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吴林静 余蕊均 每经编辑 王可然 毕陆名
每经记者 吴林静 余蕊均 每经编辑 王可然 毕陆名
31个旅游项目、868.9亿元签约金额,“10+30+100”旅游投资项目体系、招商引资总额1200亿元……7月26日,第三届中国(四川)国际旅游投资大会在成都召开,这些不断闪现的数字背后,是资本对旅游产业的一致看好。
“旅游的这个市场空间是非常巨大的”,这是与会嘉宾们的共识。那么,如何才能将资本与优质旅游资源精准对接呢?《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有的地方成立了专门的旅游银行,有的搭建了旅游资源交易平台,有的希望设立投资基金集结各路资源,也有人选择从选址、投资、规划、建设到最终的运营,全产业链地把控风险。
同时,有嘉宾建议,旅游与资本的结合要突出特色,避免旅游产品严重同质化的问题。
旅游低端同质化竞争严重
数据显示,2016年,四川省旅游消费总量达到7706亿元,同比增长24.1%;根据今年4月发布的《四川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十三五”期间,四川旅游业将保持每年15%以上的发展增速。作为旅游资源大省,从四川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中不难窥见整个中国旅游市场的火热。
多位参会者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均以“热潮”、“风口”形容当下的旅游业。公开报道显示,近一个多月来,全国多个旅游项目落定,既有云南腾冲牵手常青国际引入总投资20亿元的康养旅游项目,也有华侨城与西安签下“5年2380亿”大单。
资本来了,但问题也随之而来。业内人士很快发现,在亟待发展的旅游金融市场,优质旅游资源的供给不足成为他们遇到的第一只“拦路虎”。
在国际投资促进会会长王平看来,在这个人人都在讲共享经济、分享经济的时代,过去那种“拥有它才能使用它”的逻辑应该改变。
王平在上述大会的发言中表示,既然是投资,不论银行还是基金,都要考虑“能不能赚钱”的问题,通过社会化、市场化的机制来选择这样的运营团队,让政府、民间、行业的人才一起来做,才能让旅游更接地气、成为旅游者真正想要的旅游。
当然,除了与优质旅游资源的对接不足,对于社会资本而言,产品的同质化问题也是这个行业亟须破解的难点。
复星集团全球合伙人、复星旅游文化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钱建农就在会上表示,尽管行业增长很快,但大部分企业还是面临亏损,“因为结构不符合消费者需求”。在他看来,当前国内旅游行业主要面临“低端同质化竞争非常严重”和“行业不透明”两大问题,尤其是过去在以观光旅游为基础的业态中竞争,以价格竞争为主,因而也造成了行业利润、消费者满意度都在下降。
四川大学教授杨振之也认为,当前旅游业正在成为热潮,但也很容易出现同质化,“无论是乡村旅游还是特色小镇,都一样,如果只做面上的东西,很容易同质化。”
他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以乡村旅游为例,一定要依靠本地的资源和产业优势,同时增强体验性,突出“特色”二字。
同时,他还提到,对于旅游投资动辄几十上百亿的状态应引起重视,究竟应该规模化还是精细化。
“如果做大的旅游度假区、主题乐园,投资密度很高,应该规模化,但是对于自然型景区,比如一个古镇,投了上百亿,我不知道这个钱怎么投,除了进行地下管网改造、文物保护修复,做一些业态,还能做什么?”他说。
全产业链覆盖让风险可控
不管旅游业是否已经准备好,资本已经一只脚跨进了它的大门。
然而,投资和旅游的融合一直是困扰业界人士的问题。中央金创金融公司总裁郑康淳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资本首先是服务于旅游的,但旅游在加金融的时候,不是特别顺畅,“由于长期以来没有得到金融的关注,旅游和金融实际上是脱节的。金融在旅游方面的介入,应该说刚刚开始。”
比如股权融资、债权融资在旅游产业中比较常见,但收益权融资、资产包质押或者融资租赁在旅游金融方面并不常见。在郑康淳看来,旅游金融并不缺手段,缺的是对金融手段的熟练运用,“给我们三五年时间,等把金融‘玩’起来的时候,旅游业会迎来爆发性的增长。”
“如果用综合性的金融机构去服务一个细分领域,在现阶段,我们认为是不够的。”对此,郑康淳提到,“中国金融行业对旅游产业的支持,目前还是仅仅浮在面上。希望有旅游基金、专门的旅游投资机构、旅游银行或者金融服务,对旅游更加专注地去服务。”
资本天然具有逐利性,进入大投入、回报周期长的旅游业,如何把控风险?在资本与旅游开发的结合上,浙旅集团做得比较彻底。浙旅集团总经理助理、投资发展部总经理刘文波提到,旅游行业的投资存在两个问题——做规划的不做投资、做建设的不做运营,也就是说,听规划的时候很兴奋,但落地的时候发现无法实现。经历了这些痛点后,浙旅集团做了全产业链的布局,从规划到投资,从建设到运营,全线都覆盖了。
当遇到一个项目,浙旅集团的规划团队、投资团队、基金团队和战投团队,4个部门会同步推进。做金融最怕的是什么,项目不好,回收出现问题,刘文波说,“全产业链覆盖,看似周期长了,但这样可压缩很多决策流程,风险更加可控。”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让资本与优质旅游资源实现更好对接,北京产权交易所内设了旅游资源交易平台,涵盖信息披露、策划包装、招商推介与交易撮合等,目前该平台的交易量已突破6万亿。另一个中国旅游资源产权交易平台也在搭建。这些专注于旅游资源的交易平台,希望把资源和资金放到平台上,“项目之间相互比对,进行差异化竞争,同质同类的东西进行整合,减少旅游产品同质化是交易平台最大的作用。”郑康淳说。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