理包括Bata、Clarks等在内的品牌。有市场观点认为,百丽国际的存在,涵盖了国内鞋服行业的一大部分、尤其是占据女士鞋类市场的半壁江山。

    纵观百丽当年的发展史,其实也是快速开店的扩张史。据媒体梳理,上市后,借助资本的加持,百丽开始加速扩张,展开了一系列的收购:曾以3.8亿收购了Fila(后被安踏收购),斥资6亿收购Millies,花费16亿收购了Senda。2009年其新增鞋类自营零售网点681家;2010年到2012年,百丽每年净增门店数目都在1500至2000家;在开店最为疯狂的2011年,平均不到两天便会开出一家新店。

    然而兴于开店,衰于开店,在快速开店的同时,其单店产出额的增长却开始放缓。到2013财年,百丽国际鞋类业务同店销售额增长约0.6%,平均成交单价上升超过2.0%——换言之,百丽国际同店销售数量2013年就出现了下滑,警钟这时已经敲响。

    2014年财年,百丽国际依旧新增零售网点876家,这一年百丽国际鞋类业务同店销售下滑约4%;2015财年,百丽国际鞋类业务同店销售下降超过10%,鞋类业务销售规模同比上年下降8.5%,也是在这一年,鞋类零售网点减少了366家(大陆地区),这是百丽国际自上市以来鞋类自营网点首次出现负增长。

    ▲百丽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自2014年开始下跌

    ▲百丽线下女鞋销售自2014年开始下降

    今年5月,百丽发布了退市前最后一份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2月28日,百丽集团营收为417.07亿元,同比上升2.2%;净利润为24.03亿元,同比下降18.1%。报告认为利润下滑主要由于利润更高的鞋类业务收入、盈利大幅萎缩,未能被利润率较低的运动服饰业务的增长抵消。

    ▲运动服饰业务的增长无法抵消传统零售业务的颓势

    退市背后是鞋履整体市场的不景气


    其实,百丽退市的背后是鞋业以及服装零售行业的尴尬境遇,整个行业的利润正面临大幅缩水。如果以鞋业同类比较,不只是百丽国际,达芙妮、星期六、红蜻蜓等鞋履品牌这两年的日子都不好过。

    根据达芙妮2016年年报,集团2016年全年营业额下降22.4%至65.02亿港元,经营亏损为8.20亿港元,亏损增幅为64.7%。2015全年,达芙妮关闭805个销售网点,2016年关店速度加快,截至年底净关闭了999个销售点——平均下来每天都要关店近3家。

    星期六2016年年报显示,星期六2016年营业收入下降9.61%至14.84亿元外,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亦下滑了7.52%至2083.96万元。

    红蜻蜓2015年和2016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下滑5.15%和3.19%,净利润分别下滑8.43%和7.03%。

    杨大筠曾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记者采访时表示,“其实鞋业市场已经处于饱和状态。十年前鞋业市场经历了高速发展,现在则处于一个瓶颈期,这个瓶颈期整个鞋业产能过剩,而这个产能的消化需要一定时间,市场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调整。”

    回到百丽退市本身来说,从港股退市后,其未来路在何方?百丽CEO盛百椒此前表示,私有化财团并没有就是否回归A股与自己沟通。不过,市场普遍预测,百丽谋求A股上市将是大概率事件。

    只是江湖已不再是曾经的江湖,就算回归A股,百丽还能再次捡起掉落的“王冠”吗?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每经网、新闻晨报、新财富杂志等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香港楼市短期承压 商业地产依然坚挺

    下一篇

    住房限购政策是否适用于“司法拍卖房”? 房管部门和法院“掐架”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