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路言
昨日,暴雨中的榆林城,好似世界末日。
街道波涛汹涌,路面被整片掀起,房屋一间接一间地坍塌,汽车卷入激流,小孩被沿街冲走,女店员惊慌失措的哭腔……
灾难实在令人心痛!
更心痛的是,这样的灾难,年复一年,每到七八月,总要在榆林城上演。
却鲜见有反思,地处黄土与沙漠过渡带的这座高原城市,奈何屡屡遭受内涝困扰?
匪夷所思的情形背后,折射出的深层次问题在于,过去煤炭能源鼎盛时期,榆林地方财政收入殷实的情况下,政府对于市政建设不够重视,或者说个别主政官员对待民生疾苦的态度,实在有待商榷。
一
这场暴雨引发全国媒体关注,榆林市气象局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时介绍,预计这样的雷雨天气持续到28日才能结束。也就意味着,这种提心吊胆的日子,榆林百姓还得苦挨多日。
如果回顾媒体历年报道,会发现“提心吊胆”一说,并非笔者夸大其词。
印象比较深的还有2012年7月,当时报道称,榆林包括主城区在内的数个区县,遭受200年一遇的暴雨,11人遇难……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榆林是一座干旱或半干旱城市,但事实上,它的雨涝频率和程度,比一些南方城市还要严重。
熟悉榆林的人都知道,老城东高西低,东面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山梁,东城墙就建在山脊上。东城呈坡状,和坡垂直的是一条南北走向的街,叫大街,再往西是二街。街道两旁,坐落着诸多明清四合院。
榆林城东高西低的地势,决定了它容易积水,尤其到七、八月份。
说到这里,那为什么以前不会发生内涝?
网上有一段老榆林人的回忆,与笔者此前在榆林生活数年所了解的情况比较吻合。
大意是讲,老城的数十条与大街、二街垂直的小巷极为关键,巷子路面中间略低,暴雨降临时,这些巷子就承担了排水道的功能,直通西门外。
城区扩建前,西门外是一大片农田,农田有一整套灌溉水渠,水渠设计的就有排洪功能,洪水流入渠里,然后排到榆阳河与榆溪河。
因为城西有宽阔的河床,城内有因地制宜的排水设计,榆林城既不用担心河水泛滥淹城,也不用担心雨水积聚内涝,所以,查找榆林地方志书,找不到城内受水灾的记录。
遗憾的是,随着这些年来的城市扩张,城区早已越过城墙向西延伸,原有的城市排洪功能也大体上丧失了功能。
二
针对逢暴雨必涝的原因,有专业人士介绍,主要是当前主城区地下排洪能力低所致。
比如南北大街、长城路、肤施路、上郡路、红山路等路段的部分排洪管道,修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排洪管道直径只有40~100厘米左右,遇到暴雨时,雨水难以迅速排出,导致大量沉积,必然形成城市内涝。
都能看出来的症结,迟迟未解决,是官员不重视,还是财政缺钱?
财政定然是没问题的,过去十几年里,尤其2010年前后,榆林处于煤炭能源鼎盛时期,地方财政收入连年增长。显然,问题恐怕更多在于前者。
笔者想起某位媒体朋友讲过的一个插曲。
前些年,Mr. Hu 当榆林市长时,某次府谷遭受洪灾,Hu 带领一帮人,前呼后拥,去视察洪灾现场。这位媒体朋友当时也在队伍当中,看到Hu 手里拎着一个单反相机,朋友当时便在心中叹息,市长出来视察灾情,手里提个相机,这画面感也太不合适了吧。
国家领导人曾指出,要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问题,把改进作风成效落实到基层,真正让群众受益,努力取得人民群众满意的实效。
当年陆治原刚赴任榆林,提出三年解决“上学难”,与会官员讲一没钱二没地,陆当场发飙,“我看,这不是没钱没地的问题,是我们的执政理念有了偏差,是因为我们的屁股没有坐在广大群众的一边!”
后来陆治原在任期间,修了20条断头路、建了45所学校。榆林人至今提起来,仍遗憾其主政时间太短。
谁干的怎么样,百姓心里有杆秤。
笔者注意到,榆林近期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优化环境大讨论,启动“百姓问政”,在新一届班子的推动下,对于那些榆林城市建设的历史欠账,我们也期待能早日偿清。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